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的外立面设计分类,你都了解吗?

 l47568 2022-04-04
文章图片1

随着一波接一波的商业中心轮番洗牌更新换代,不论是红遍全国的大咖开发商还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新秀开发商,对于内部商业动线组织、室内商业空间塑造、设备材料选型几乎都有了行业内不成文的黄金法则。

但唯独对于项目的颜值担当 —— 商业建筑外立面的风格样式,商业地产界从业人员、社会消费大众、建筑设计圈子、政府管理部门、各路媒体平台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往往是开发商的大BOSS在建筑设计公司的立面方案中主观地相中一个自己稀饭的,设计公司奉旨深化后就一路下去地盖起来。这样的模式无疑是存在风险隐患的,为什么在流线、室内空间、设备材料上我们如此地理性客观,而在立面这最看得见摸得着的颜值第一线上却任性主观?

那么难道商业建筑立面就不能和商业产品的属性相关联、推理严谨、逻辑清晰吗?本文通过全面分类梳理当下成功的商业中心建筑立面案例,让商业立面选择困难症患者们原地满血复活!

经过长期研究、设计、整理,我们把商业立面设计基本分为六式:拼贴大法式、街景情怀式、霸气地标式、精致逼格式、景观体验式、异形吸睛式。

【拼贴大法式】

文章图片2

此式为商业立面设计江湖中第一大流派,来自于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发源地美国,此种立面形式中块面多、元素杂,非常匹配消费式经济活动复合杂糅的特性,既容纳了足够多的商业广告展示面,又创造了多元热闹的环境气氛。因此自被研发出来后,几经换代升级依然被广泛采用。

文章图片3

由于此类立面使用广泛且更新换代,因此其又可细分为三个次级类别:拼面片类、拼体块类和混合双拼类。

【拼片面类】

此类立面伴随着中国商业地产起步、发展、升级,经久不衰可谓商业立面常青树。最早红极全国的案例莫过于深圳万象城。

通过分析研究此类型案例中,平面布局、业态组成、商业定位与立面风格的关系,可以发现一般适用此类立面风格的商业为平面较为集中、体量较大的盒子型商业空间。

此风格手法适用性极强,不管项目平面是圆是方,需要做的就是划分出立面,拿起材料一顿贴。这听起来简单的工作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只有懂得商业经营逻辑才能贴出来叫好又叫座的商业立面,这也是很多照抄顶尖商业设计公司成功项目的设计单位,常常做出一些”看上去就不对“的设计的原因。

深圳万象城

文章图片4

2004年横空出世的深圳万象城几乎奠定了拼贴大法的江湖地位。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深圳万象城拼出了质量。在整体形象上用大块的石材面与玻璃幕墙面穿插组合,将整体调性控制住,并通过玻璃顶和弧形有色墙体强化出动线走向。

文章图片7

在商业人群接触较多的底层立面区域,各种品牌元素、色彩、材料、LOGO一锅烩,烘托商业气氛满足商户需求的同时也不破坏商业的整体形象。

【拼体块类】

拼体块可以说是拼片面的强化版,拼体块发方式将立面形体划分成若干个小块,再进行搭配组合,形成丰富的立面效果。而有些拼体块的商业建筑设计更是将立面组合与空间组合通盘结合,一以贯之形成了通过体块组合空间的效果。

天津大悦城

文章图片8

2011年底开业的天津大悦城以25万平米的体量雄霸了本地市场的相当份额,相较于较早开业的朝阳大悦城和上海大悦城一期,天津大悦城的体量更加平铺,南北长500米,因此选择更加清晰明确的拼体块的立面处理方式,以提高其城市识别度。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天津大悦城的立面分块方式原则与其公共空间组织原则相匹配。

文章图片11

提起天津大悦城,人们脑中首先蹦出的应该就是这个南马路街口突出的玻璃莲花状体量,这一入口空间体量已成为天津大悦城乃至天津市的一处地标,撇开对玻璃莲花美丑的主观判断不论,其确实起到了较好的商业效果。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混合双拼类】

