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放弃!孤独症孩子从无语言到开口说话,两位妈妈来现场分享干预秘诀——

 北医脑健康 2022-04-03

孤独症的黄金干预期是6岁以前,是因为儿童在发育早期有更强的可塑性,及早开始干预可以充分发挥干预的效果。只要能持之以恒的坚持科学的干预方法,孤独症儿童就能像普通儿童一样进步成长,完美融入学校和社会当中。

但究竟如何才能抓住孩子干预的黄金期进行最科学有效的训练呢?

在4月2日举行的“数字点亮星图,有爱不孤独”——暨2022世界孤独症日数字医疗展望峰会上,两位孤独症儿童家长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用真实案例为长期徘徊在痛苦中的孤独症儿童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参考。

果果妈妈:从诊断到接受,迎接挑战积极行动

2016年初果果妈妈生完二宝还在坐月子时,有一个朋友提醒说:“我曾经在类似孤独症小孩康复中心的地方工作过,你家果果有很多行为都像孤独症的症状,比如说话时不看人,情绪反应特别大,建议你带她去医院看看。”

果果妈妈听完以后心里咣当一下子,隐约觉得她说的可能是对的,出月子后第一件事就是带果果去各大医院看病。

2016年3月,果果在北医六院第四次被确诊为孤独症。

“无数个黑夜里我失眠、恐惧、焦虑,泪流满面,担心果果的未来,如果她长大了还没恢复、不能融入社会,我死了之后她怎么办,妹妹能不能够照顾好她。”果果妈妈说。

突然有一天,果果妈妈想起医生说过,早干预早治疗效果好,加上自己在博士论文里也提出过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积极措施,于是开始反思:“我不能陷入对未来的恐惧当中,未来还长先过好现在,时间就是生命,积极行动吧!”

然而要帮助果果恢复,首先要了解果果的短板、弱点、问题在哪里,了解她各项能力的高低。于是,果果妈妈第一时间带她去了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

“北大医疗脑健康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它能定期给孩子做评估,定期给出报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在哪里,还有哪些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各项能力分别得多少分,能给出很好的建议。

通过学习报告,我学习到了该怎么评估孩子的能力,从此以后变成了一个全天候的'扫描仪’,每天都在扫描孩子,在心里给孩子打分、做评估,捕捉孩子的进步,找出孩子的短板,有针对性地促进果果改进。”果果妈妈说。

让果果妈妈变为“扫描仪”的正是北大脑健康研发的数字疗法创新产品——A-PKU数字化干预系统,它通过智能硬件“嗨小保”和软件平台“嗨宝快学”,即可实现“家校社”多场景教育康复。其中,嗨小保作为一款儿童孤独症智能干预工具,以应用行为分析理论(ABA)为基础,搭载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可以为不同需求和阶段的孩子提供在线技能评估、干预方案配置、实操视频演示、一键式数据记录、康复效果分析、以及专业远程督导等一站式家庭干预解决方案。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了它,就如同家长把康复机构、康复老师都带回了家一般。

经过长期的干预训练后,果果现在已经在普校上学,而且成绩优异,连年被评为“三好生”的称号。“现在果果为人处世得体,深受老师同学喜欢,没人会认为她是孤独症小朋友。孩子的康复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的认知和决心,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遇到问题应该积极应对,让我们一起加油!”果果妈妈说。

谢咏真:已陪孩子走过6年,

家校联合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孩子

在峰会上分享自身经历的第二位妈妈,是国际认证副行为分析师谢咏真,她的小儿子在2016年3月被诊断为孤独症。六年来,谢咏真持之以恒的坚持以居家干预为主、辅以阶段性机构干预,每周干预时间30到40个小时。

这期间,谢咏真经历了小儿子无语少语、语音不清晰,甚至是以哭闹、问题行为沟通等在内的艰难康复过程,但在日复一日的居家干预和在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训练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9月,她的小儿子顺利进入北京某普小就读。

谢咏真总结这6年以来的经验时说:“孤独症儿童康复应该遵从内心,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路,应当考虑生活优先、亲子关系优先,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外,我们要为孩子做正确选择,既要选择像北大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这样有循证干预的机构支持,自己也要学习,只有家校联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通过两位家长的真实案例,可以看到孤独症儿童的干预训练,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进行科学教学!

我们也衷心的希望“家校共育”的模式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庭,让孩子早日摆脱孤独症,重拾健康和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