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父母从未走远

 冬歌文苑 2022-04-05

父母从未走远

20年前的盛夏,71岁的母亲走了,10年前的初春,80岁的父亲也走了。从此,我们姊妹五个,成了没爹没娘没家的孩子,可在我们心中,父母却从未走远……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春节,最重要的仪式,是按老家的习俗,请父母回家过年。我们在供桌上摆上二老的照片,和他们爱抽的烟、爱喝的酒、爱吃的饭菜。母亲许下的猪头供,一年也没落过;父亲爱吃的羊肉水饺,初一早餐必上。那昼夜不息的香火,氤氲缭绕,寄托着后辈的无限思念……吃长岁饺子前,儿女和孙男嫡女们,都会望着二老的遗像,大声喊着——爹娘、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太姥姥太姥爷,一一虔诚地磕头拜年,那场面着实感人,催人泪下。一年到头,过年曾是父母最高兴的时候。如果父母健在,看到这一切该有多好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成为法定节日后,每年的清明,只要没特殊情况,不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会回老家给父母上坟扫墓。祭台上,摆满了二老生前喜爱的鲜花、水果和食品;祭台前,一大堆烧纸和冥币燃起的火苗,在啃噬着我们的心;淅淅沥沥的小雨,和着我们的泪水,一同把无尽的哀思洒落大地。父母辞世的头几年,悲痛让我们长跪不起,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连鸟儿花儿都为之动容。父母圆坟的那年清明,我们在二老坟头立了石碑、植了柏树,以示永久纪念。

家是情感的归依,家是凄美的乡愁。坐落在冀东南的那个农家小院,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每次回故乡,我都会先到老家转一圈,到老院看一眼,到老屋坐一会儿,那砖砌的灶台,那生锈的农具,那发黄的照片……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无不勾起我对父母的深切怀念。忘不了——昏暗的煤油灯下,体弱多病的母亲,为了孩子们的衣着,穿针飞线的忙碌身影;忘不了——炎热的夏天,身残志坚的父亲,背着一大筐草,一瘸一拐回到家中的感人情景;忘不了——我考上大学、举行婚礼、喜得千金时,父母那幸福快乐的笑容……

往事并不如烟。前两年,我遵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修缮了老家的房屋,还在院子里栽种下父母喜爱的月季、海棠和韭菜。人去屋空,情感依旧。这样,不论什么时候到家,都能找到父母在世的感觉。

再好的父母,也难以把孩子永远陪伴。父母走了,阴阳相隔,相见只能在梦里,可父母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父母的谆谆教诲,时常回荡在耳畔;父母的宝贵遗产,让我们终生享用不完。

勤俭持家、教育兴家,是我们家的家风,也是父母留下的精神遗产。“没有文化难有出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上学”,是父母的口头禅,也是他们的质朴信念。我能成为全村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大学生,三个妹妹都能初中毕业,全得益于父母省吃俭用、辛勤劳作,一门心思供养我们。父母去世后,我们把二老留下的三万元钱,作为家庭教育基金,奖励考上大学的孩子们。十年来,先后有四个孙子辈荣获此奖。父母重视教育的故事,连同他们的恩泽,伴随优良家风,一代代传承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今年的清明节快到了,因新冠疫情作祟,我们只能面向老家跪拜祈愿:爹——娘——,我们生活的都很好,您们就不用挂牵了;爹——娘——,祝您们在天堂一切安好,永远不再受苦受难……

2022.3.23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王兰生,河北故城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多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曾任承德军分区政治委员,爱好文学、书法,著有诗歌散文集《白杨情深》,现为河北省某军休所休干。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