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史卷四26:1941-1942年地中海海战场

 金色年华554 2022-04-04

第二十六章 地中海上之战争曲折多变

离开了大英帝国的陆战场,下面我们转向它生死攸关的海战场。地中海海战场与北非陆战场从来被认为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丘吉尔则把陆上失败的原因直接归入他心爱的海战场名下,而两个战场确乎有几分相似,都是先好后坏,成“正相关”。先是德军空军撤离西西里岛,英军转好,后德国空军回来了,德国潜艇也来了,它又开始变坏,这和北非陆战场情况基本一致。而两个战场另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与“一流高手”过招而胜之的这一关还没有过,且海战场与陆战场相比,这一关似乎更不好过,因为它面临的是“结构性的矛盾”,强大的水面舰艇部队难以对付敌人的两把利器——飞机和潜艇。

二战史卷四26:1941-1942年地中海海战场

1941年下半年,对英国海军来说,地中海战斗是一场补给战——切断敌人海上补给线的行动。出现这种战斗的背景,首先就是我们已多次提到的德国空军撤离西西里岛,马耳他岛摆脱压制,安全性大大上升,而英军在地中海不再是诸事缠身,而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大有作为:集中力量于马耳他,打击敌之海上交通线;其次从作战指导思想上讲,尽管此前坎宁安的地中海舰队对破交战不怎么热心,但丘吉尔及其统帅部一直都是力主发挥马耳他岛的作用,集中力量打击敌航运,支援北非陆上战场;最后就是前一段时间不时出现的舰队主力战(卡拉布里亚海战、塔兰托袭击战、马塔潘角海战),这段时间没有再出现,因为经过不断较量,意大利法西斯舰队基本采取了避战方针。

那么,补给战如何展开起来的?首先,毫无疑问要大幅增强马耳他实力,7-9月,运输船队一批又一批从直布罗陀开来而毫发无损,这不但是马耳他的“及时雨”,更是好形势的兆头。这期间马耳他的反击力量大幅增强:飞机方面,有近百架的轰炸机、鱼雷机、海军飞机以及雷达飞机可用于补给战;潜艇方面,除了驻马耳他的第10区舰队外,还有驻直布罗陀的第8区舰队和驻亚历山大的第1区舰队,潜艇数量合计为30-35艘;水面舰艇方面,组建了由巡洋舰和驱逐舰各四艘构成了“K舰队”,10月间它们从直布罗陀开来,加入马耳他战队。好了,这是“我方”阵容,敌方呢?这期间,意大利法西斯海军的表面规模没太大变化,战列舰包括受伤的和报废大概还是6艘,巡洋舰和驱逐舰125艘,潜艇93艘,这支舰队依然处于质次价低、士气低落的状态,而这一时期,英军补给战继续证明着它的低能无效,尽管北至热那亚、南至的黎波里、东至克里特岛、西至撒丁岛都有它的活动基地。至于意大利法西斯的空军,前段时间没有优异的表现,这段时间就更不会有了。

德意法西斯的地中海航线大致是从热那亚、那不列斯、塔兰托等到达的黎波里、班加西等,这些航线尽量远离马耳他这个战斗堡垒,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它的“魔掌”。意军使用包括战列舰和巡洋舰在内的所有舰种护航其运输船队,白天还使用飞机进行护航。但护航力量貌似强大,防潜警戒却很弱。正如德国法西斯对付英国那样,英军也把相同手段用在了意军护航队身上。英军潜艇很少遇到严重抵抗,它可以使用鱼雷、水雷甚至火炮对付意军船只。7-11月,潜艇共击沉敌船41艘、15.6万吨,包括数艘水面舰艇和潜艇。德国空军走了,英国空军强起来,此时马耳他的英国飞机有一些装备了雷达,不但可以白天袭击,夜晚同样可以,6-11月航空兵共击沉敌船47艘、13.2万吨。水面舰艇表现同样不俗,11月的一天(8日),敌一支护航运输队首先被空中侦察发现,这支船队由7艘运输船和6艘驱逐舰组成,由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掩护。英军舰艇夜晚出击,靠雷达搜索目标,发起突然袭击,七分钟内击沉其全部运输船和1艘驱逐舰,当敌掩护舰队赶到时,英舰早已遁去,这无疑是它优异表现的一个典型代表。

