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有史以来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内通过禅让制度,选择贤能主持部落大局。然而在禹死之后他的儿子继承了部落首领的位置,此后“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标志着人类文明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 然而针对夏朝有不少的争议,最大的争议就是夏朝是否存在过。尤其是西方学者认为夏朝根本不存在,因为我国没有完整的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皇帝与夏朝的历史都存在一些古籍当中,根本没有文物来证实这段历史的存在。这些论述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正是一个朝代是否存在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找到遗迹。 ![]() 文字图画是记录历史的载体,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可以追溯到距今34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并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夏朝的记载,然而在西周出土的青铜器上却找到只言片语。为何会是这样呢?通过一番考古之后才揭露了事情的真相。据考证在西周青铜器遂公盨上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夏朝存在的记录、因此有猜想夏朝之所以没有留下遗迹,是商王朝刻意磨灭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以及出土,在1959年相关团队启动了对“夏墟”遗迹的调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探究二里头遗址,以此命名的二里头文化,主要以陶器为主,其中非发现了鼎、鬲、三足皿、大口尊等器具,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专家推断此处就是一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经过时间推算介于商朝二里岗文化与新石器龙山文化之间,大致时间与夏朝存在的时间一致。 ![]() 结合西周青铜器的记载,能有大致的判断。然而这依旧无法解释为何商朝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如何让这两者相结合就是证明夏朝真实存在的突破点。出于一些历史原因,许多王朝的继任者都会重新编纂前朝历史。当然也有的会选择可以抹除遗迹。西周的历史十分明晰,最初就是讨伐商朝,成功之后才建立的王朝,或许西周在讨伐时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最好的说法或许就是为夏朝复仇。当然这种说法也只是推测而已,缺乏真实的论据。 ![]() 历史要建立在事实依据上,之前发现的陶寺文化遗迹似乎就与夏朝有些许关联,查询相关的资料可以得知陶寺原本是尧、舜时期部落都城,后期逐渐遭到遗弃。这一时间节点与夏朝的出现刚好吻合,并且遗迹中发现了鬲类器具,不过在尧、舜同时期的其他遗迹中却没有使用鬲的记录,因此可以推断出使用鬲的是外来族群。 ![]() 夏朝之前都是部落首领统治,大禹因为功劳突出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因此被推选为首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部落中只有一个族群,很有可能是部落是由许多个不同族群组成的一个大联盟,而在大禹的部落中就有着使用鬲的一支,而这些器具没有出现在商朝,而是后来的周朝,是否就能推断出使用鬲的就是周人的先祖。 ![]() 这些先祖跟随大禹建立夏朝,随着夏朝被商朝取代,鬲族又被商朝统治,直到商朝末年,鬲的后代也就是后来的周人,积蓄力量推翻了商朝随后建立西周政权。为了追溯周人的历史,从而在青铜器中记录了夏朝时的生活遗迹,就如同封建王朝一样,后来者想要取而代之必须师出有名。西周十分注重礼法,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法,就打着恢复夏朝的名义,或许这样就能解释得通为何商朝没有与夏朝相关的记载,而西周的青铜器上却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