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西征之前,中亚、中东的广大地区已经完全伊斯兰教化;甚至在东欧的部分地区,伊斯兰教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 7~9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作为征服者的蒙古人,在建立四大汗国之后,也不得不面对统治地域的伊斯兰教文化环境。彼时有着多神信仰的蒙古人,是如何看待伊斯兰教的? “四大汗国”的“伊斯兰化”历程首先“伊斯兰化”的,是金帐汗国的蒙古贵族。 ![]() 金帐汗国 尽管汗国的建立者拔都是一位“信仰萨满教的游牧封建主”,但他严格执行成吉思汗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他(拔都)的保护下,他们(伊斯兰教徒)自由自在地过着生活”。 别儿哥即位后,因为与埃及结盟,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播。
不过,在他统治时期,“伊斯兰教的传播仅限于统治上层分子的范围,且仅限于接近宫廷的人们”。 ![]() 月即别汗(1312—1342) 到了月即别汗统治时期,不仅加强了与埃及的友好关系,还在首都别儿哥萨莱(今伏尔加格勒附近)建立了“十三座举行礼拜的清真寺,其中有一座是苏菲派的清真寺”。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金帐汗国在14世纪初,基本上完成了伊斯兰化的进程。 再来看看金帐汗国的“对头”伊尔汗国。相比于拔都的宽容,伊尔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是一位敌视伊斯兰教、尊重基督教的君主。 ![]() 旭烈兀的妻子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
但是,处于伊斯兰教势力中心的伊儿汗国,无时无刻不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譬如汗国第三任君主贴古迭儿,就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
不过,仅仅两年后,他就被次任君主阿八哈之子阿鲁浑赶下了台。 阿鲁浑在位时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国家进一步伊斯兰化的倾向,但对各种宗教信仰都表现的很宽容,伊斯兰教也在蒙古人中间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播。 ![]() 阿鲁浑汗与法国腓力四世的文书,意图共同对抗伊斯兰世界 1295年,合赞汗继位哈赞杀掉前任君主拜都后即位。
![]() 合赞汗 再次为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13 世纪后半期,察合台汗国在以海都为首的窝阔台后裔的控制之下。 ![]() 海都的一生,是对抗忽必烈的一生 虽然海都是一位传统的草原蒙古大汗,但此时的察合台后裔,已逐渐走上了伊斯兰化的道路。
尽管也速蒙哥很快被第二任君主哈剌旭烈的妻子所杀,但她的儿子木八剌沙依然改信伊斯兰教,并成为了汗国第一位信仰伊斯兰教的大汗。 木八剌沙的统治很快便被八剌(哈剌旭烈的侄子,前期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所取代,但他也虔诚地信奉了伊斯兰教。 海都死后,八剌之子笃哇与元朝瓜分了窝阔台汗国。 ![]() 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瓜分了窝阔台汗国 都哇死后,宽阇继位,二年后“因这位王子皈依了伊斯兰教,因而被部下处死”。这说明,宽阇是一位伊斯兰教徒。 笃哇幼子,也是汗国第十七代大汗的答儿麻失里,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腥风血雨后,察合台汗国分为东西两部。 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在阿拉伯人沙黑及其子阿儿沙都丁的影响下,选择皈依了伊斯兰教。
西察合台汗国存续时间并不长(1347~1369年),很快演变为帖木儿帝国。帖木儿自称苏丹,正式走上了伊斯兰化的道路。 ![]() 帖木儿 不仅四大汗国先后“被伊斯兰化”,甚至连元朝境内的一些蒙古贵族,也皈依了伊斯兰教,如忽必烈之孙阿难答,就是其中一例。 至元十五年(1278年) ,阿难答承袭父位为安西王,他在自己的领地内推行伊斯兰教化政策。
总的来说,四大汗国从13 世纪中叶开始陆续走上了伊斯兰化的道路,到14 世纪上半叶,已基本上完成了伊斯兰化的进程。 这不仅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伊斯兰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 为什么“被伊斯兰化”得这么快?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自身的统治需要。西征的蒙古人离开了世代居住的草原,与被征服的中亚、中东和东欧诸民族生存于同一地理环境中。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繁荣的城市经济和生活方式。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蒙古人必须要适应并接受与草原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 位于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埃米尔夏宫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人的宗教信仰随着语言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但三次西征后,蒙古人的多神信仰与宗教宽容政策,与当地伊斯兰教提倡的“一神信仰”和固有的“排他性”发生了激烈冲突。 坦诚说,伊斯兰教是穆斯林反对异族侵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真正信仰,这种信仰比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语言更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甚至成为了他们的象征。 身为统治者的蒙古人深深体会到,这种宗教的力量是很难被武力所撼动的。
为了保证政权的巩固,最高统治阶层不仅选择皈依伊斯兰教,还要求蒙古大众皈依伊斯兰教。 譬如伊尔汗国的合赞汗,在即位后便发布文告:
以至于“(当地)基督教徒不敢出门,偶像教徒被凌辱殴打,许多异教徒(包括蒙古人在内)多有改奉伊斯兰教者”。 至于金帐汗国别儿哥皈依伊斯兰教,《金帐汗国兴衰史》作者之一的雅库博夫斯基认为:
![]() 金帐汗国兴衰史 总的来说,大多数蒙古统治者选择皈依伊斯兰教,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自己的统治需要。伊斯兰教的“排他性”和“一神教属性”,对于巩固汗国主权大有裨益。 政治需要是蒙古人伊斯兰化的直接原因,也是统治者利用伊斯兰教巩固政权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形成了与蒙古本部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
|
来自: 西一里2l6sluh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