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说诗词:惠崇春江晚景

 昵称4X6owk9e 2022-04-04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题画诗。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题画诗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映发、丰富多姿,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这是一个叫惠崇的和尚画了一幅画,苏轼在画上题了诗。如今这幅画已经失传了,但诗却保存了下来。

这首诗除了对画面有了生动的描述之外,还虚实结合,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拓宽了画的意境。

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写远处的山景。这句一笔双写,看似写桃花点染,写早春的欣然景象。实质笔底又露出竹林,竹林不疏不密,摇曳生姿,刚好能透过竹林看到桃花。竹是隐者的代表,象征着志向高洁。苏轼本人都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这幅画里,竹是底色,桃是主色。虽然明写桃花,但竹却无处不在。在一片浅绿中露出两三朵鲜红,正与色彩的美学暗合。

次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写近处的水景。这一句历来被认为是神来之笔,其实也是化用了前人诗句。孟郊有诗 “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有诗 “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苏轼化用后,后来的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也都开始化用。惠崇图中应该画有鸭群在江中凫水,但诗人偏偏代入鸭的感受,用触觉感受代替视觉感受,把二维的画变成三维的虚拟体验,不仅真实,而且富含理趣。诗句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只有最接近底层才能获得真相。正是诗有了理趣,才让人反复咀嚼,久久回味。

如果说一二句是虚实结合的话,三四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也同样如此。“蒌蒿满地芦芽短”实写春景,江边水草繁茂;“正是河豚欲上时”虚写春事,推测水底的情况。蒌蒿是一种水草,芦芽则是另一种水草芦苇的幼芽。江岸边水草丰茂,生意盎然。河豚是一种肉质鲜美的鱼,在沿海和内河里才有,每年春天河豚会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很明显惠崇的画中不可能画河豚,为什么诗人会猜想河豚要逆江而上呢?原来蒌蒿和芦芽既是河豚上好的食料,又是烹饪河豚的佐料。简单来讲,河豚爱吃蒌蒿和芦芽,诗人爱吃蒌蒿和芦芽煮河豚。苏轼在《岐亭五首》中就写道:“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洗盏酌鹅黄,磨刀削熊白。”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惠崇的画上只有蒌蒿、芦芽两味,作为超级大吃货的苏轼却已经把河豚给预定了。不管诗人是怎么推测到河豚的去向,但不得不承认他是有根据的。

这是首题画诗,画是视觉的艺术,所以诗人不能直白写画中景象,那样诗就会成为画的附庸。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必须要用文字将画的意境提升,诗人在这首诗里最妙地是虚实结合,既实写“竹外桃花”“蒌蒿满地”等春景,又虚写“春江水暖”“河豚欲上”种种画外之意,让人观画忘俗,见诗生情。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小贴士: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第二首诗题“飞雁图”。第二首诗为“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首诗,诗题有两种,一种叫《惠崇春江晚景》,一种叫《惠崇春江晓景》。人民文学出版社钱钟书选注的《宋诗选注》,叫《惠崇〈春江晓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绝句三百首》,也是《惠崇〈春江晓景〉》;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却题为《惠崇〈春江晚景〉》,《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多用“晚景”。

惠崇是北宋初“九僧”之一,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北宋初。建阳(今福建建阳)人,还有说淮南人。能诗善画。惠崇擅画鹅、雁、鹭鸶,尤长于小景。惠崇作品多画寒汀远渚、水鸟飞集,将山水与花乌相融合,形成禅意盎然、荒率虚旷的小景山水,当世人称“惠崇小景”。惠崇生前便有画名,而且在其死后五十年左右(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达到了鼎盛,沈括、王安石都曾写诗赞美他。王安石曾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他的画现在还有些遗存,但没有这幅《春江晚景》。也有人说,原画应该是《春江小景》,所以诗的原题应该是叫《惠崇春江小景》,后来有人改作《惠崇春江晓景》,在后来又误传为《惠崇春江晚景》。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