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血功能评估,这种方法 90% 医生都不知道

 周磊_ECHO 2022-04-04
临床工作中手术前常规评估患者的出凝血功能,有查出凝血四项的,也有查血栓弹力图的。 凝血四项肯定大家都熟悉,但是你会看血栓弹力图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Image
图源:作者提供

知识点回顾

生理性止血分为: 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生成、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血管收缩:

  • 血管受到损伤而发生出血时,局部血管发生收缩,导致管腔变窄、破损伤口缩小或闭合。
  • 血管收缩通过神经反射等多种介质调控完成。

血小板血栓生成:

  • 血管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血小板通过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参与止血过程。

  • 血小板于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堵塞伤口而达到初步止血。

  • 也称为一期止血。

血液凝固:

  • 上述内皮损伤启动外源及内源凝血途径,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
  • 邻近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Fg)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织在内,进而形成了牢固止血栓。
  • 称为二期止血。

凝血过程示意图:
Image
图源:《第 9 版 生理学》

血栓弹力图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 动态监测全血的凝血及纤溶过程的黏滞度(血液阻力)。

Image
自制

具体方法:
取研究对象空腹肘静脉血 2.0 mL,经枸橼酸钠抗凝后,取 1.0 mL 注入含高岭土激活剂的瓶中,轻轻混匀后静置 5 min 激活,将测定杯装入 CFMS 分析仪杯架中,在测定杯中预先加人 20uL 0.2 moL/L 的氯化钙。
然后再吸取 340uL 已经激活的全血轻轻加入测定杯,将测定杯
推入检测通道,在预置温度 37 ℃ 条件下,测定杯以 4°45′ 的角度,每周持续 10S 的速度旋转。
一旦血栓形成,置于检测杯中的金属探针就会受到血标本中血栓形成的切应力的影响而出现左右旋动,金属探针在左右旋动中会切割磁场线产生电流,电流信息经电脑收集和软件分析处理后形成 CFMS 图像及参考值。
在血液没有凝固的时候为两条重叠的直线,开始凝固后,直线向上下两侧开口,形成有弧度的曲线,达到峰值后,线开始缓慢向中心位置延伸,30 min 左右趋近稳定 [1, 2]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Image
图源:作者提供

结果判读
R 值:

含义:指血样置入 TEG 开始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描记图幅度达到 2 mm)所需的时间(min)。

临床意义:反映参与凝血过程(内源性、外源性和共同途径)所有凝血因子的综合作用。

参考值:正常范围 5~10 min。

异常值:R 值降低,提示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凝血功能亢进;反之凝血因子水平降低,凝血功能降低。

注:PT 和 APTT 提示外源性凝血因子和内源性凝血因子水平,不能反映其活性[3]

K 值:

含义:从 R 时间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到 20 mm 所需时间(min)。

临床意义: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即反映血凝块形成的速率。

参考值:正常为 1~3 min。

异常值:K 值的长短受到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低的影响较大,而受到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较小。影响两者的抗凝剂可延长 K 值;K 值延长可被冷沉淀或 FFP 而纠正。

α 角(Angle):

含义: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临床意义: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但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功能。

参考值: 53~72。

注:α 角与 K 值密切相关,都是反映血凝块聚合的速率。当血凝处于高度低凝状态时,血块幅度达不到 20 mm,此时 K 值无法确定。因此,α 角比 K 值更有价值; 影响 α 角的因素与 K 值相同。

MA 值:

含义:TEG 图上的最大振幅,即最大切应力系数(mm)。

临床意义:反映正在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及血凝块形成的稳定性。

参考值: 50~70 mm。

异常值:MA 主要受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血小板的作用(约占 80%)要比纤维蛋白原(约占 20%)大,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异常都会影响到 MA 值。

LY30 值:

含义:TEG 图中在最大凝块强度(MA)值确定 30 分钟后血栓溶解的百分比。

临床意义:代表纤容参数,若大于 8 代表纤溶亢进。

参考值: 0~8。

EPL 值:

含义:预测在最大凝块强度 (MA)值确定 30 分钟后血栓溶解的百分比。

临床意义:作用同 LY30。

参考值:0~15。

异常值:大于 15 代表纤溶亢进。

CI 值:

含义:为综合凝血指数。

参考值: -3 < CI < 3。

异常值:CI ≥ 3 时,提示高凝状态,有血栓风险;CI ≤ -3 时,提示低凝状态,有出血倾向。

总结

Image
自制

编辑 | 张洁
投稿 | 5033568294@qq.com

参考文献:
[1] 刘蕾. 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新进展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J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11): 1361-4, 封 3.
[2] 熊亮 郭 A. 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三项在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J]. 血栓与止血学 %J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18, 24(4): 548-51,54.
[3] 陈玲 徐 A 林 A. 血栓弹力图在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医药 %J China Modern Medicine, 2020, 27(17): 29-31,9.
[4] 朱大年,王庭槐.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九版生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