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方剂总汇收集整理(241~270方)

 火帝养生_WSH 2022-04-04

241、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1升,枸杞根汁3升,荆沥5升,竹沥5升,酥3升,人参8两,天门冬8两,茯苓6两,栀子仁4两,大黄4两。

【制法】后5味为散。先煎地黄等汁成煎,次纳散药搅调。

【功能主治】冷补。补虚,清热,润燥,涤痰除风,开通瘀壅。主风热心烦闷,及脾胃间热,不下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法律》引作“地黄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地黄煎用杞根、天冬而兼地黄、乳酥,佐二沥以润血燥,栀子、大黄以泄烦热,人参、茯苓以助祛邪,姜汁以辟痰涎之滞也。

【摘录】《千金》卷八

242、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汁2升半,生栝楼汁2升半,牛脂3升,蜜半升,黄连(去须)1斤(为细末)。

【制法】上合煎,取5升,不津器收贮。

【功能主治】除热。主膈消。

【用法用量】每服1大匙,热汤化,通口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243、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洗)1两,赤茯苓(去皮)1两,玄参(洗)1两,石菖蒲1两,人参(去芦)1两,黄耆(去芦)1两,远志(去心,甘草煮)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腹胀耳聋,常梦见大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袖珍》卷三引《济生》

244、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柴胡(去苗)1两,石膏2两,栀子仁3分,赤小豆(生)3两,木通(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劳实热,口疮心烦,多笑少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14片,同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245、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2两(切),甘草(炙,锉)半两,大黄半两,升麻3分,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脾虚热,舌根肿塞,喉痹。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下朴消末1钱匕,搅匀。食后温服,每日3次。先针舌下两边出血。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246、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3分,柴胡(去苗)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芎穷3分,肉苁蓉(切,酒洗,焙)1两,黄耆(锉)1两,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热不解,烦倦无力,困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247、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地骨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大黄(湿纸裹煨,锉)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当归(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藿香(取叶)1两,升麻1两,紫菀(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肺壅热,上焦不利,吐血,胸中痞,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248、地黄汤

【别名】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切)1升,升麻8分,玄参8分,芍药8分,柴胡8分,麦门冬(去心)8分,贝母6分,竹叶(切)1升,白蜜1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肺热咳嗽.喉有疮。

【用法用量】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三十)。

【注意】忌芜荑、热面、猪犬肉、油腻。

【摘录】《外台》卷三引《广济方》

249、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1两,葱白5茎,白茅根1两。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250、地黄汤

【处方】白芍1钱,生地黄1钱,当归身1钱,川芎1线,羌活7分,防风7分,柴胡7分,荆荠穗(炒黑)7分,升麻(炒)7分,甘草7分,黄芩(酒炒)5分,黄连(姜汁炒)5分,黄柏(酒炒)5分,藁本5分,蔓荆子5分,红花1分,细辛1分。

【功能主治】清热以清其源。主崩漏初止。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251、地龙酒

【处方】地龙5条 乌芋20g 白酒100ml

【炮制】将地龙去泥洗净,与乌芋共绞取汁;与酒匀和倒入锅中,上火煎数沸,去渣候温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痉通络。主治出疹血热毒盛,黑陷不起。

【用法用量】1次顿服。

【摘录】《民间验方》

252、定喘汤

【别名】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 款冬花 桑皮(蜜炙)各9克 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 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4.5克 甘草3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宜肺平喘,清热化痰。主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现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50毫升,不拘时,徐徐服之。

【注意】新感风寒,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气虚脉弱者,均不宜用。白果有小毒,不宜过服和久服。

【备注】方中麻黄宜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为君;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为臣;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为使。合而用之,共成宜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摘录】《扶寿精方》

253、疔痈方

【处方】山甲(蛤粉炒)12g,全蜈蚣2.2g,皂刺12g,乳香9g,没药9g,天花粉18g,知母18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瘀,拔毒祛腐,以通络而消肿。主脑疽,乳痈,多发性疔肿。

【用法用量】按:本方方名,《古今名方》引作“疔痈汤”。

恶寒甚,加荆芥9g、防风9g;发热甚,加连翘15g。

【注意】妊娠禁用。

【临床应用】多发性疖病:某男,35岁。患多发性疔病,数月不愈,项部此发彼起,3-4天即有新者兴,而原发者仍未稍艾,以至项部包括将愈及新出者不下7-8处,干痂、脓血、肿块挤满全项,头部仰俯不便,旋转更难,灼热疼痛,夜不成寐。曾用多种疗法,效果不着。脉弦数,舌苔微黄,全身不适。因思久病入络,应以疏通经络,清热解毒为主。此方(皂刺用6g)治疗。服药一剂,全夜熟睡,几无痛感,头部活动自如。原方稍事加减,连服十余剂而愈。

【摘录】《临证录》

254、涤热逐瘀汤

【处方】丹参15克,丹皮9克,生地9克,三棱6克,莪术6克,延胡索6克,通草6克,香附6克,通草6克,槟榔6克,大黄3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瘀,行气定痛。主湿热瘀结。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255、涤痰丸