二战史卷四26:1941-1942年地中海海战场

好了,不管是1941年下半年175万吨物资损失了40万吨,还是8月份33%和10月份63%的损失率,都在表明,意大利法西斯已经扛不住这样的损失,隆美尔后勤补给面临被掐断的危险。怎么办?干脆不使用运输船,直接用军舰和潜艇运输得了,要么开辟空中航线得了,唉,都运不过去多少呀,简直是杯水车薪呀,隆美尔还等着这些物资搞进攻呢。是的,这一时期英军地中海舰队对陆战场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隆美尔空有一番进攻热情,就是后援不济。

还是老规矩,德国法西斯对这个“不中用”的盟友不能不管不顾,还得投入点资源支撑它一下,不至让地中海和北非战场走向崩溃,它这朵红花搞得红火异常,意大利法西斯这片绿叶虽然不可以跟它搞得一样红火,但也不能太过衰败哟。如何支撑乎?首先,东方战场的一兵一卒都不可能调回来,那么就只好牺牲一下大西洋战场,让邓尼茨割点爱,补补地中海战场这个窟窿。9月下半月,首批6艘潜艇从大西洋调入地中海(这是在英军直布罗陀舰队眼皮子底下过来的),11月间又有4艘潜艇到来,预计将有21艘潜艇全力加强地中海战场。

最初德国潜艇没什么战果,不过进入11月份,情况开始变化。13日,“皇家方舟”号航母(属直布罗陀“H”舰队,目前地中海上唯一一艘英国航母)在从马耳他返航途中被德国潜艇盯上了,随即遭到攻击,最终在距直布罗25海里处沉没,这是英军重大损失呀。紧接着,24日,3艘战列舰在10艘驱逐舰警戒下从亚历山大出发,准备支援马耳他方向作战,结果又被德国潜艇盯上了,随即“巴汉姆”号战列舰被击沉了,又一巨损。这期间,意大利法西斯海军也时来运转,它经过长期准备,在12月中旬的一个夜间,其潜艇潜入亚历山大港,安放定时炸弹于英军两艘战列舰下(“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两战列舰随后被炸沉(坐底)。同时“马来亚”号战列舰也在一次行动中被德国潜艇击伤,至此英国地中海舰队手中无一艘主力舰艇可供使用。而在同一天,“K”舰队在向的黎波里追击敌运输队过程中,误闯敌人布设的新雷场,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被炸沉,2艘巡洋舰被炸伤,此前德军潜艇还击沉该舰队另一艘巡洋舰。丘吉尔哀叹道:“'K’舰队的光芒就这样熄灭了”。同样是1941年底,在日军航空兵猛烈攻击中,“威尔士亲王”和“却敌”号战列舰也殒命太平洋战场,这真是一个损失的高峰期呀!盛极总是必衰吗?

进入1942年,英军的地中海战场继续走下坡路,并进入了一个极为艰难的时期,而德意法西斯则进入其地中海战场的最嚣张期。这一时期双方意图的最大变化是,德国法西斯出现了进一步重视地中海战场乃至北非战场的倾向,它与意大利盟友表面上取得了一致,决定从北非方向直逼苏伊士运河,夺取大英帝国的命根子。由此出发,它们决定夺取马耳他这个其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并且如法炮制克里特岛战役,由德国法西斯出兵空降夺取该岛。

意图的变化随之带来力量对比的变化是,除了潜艇外,德国空军也回来了!德空军第2航空队(200架战斗机和250架轰炸机)终于从苏德战场抽调而来,入驻西西里岛,恢复对马耳他的大规模轰炸。而对潜艇力量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希特勒统帅部要求德国海军在东地中海投入10艘潜艇,在直布罗陀两侧投入15艘潜艇,地中海水下战场一时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不过在邓尼茨的极力反对下,地中海最终没有成为潜艇的主战场,潜艇保持在二十多艘水平后再未增加,且英军加强了防潜能力,潜艇的可乘之机一时间没之前那么多了。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德国空军再次成了这一战场的主角,它夺去了地中海中部制空权的同时,捎带把制海权也拿到手了。

