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爷爷讲的故事——戈知州修忻州瓮城的传说

 壹哋砡眯 2022-04-04

樊义庭

忻州古城在我年幼时,城墙还是完完整整的,一座西高东低的卧牛古城。虽经千百年来风雨洗礼,但仍不失雄伟与壮观。从外围远看,最高处被誉为卧牛牛角的八角亭与六角亭还清晰可见。南门城楼是包砖的,外形酷似大前门。四座城门都有瓮城。北城门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三层古楼。牌匾为“晋北锁鈅”四字高悬楼上。

文章图片1

楼身坐落在三丈陆尺高的城墙之上,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城墙巍巍耸立,洞顶弧园,底阔丈余。出北门进入瓮城,再从瓮城西方向出北门,

北门外有护城河和吊桥。这都是冷兵器时代为防战乱,城池外又一道防护保险。瓮城解放后五几年拆的。

文章图片2

我对瓮城多少有个印象。这次忻州恢复古城墙后,并没有将北城楼瓮城恢复如初。年青人都不知道北城门最初还有瓮城,忻州人称瓮圈。忻州城池的第二次展修是名万历26年完成的。但瓮圈是二百多年后的同治年间修是有记载的。而且小时还听爷爷给我讲修瓮城留于后世的传说,现将爷爷当年告许我的,以讲故事形式分享如下;

忻州知州戈济荣,忻州人称其戈不留,当时有句民谣叫,'戈不留、戈不留,残害黎民把城修″。戈济荣 字戈源,生卒年不详。直隶景州(今河北景县)人,道光庚子科举人。同治四年任忻州知州,据说他在任上非常敬业。同治八年(1869),戈知州在任期间正逢太平天国在与清朝兵戈天下的战乱期,忻州为备战在原城基础上又修筑瓮城,增加城池坚固。修城既费银两又得付出大量劳力。修城期他本人废寑忘食,费尽心机。老百姓又出钱又出力,引得怨声载道。百姓的不满、以儿歌传唱,又给戈知州起外号叫戈不留。等完工后,他看到新修城池,成就感由然而生,非常喜悦。一日让母坐轿绕城一圈,让其母看看新修的忻州城池有多美。九里十八步绕城一圈后,其母说:“城池坚固,雄伟壮观,不枉我儿辛苦一场”。“可美中不足城墙上就差四个大铁环安在城墙之上”。戈说;安环何用?母说:“你这么辛苦,又劳民伤财,离任后,可让人抬回家中每日欣赏”。

《忻州直隶州志.光绪版》是这样记载戈知州的“戈济荣,同治四年任,修葺城垣、衙署,平治街道。筹增书院膏火奖赏,加课诗赋,以示鼓励。在任最久,有足称焉。”

文章图片3

同治九年戈济荣知州城门告示

这是我小时候爷爷讲给我的故事。

现如今站立在这雄伟壮观的城墙之上,遥想古人们历朝历代从初建到扩建维护,再加上现在恢复古城的新修与复修,才使得古城留存于今。大清年间没有机械作业,修城确实不易,劳民伤财,引来民怨。才留下这是非曲折的故事,如果没有这些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的先人们,也留不下这千年古城。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