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

 1558965 2022-04-03

半夏泻心汤源自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临床应用于多种疾患,疗效显著。 根据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也进一步加深了对 《伤寒论》 的方证和六经的理解。

1、临床应用多显效

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其病理改变以 “ 瘀(滞)、 毒、 痰(湿)、 虚”最为多见。 我们从临床观察看到肿瘤一般为全身属虚、 局部属实的病变,其特点在于因虚致实,又因实致虚,病因病理复杂,变化多端。 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寒热错杂,而单纯寒、 单纯热、 单纯实或单纯虚者均少见。 大多数肿瘤患者,又接受放疗、 化疗、 介入治疗等,均易出现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加之肿瘤患者以中老年人为多,且病程日久,有不少患者出现寒热错杂证。 我们在临床凡见到口干渴、 咽喉不利、 唾脓痰、 心烦、 恶心呕吐等上热症状,以及心下痞满、 腹痛、 肠鸣泄泻、 食纳差等下寒症状之上热下寒、 寒热错杂证时,均予本方加减化裁以和解半表半里,清上温下,收效甚捷。

如:杨某,男性, 75岁,干部, 2004年6月8日初诊。 主诉:胃脘部疼痛3个月余,伴食欲不振。 患者于2004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呈持续性,伴有泛酸、恶心、 呕吐、 纳呆、 眠差。4月2日在北京某医院行胃镜检查示:胃窦、 大弯侧多发溃疡,边缘隆起,基底较硬。 溃疡边缘取活检病理为:黏液腺癌,部分为印戎细胞癌。4月20日住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大弯侧、 胃窦部肿物6cm×5cm ,已穿透浆膜肌层。 术后病理为:胃黏液腺癌,管状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癌组织侵及浆膜层并侵犯胃壁神经,胃窦大弯侧淋巴结转移1/6,上、 下切缘,大网膜和贲门旁均未见癌组织。 术后1个月余开始化疗,方 案 为: FM ,两 个 周 期,因 药 物 反 应 大,停止化疗。 症见:神疲 乏 力,消 瘦,恶 心 纳 差,口干,心下痞满,肠鸣便溏,眠差,舌质淡,苔薄黄,脉沉 细。 西医诊断:胃窦部癌化疗后,黏液腺癌,管状腺癌及印戒细胞癌。 中医诊断:反胃,证属上热下寒、 寒热错杂证。 治则:和解半表半里,清上温下。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5g,党参15g,黄芩10g,干姜10g,黄连6g,生黄芪30g,陈皮6g,藤梨根15g,生麦芽15g,炙甘草6g,大枣5枚。7剂,水煎服,每日2次。 患者上方服7剂后,恶心呕吐等症状均减轻,食纳好转。 继用上方加减巩固治疗,病情稳定。2006年3月4月复查胃镜、CT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征象。 现患者生存期已2年3个月,仍在巩固治疗中。

2、方证探讨有深意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为:半夏(洗)半升,黄芩、 干姜、甘草(炙)、 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方中半夏、 干姜温阳建中祛饮止呕,黄芩、 黄连解热而止利。 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甘草、 大枣,此治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的上热下寒,证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或下利者。

我们在临床中凡见到半夏泻心汤证,即应用本方。具体药物剂量及加减如下:半夏15g,党参15g,黄芩10g,干姜9g,黄连6g,炙甘草6g,大枣5枚。 呕吐症状明显加赭石15g,旋覆花(包)15g,竹茹12g;厌食明显者加焦山楂、 焦神曲各15g,生麦芽20g;痞满腹胀重者加枳实10g,厚朴6g,陈皮6g;气虚乏力明显加黄芪45g,鸡内金15g,枸杞子15g。 全身状况较好者加白花蛇舌草、 藤梨根等抗肿瘤药物。

半夏泻心汤用于肿瘤治疗方面亦有不少报道。 花宝金曾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道肿瘤54例收到满意疗效。 李可根据临床经验创攻癌夺命汤,并加减治疗各种肿瘤,方中亦重用生半夏,谓其为消痰核、 化瘤散结之要药。 张晓春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以及在肿瘤放疗、 消化道肿瘤、 肿瘤麻醉药副反应等方面亦有应用。 李仁廷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12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渐悟六经明实质

《伤寒论》 第149条:“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由半夏泻心汤方证看,其证的特点是与少阳病相似,皆属于半表半里病位,病邪在半表半里,邪无直接出路,故汗、吐、 下皆非所宜。 若下后,极易致变证百出。 半夏泻心汤即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误下后,因津液虚甚陷于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致寒热错杂,痞塞于中,而出现心下痞满而不痛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 第10条:“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里虚胃寒故心下痞,寒饮郁而化热上泛则呕,热激饮于肠则肠鸣,这亦是上热下寒之证,宜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 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从六经理论看,厥阴病属半表半里阴证,是三阴之一,本应是 “ 阴不得有热”,当是 “ 但寒不热”,但病在半表半里不同于在表和里,邪有直接出路,可从汗、 吐、 下解,故少阴表、 太阴里不见热证,而半表半里厥阴病邪无从出,故极易寒郁化热,表现为上热,故半表半里阴证很少见到无上热者。 《伤寒论》 第326条:“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寒饮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热,因呈上虚下寒、 上热下寒之证。 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 心中痛热的自觉证。 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病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阴病亦有渴者,可少与饮水则愈。这里提示,厥阴病的消渴,不是真正的热消,是寒饮郁而化热产生的上热,即厥阴病以上热下寒为主证。 因此,厥阴病实质为半表半里之阴证,病机当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但其本为寒。 其治则应是:和解半表半里,温下清上。 半夏泻心汤方证是治厥阴病而见心下痞满而不痛者。

中医治病是有其独特的规律的,这一规律就是一般所谓 “ 辨证治疗”或 “ 随症治疗”,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反映出的症状,用适应症状的药物治疗的一种调节机能的治疗法。 庞氏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非特殊性,即几乎所有疾病都可适用;二是注意于患者的生理机转的促进,而不直接注意于病原和症状的消灭;三是整体性,即照顾到患者整体的生理机转,根据全身证候而采取相适应的综合疗法。 它的内容原理是根据机体抗病的生理机转的反射性现象,给予相应的扶助和调节,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战胜病因的侵害,而恢复其正常状态。 冯世纶将其定义为: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最能体现中医这种治疗规律的,就是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

根据人体患病后的反应情况,中医分为阴、 阳、 虚、实、 寒、 热、 表、 里八大类型,这即八纲分类。 张仲景将这八大证类又加入了半表半里的理念,而成六种综合证 候(或称证候群)的类型,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并作为辨证治疗的范例。 所谓三阳经,是表示阳性(阳、实、 热)的三种综合证候,有机能亢进的现象。 病在表的称表阳(太阳病),病在里的称里阳(阳明病),病在半表半里的称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三阴经是表示阴性(阴、 虚、 寒)的三种综合证候,有机能衰退的现象。 病在表的称表阴(少阴病),病在里的称里阴(太阴病),病在半表半里的称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由此可知,《伤寒杂病论》 的六经理论是由八纲变化而来的六经,不同于 《内经.热论》 的六经。 六经是症状反应的六类分证。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病情属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范畴,其病机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我们在肿瘤临床过程中,谨守病机,通权达变,灵活运用,用经方治疗肿瘤,症状好转,病情缓解,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通过对半夏泻心汤方证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该方的药理作用及 《伤寒杂病论》 六经的实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