既然带着夺取马耳他的“重大使命”,此次德国空军来势凶猛异常,大有不把马耳他炸个天翻地覆誓不罢休之势。11月入驻西西里后,12月它使空袭马耳他次数增加一倍多(175次),1942年前四个月,它使空袭次数进一步攀升至200-300次。3月份,它向马耳他投下了两千多吨炸弹,4月份,它又投下六千多吨炸药,轰炸的高潮一个接着一个。马耳他的每一寸土地,它的港口、机场、船厂,它的飞机、军舰、潜艇均遭猛烈轰炸,均遭巨大损失。现在马耳他已经从战斗堡垒变成了人间孤岛,飞鸟不度,万物难入。

1942年前四个月,英军依然不断向马耳他输送物资,但困难度是急剧上升。1月份,从直布罗陀来的护航运输队每每遭到强烈袭击,损失惨重;而从亚历山大来的船队起初还勉强能运来一些东西,因为此时奥金莱克将军胜利了,前进了上千公里,歼击航空兵可以发挥掩护作用,而随着他的失败和后退,这一掩护作用失去了,从这个方向也很难运来东西。2月间,3艘运输船、1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的船队从亚历山大而来,遭德机轰炸,3艘运输船沉没了两艘。3月间,英军展开更大一次护航行动:4艘运输船、1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船队又来了,并获得3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远距离掩护,马耳他又出动2艘巡洋舰接应,阵容不可谓不强大。敌人首先出动意军庞大舰队(由“利托里奥”号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组成)前来拦截,而德国空军在马耳他等待它的到来。它以较小的损失化解了前者的拦截,却未能躲过后者的轰炸,最终只有一小部分货物运入马耳他。接下来一段时间已经不可能明晃晃地往马耳他运物资了,英军只能暂时借助于潜艇搞这一运输工作了。

舰艇(包括潜艇)已不能留驻马耳他,它们非死即伤,被迫先后都离开了这里。轰炸机、鱼雷机等这些用于破坏敌交通线的兵力不是东躲西藏,就是被炸得灰飞烟灭。岛上燃料、粮食、弹药纷纷消耗殆尽。现在马耳他最需要的是战斗航空兵,唯有它能有效抵御敌人空袭,但是在敌人轰炸的包围下,它是只消耗难补充,已经没有多少招架之功了。正如邓尼茨形容自己的大西洋战场一样,大英帝国的地中海战场也进入了自己的真正“萧条期”。

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大英帝国海军没有努力保卫马耳他吗?是法西斯德国空军真的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吗?不,都不是,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座岛屿太没有地利优势,敌人离它近在百里在内,“我方”离它却远在千里之外,敌人只要充分努力一把,彻底封锁乃至拿下这座岛屿都不在话下,因此不是敌人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而是英军在整个二战中作出不可超越的努力来保卫这座孤岛。英军要想保住马耳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或其中之一:一是海军必须具有强大的舰载航空兵,二是夺取整个北非沿岸,消除地利劣势。第一个条件英军很难具备,海军“结构性矛盾”既不是短期内实际上也不具备实力消除掉,那么第二个条件英军是否有可能获得呢?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在地中海这个地区内,到底是海战场决定陆战场,还是陆战场决定海战场?丘吉尔给我们的回答是,海决定陆,因为两个战场总是“正相关”,敌人封锁了马耳他,夺去了海上优势,后勤保障畅通了,于是隆美尔胜利了。丘吉尔的回答很“有力”呀,他明明知道没有陆上优势不可能有海上优势,却偏偏拿海上优势来为陆上失败辩护,他更清楚德国法西斯能给隆美尔多少后勤补给,而大英帝国又愿意给奥金莱克多少后勤补给。

好了,地中海战场的“萧条期”终究是短暂的,德国法西斯的心思其实从来没有变过,苏德战场依然是它的主战场,地中海和北非战场依然排老末,而登陆马耳他的意图不过是希特勒对墨索里尼的虚晃一枪,而到1942年5月,德国空军觉得对马耳他炸得差不多了,该松一口气了,同时相当一部分力量又从西西里岛转往了东线。于是,马耳他的压力渐渐减轻,实力渐渐恢复并加强,重新成为打击敌人海运的战斗堡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