【处方】大黄5斤,炒黑丑1斤8两,黄芩1斤8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斤丸药用百草霜1两,煅金礞石粉2两,桃胶2钱化水上衣。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开瘀化痞。主痰火瘀结,气急疯痫,湿热咳嗽,喘满胸闷,痰涎壅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256、冬地三黄汤

【处方】麦冬24克 黄连3克 苇根汁100毫升(冲)元参12克 黄柏3克 银花露100毫升(冲)细生地12克 黄芩3克 生甘草9克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清热泻火。主阳明温病,邪热伤阴,无汗,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257、断红肠澼丸

【处方】生地炭6斤,当归6斤,黄芩6斤,地榆炭5斤4两,生栀子5斤4两,生白芍4斤8两,升麻3两,炒槐花3斤15两,侧柏炭4斤,乌梅4两,生阿胶4斤,芥穗4斤,黄连1斤8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蜡皮或蜡纸简封固。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血。主痔疮漏疮,肛门肿痛,大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258、兑金丸

【处方】纹军6钱7分,黄芩3钱4分,黄柏3钱4分,山栀2钱,桔梗2钱7分,黄连2钱7分,甘草2钱7分,麝香1分4厘,梅片3分4厘,胆星7分,竺黄3钱4分,紫菀3钱4分,牛黄1分4厘,全蝎1钱3分4厘。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小丸,滑石粉、青黛、朱砂、京墨、赤金等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去毒,消炎杀菌。主

【用法用量】每服7厘,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用,忌食鱼腥、油腻、生冷、面、豆等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259、对金饮

【处方】黄连 槐花 苍术各3.6克 甘草 白术 厚朴 枳壳 陈皮 藿香 当归各3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主湿热侵袭大肠,血络损伤,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260、多妙汤

【处方】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清热化湿。主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表,阻塞经络,营卫失和,邪聚肌肤,搏结不散。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东方

261、二参三子方

【处方】元参3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石斛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女贞子15克,紫草25克,卷柏15克,苍耳子15克,山豆根10克,辛夷15克,白芷5克,淮山药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5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益气利咽。主阴液亏损,邪毒未尽。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262、二陈汤加味

【处方】清半夏15克,云茯苓12克,广陈皮10克,胆草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白芥子3克,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主痰结颈部,痰火内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露祥方

263、二齿安神汤

【处方】紫贝齿 青龙齿 灵磁石 辰砂 琥珀末 紫丹参 九节菖蒲 仙半夏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镇惊安神。主妇女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经前情绪不宁,坐卧不安,烦躁易怒,甚则怒而发狂,月经量多,口苦唇干,舌质红,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贝齿、龙齿镇惊安神,磁石潜阳纳气,平冲降火,辰砂、琥珀清热安神,丹参活血调经,菖蒲开窍,半夏祛痰。诸药合用,共奏清肝镇惊安神之功。

【摘录】《裘笑梅妇科经验》

264、二冬膏

【处方】天冬60g,麦冬60g,瓜蒌仁30g,橘红15g,蒸百部30g,天竺黄15g,竹茹15g。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主百日咳。

【用法用量】上药浓煎3次,去滓取汁,以白蜜90g,白糖(或冰糖)90g收膏。每服1匙,每日3-4次,开水冲服。

【临床应用】百日咳:徐某,女,8岁。顿咳已月余,咳甚呕吐痰涎,口干渴,舌质红,脉数。此证寒邪恋肺,日久化热,津烁为痰,影响及胃,用上方一剂而痊愈。

【摘录】《千家妙方》

265、二分丸

【处方】苍术(炒)16两,荆芥穗16两,山药16两,蜂房(炒)16两,白蒺藜16两,马钱子(炙、去毛)32两,槐花(炒)8两,穿山甲(炙)8两,胡连8两,刺猬皮(烫)8两,苦参16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细粉4两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热毒下注,痔疮漏疮,肿痛作痒。

【用法用量】每服5分,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忌辛辣食物。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266、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处方】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蔹9-12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主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四川中医》

267、二黄枯痔钉

【处方】黄柏30克 大黄30克 白及9克

【制法】上三药,磨成极细粉末。加人适量开水搅匀,在玻璃板上,用手工搓成头尖底大钉状药条,长约3~4厘米,底面直径1~2毫米。阴干装瓶密封,高压消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脱落痔核。主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

【用法用量】每痔每次用4~6根,插人痔核内。

【注意】各种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肛门直肠肿痛,腹泻,恶性肿瘤,素有出血患者勿用。

【摘录】《中医外科学》

268、耳聋左慈丸

【别名】耳鸣丸、柴磁地黄丸

【处方】熟地4两,山萸肉(炙)2两,茯苓1两5钱,山药2两,丹皮1两5钱,泽泻1两5钱,磁石3两,柴胡1两1钱。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益气平肝。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眩目晕,耳聋耳鸣。

【用法用量】耳鸣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柴磁地黄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摘录】《饲鹤亭集方》

269、二妙散

【处方】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脚膝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以及湿热带下、淋浊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3~9克,日服二次,用沸汤加姜汁送服。表实体壮者,加酒少许佐之。

若气虚者加补气药,血虚者加补血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270、二妙散

【处方】香薷、扁豆、厚朴、木爪、甘草、香附、陈皮、苍术、紫苏。

【功能主治】外感内伤,身热腹胀。

【摘录】《李氏医鉴》卷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