近几年开业的一些商业中心已不满足于拼面片的眼熟和拼体块的高冷,而将二者结合产生了片面和体块混合双拼的拼贴大法升级版。

上海环贸IAPM

文章图片14

2013年开业的上海环贸IAPM地处上海核心商圈寸土寸金,因此平面布局集约高效,沿街立面主要以玻璃塑造,垂直于街道的立面配合使用金属和石材等材料。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立面底层部分为个品牌店的门店集合,中部为一个水平向退台的玻璃幕墙面片,顶部为几个盒子体块组合,入口处设置一个十几米高的梭型墙面体量。

文章图片17

在环贸IAPM中各种材料细腻新鲜的构造方式,将整个商业中心的调性和品味显著提升,代表了精致都市群体的审美倾向,精准地建立了客群的文化认同,实现了商业立面的商业价值,这一方法在成都IFS设计中有一次得到了应用和升级。

文章图片18

【街景情怀式】

街道式商业是人类社会最先产生并延续至今的商业环境模式,它最大化地融入城市,与城市间没有进入上的隔阂。许多商业中心效仿商业街的特征,力图在商业中心中唤起人们对商业街的认知认同,以此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香港海港城

文章图片19

香港海港城沿广东道展开南北近600米,深深地融入了尖沙咀城市空间内,因此其沿街立面几乎全以品牌店连续排布模式构成,整个商业中心以城市街景的形象面向大众。

在香港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只能感知到立面底部类似于TOWNHOUSE的品牌店面空间,这也消化了海港城过长的空间尺度,增强了可逛性和亲切感。

文章图片21

【霸气地标式】

对于商业中心定位和推广策略的认知差异,导致了开发者在商业中心立面表达内容的不同选择。霸气地标式的商业立面则是试图强化商业中心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树立自身的社会形象,以此彰显商业定位和档次。

北京侨福芳草地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侨福芳草地通过高技术、环保措施塑造起的商业中心创造了一个自身大IP,建筑立面上没有一块店招广告,但凭借自身大IP占据了商业上的主动权,成功将这个自身大IP植入社会生活之中。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精致逼格式】

这类商业建筑无论是立面还是空间,都会让消费客群感到由内而外的舒适轻松,绝对属于持久耐看型,选择此种立面方式的商业同样也追求沉静下的精致感,在业态选择上总会有些文化艺术倾向的主业态去塑造商业场所灵魂,相信这种气质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上海K11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在原有简约经典的物业条件下,利用现代手法诠释的经典元素,并适当置入一些夸张构筑物和有机元素,并通过灯光照明烘托,运用建筑立面精致有逼格的气质塑造的淋漓尽致,把K11艺术商业的主题调性展现给城市。

文章图片30

【景观体验式】

此类商业中心立面的出发点是希望先打造一个吸引人的舒适的极具体验性的景观场所,以此吸引人群,人群聚集自然产生商业行为。因此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创造景观,商业立面也就不会再像其他立面方式那样显而易见的视觉化存在,而是融入景观之中。

日本大阪Namba Park

文章图片31

日本大阪的Namba Park通过种满绿化的层层退台和阶梯上升的漫步路径,使人可以沿着建筑身体之上一层一层走上去,犹如繁华都市中一座巴比伦空中花园。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Namba Park的建筑立面存在感极弱,几乎完全被退台式绿化取代,对它的整体视觉感知即是一座城市公园。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异形吸睛式】

随主打奇奇怪怪异形建筑设计的事务所在中国实践了许多公共建筑,博得了不少大众关注和媒体报道,舆论的导向正是商业开发所需要的。

广州天环Parc Central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去年这场“风水脑洞”商业宣传推广依然记忆犹新,它的主角就是广州天环,从平面到造型都主打异形,一以贯之倒是效果还不错,不过网络上广州天环的照片以鸟瞰居多,可见人视的效果比较难直观地感知到它异形的特点。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