分享

父母做到这一点,孩子会感谢你一辈子

 蜂风vh2003npbr 2022-04-03

如果你不是高知家长,能给孩子学习上的助力;你也没有那么多钱,给孩子请名师家教;更没有时间陪孩子满世界旅游,开拓眼界。那不如就做好这一点,孩子会感激你一辈子。

01、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不”

秦海璐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永远没有对儿子说过一个“不”字,甚至孩子想要去摸插座,她都不会冲上去大声呵斥,“不可以”。

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

“妈妈告诉你,那个有电,如果你把手伸到里面,会有个大火球,然后你可能就会被电死,妈妈就再也见不到你了,你还要不要去摸?”

主持人听到这番话,好奇地问秦海璐,“你从来不和孩子说「不」,是因为你小时候听到太多「不」吗?”

秦海璐斩钉截铁回答:“不是,是因为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就是因为我身边没有人跟我说「可以和不可以」,所以我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我对我自己的今天是非常满意的,因为

都是我自己来做判断,自己来做选择,并且自己去承担。

孩子只要学会这个,就可以了。这个就是一个孩子能够辨别是非,以后进入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秦海璐说的最后一段话,道出了养育孩子核心点: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周国平说:

“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许多人之所以活得疲惫不堪,其实往往是因为他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去过生活。

他总是习惯服从他人意志,而这个习惯,正是小时候服从父母意志时养成的。

02、让孩子大胆活出他自己

邓亚萍在讲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时,她说:“我非常感谢我的父亲,父亲脾气很好,性格温和,从小到大几乎没见过他发火,他很少强迫别人做事,总会征求我们自己的意见。”

邓亚萍9岁时,在河南省队集训,有一天,教练把她父亲叫来说,“你把女儿带回去吧,她没有任何培养的前途。”

他的父亲回到家,没有任何隐瞒,毫无保留地把教练的话转达给她。

然后问女儿,“你怎么办?你要不要打球?你要是不打球呢,咱就去读书,如果你想打球,那人家就说你不行了,你怎么办?”

父亲没有评判,没有指导意见,只是原封不动地把现实情况摆在邓亚萍面前,让他自己做选择。

邓亚萍当时还小,心里有点不服气,凭着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她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决定——继续打球。

邓亚萍回忆起之后那几年,坦言那是她整个运动生涯中最苦的几年。

每天在一个废弃的澡堂子里训练,睡在硬木板的大通铺上,男女更衣室就是用木板隔开的。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她还要去弥补身高不足的问题,他必须跑得比别人快。

于是她每天在腿上绑上沙袋,身上穿上纱衣,负重三十斤跑步。

在这样艰苦的训练后,邓亚萍突破了自己的短板,在乒乓球这项自己热爱的运动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父亲在这个过程中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是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孩子,第二是尊重孩子的决定,无条件支持她。

林语堂说:

只有忠于自己的选择,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

养育孩子,其实很简单,就是

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孩子学走路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她安全的环境,让他靠自己的力量跨出第一步;

当他想自己吃饭时,我们要做的只是清理散落的食物,让孩子自己感受双手的协调;

当孩子想活出自己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必要的支持,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去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