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灶屋旧事

 煮字疗饥燃湿柴 2022-04-04

记忆中,江南黄昏的炊烟是最迷人的,而灶屋里最惬意的:则莫过于冬天晚饭后背靠软软的柴垛,一边听大人们闲聊了。这时,煤油灯会把凑到跟前做针线女人们的身影,在对面的粉墙上放得很大。昏黄的灯光,烘照出一片带有几分莫名浅愁的温馨。常常有走过三山六码头的老人来串门,叙说他们一生中的奇遇,这时,你会发现他们脸上的每一根皱纹,都牵动着他们积聚在心头无法淡去的梦痕,因为那都是他们曾经拥有过的生命。怀旧的最后,有人会感叹:“什么都想要快,只有生命最怕块。”然后提一盏风灯,让光线把身影拉长了又缩短着,渐渐消失在夜幕里。 灶屋里的大灶,一般有两眼和三眼之分。使用起来,得由掌勺的“上灶”,和烧火的“下灶”合作。农村的孩子都会干“下灶”的活,但对初来的城里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根竹制的烧火筒,会让人吹得涨红了脸。江南很少树上砍下来的“硬柴”,烧的多为稻草、玉米秆之类火力不能持久的“软柴”,三个锅子一起烧起来,常常让人手忙脚乱。所以形容起能干的巧媳妇时,他们会说:“上灶下灶、还要吃瓜子、发虎跳(翻跟头)。” 上灶和下灶之间隔着薄薄的砖屏,用以隔断柴草的飞扬和锅里油水的溅出。两锅之间对称地埋有一对汤锅,靠近汤锅的砖屏上会开上一个小孔,用以沟通上下灶之间的对话,村里的许多新闻,也就是通过这里得到交流的。需要借助一点酒神力量的人,会在汤锅里烫上一壶村醪。汤罐里的热水,就是全家人晚饭后的洗脸水,汤罐盖上,则是白天家猫懒睡的最佳位子。 正月十五是例外,孩子们急着要去“掼火球”,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用钉子扎满了洞的铁皮罐,系上铁丝、绳子、从灶膛里扒出红红的炭火,然后塞满木块,一面摆晃着,一面去田埂上奔走,燃起一个个呼呼作响的火球,流星锤似地在夜空里划出圆圈。于是此起彼伏,远远望去似乎与天上的群星联成了一片,间或还有人在放孔明灯。这就是江南农村被叫做“照田财”或者“照田蚕”。《中国风俗辞典》虽说“照田蚕”:“起源于宋时的驱傩活动。”但早在春秋末年范蠡的《陶朱公书》中就有:“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的记载了。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写了一首古风《照田蚕行》,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长竿燃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岁雨雹蚕丝少,秋日雷鸣谷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得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余相同:不惟桑贱谷凡凡,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照田蚕”也不仅限于江南,《永州府志》中也可以看到有这样的记载:“村落燃火炬照田亩,烂然遍野,以祀丝谷,谓之照田蚕。”《昆山志》上说:元宵之灯火,火色偏红预兆旱,火色偏白预兆涝。过后将点灯的蜡烛余烬收藏起来,置于床头,则能给主人家的蚕桑生产带来好处。后来照田蚕的时候,人们纷纷争奇斗艳,各种彩灯愈做愈精巧,照田蚕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思,演变成一种闹花灯的娱乐活动。所以很多人还认为:元宵的灯节,也是起源于这个祈祷丰年的“照田蚕”。

乾隆时起至近代流行于崇明元宵节,户户将竹竿高挑起红灯,用芦柴把点火照田,一祈求丰年。”到了五十年代初,大人们早已不参加了,也不再点火照田,孩子们的“掼火球”,则仍然让他们兴奋不已、那高声叫唱的内容也仍然依旧,依稀在说:“田财,田财,何人要吃茧团园子来吾第来......”崇明之外,周庄人则道是:“照照田角落,牵砻三石六......”南通人强调勤奋的优越感:“正月半,放火烧,别人家菜方栽,我家菜已上街......”还有叫唱“我家田里三石六,你家田里三蚌壳,我家田里白米堆,你家田里砻糠堆”的。 这时乡间的田埂小路上,充满了欢乐与神秘。年轻的母亲们,则已用灶肚里余下的炭火和着木屑,装好手炉,把被窝烘得暖暖的,等待着孩子们的归来。

                         原载《新民晚报》美国版1996年12月1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