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背疼痛超过3个月,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在作祟!

 常笑健康 2022-04-04

▼本文作者▼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椎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据初步调查研究显示,中国AS的发病率为0.3%,男女比例为2~3/1,女性发病通常缓慢且病情较轻。

AS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病变特点是从骶髂关节开始,沿脊椎缓慢向上进展,或同时向下蔓延,累及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累及上肢关节少见。

早期病理性标志为骶髂关节炎,晚期脊柱受累的表现为“竹节样改变”。

AS从初次出现慢性症状到确诊一般需要5~10年。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规范、合理、及时、足量的治疗。临床标准

1、腰背痛持续3个月以上,疼痛随活动改善,休息后不缓解。(炎性腰背痛,参见拙文《凌晨腰背痛是炎性腰背痛,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前驱表现》)

2、腰椎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3、胸廓扩张度低,小于同龄同性别的正常值。

放射学标准

单侧骶骼关节炎3~4级,或双侧骶骼关节炎2~4级。

确诊AS∶ 满足放射学标准加上临床标准1~3条中的任意一条。既往要求查HLA-B27,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已经剔除该项。

骶骼关节炎X-ray分级标准:

I级,极轻微的骶骼关节病变;

Ⅱ级,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节间隙无改变;

Ⅲ级,明显异常,至少伴有以下一项改变: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部分强直;

Ⅳ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

1、缓解症状和体征:消除或减轻症状,如背疗晨僵和疲劳;

2、预防和矫正畸形:减缓脊柱和关节破坏进程,对脊柱或髋、膝等大关节强直或严重畸形者通过手术矫正;

3、改善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如脊柱活动度、社会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治疗原则

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晚期脊柱或髋、膝等大关节发生强直或严重畸形时以外科手术置换关节为主。非手术治疗

1、患者教育,认识疾病,树立长期规范治疗意识。

2、姿势与体位,强调脊柱的直、正,以及四肢关节的功能位。

3、功能锻炼,规范锻炼,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min,努力深呼吸和用力咳嗽。

4、对症物理治疗。

5、活动期注意休息,多补充富含钙、维生素等营养的膳食,多吃水果,戒烟戒酒。

6、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迅速改善AS患者症状,一线药物,长期持续应用可预防和阻止AS新骨形成,尤其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还可预防和阻止AS影像学进展。

7、柳氮磺吡啶(SASP):可改善AS患者外周关节的症状,对中轴症状疗效欠佳,推荐剂量2.0g/日,最大药效通常出现在用药4~6周。应与NSAIDs联合应用。

8、糖皮质激素:不能阻止AS进展,不良反应大,不主张口服或静脉使用,顽固性肌腱端病和持续性滑膜炎对局部应用反应好。

9、生物制剂:新型,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阻止疾病进展的作用。TNF-a抑制剂,特点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坏明显,对中轴及外周症状具有显著疗效。治疗12周有效者建议继续使用。

手术治疗

目的是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缓解疼痛。

作者介绍

杜欢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中医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中医康复科负责人,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的综合治疗;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关节损伤等疾病的保守治疗;股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骨代谢病等的整体化诊治;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导致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排泄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