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寅《葑田行犊图》赏析

 老龙子的资料夹 2022-04-05

近日购得明人唐寅所绘《葑田行犊图》复印件,唐寅在画上面题诗: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欣赏唐寅的这幅画,我们可以从画意与诗意两个方面着眼。从画意看,唐寅画的是一位骑牛老者在松荫下行走,所谓“葑田行犊”是也。老者虽然右手拿着一杆鞭子,但是并无挥动之意。“懒着鞭”是也。整个画面,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再看唐寅的题画诗。他在诗中说:“角端轻挂汉编年”。这是用了 “汉书挂角”的典故。这个典故出于《旧唐书·李密传》:(李密)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新唐书·李密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唐寅在题画诗中说“角端轻挂汉编年”,但是在画面上面并没有画“汉书挂角”,此其一。其二,李密师从包恺是隋开皇年间事,其时李密应该是二十多岁,而画面所表现的是一位老者,二者不符。其三,唐寅在题画诗中说“骑犊归来绕葑田”,李密骑牛住缑山拜访名士包恺是“出访”而非“归来”。我们不得不说,唐寅的题画诗有一点画蛇添足,画意与诗意互相不符。

这幅画上面还有乾隆皇帝的题诗:“牵牛从未敢蹊田, 南亩躬耕望有年。手捉漫疑包氏靷, 心空哪忆祖生鞭。”这也是从画意与诗意两个方面着眼的。从画面上面看,“牵牛从未敢蹊田, 南亩躬耕望有年”,这是一位躬耕垄亩的隐者形象。从诗意看,唐寅用了“汉书挂角”的典故,而画中并没有《汉书》挂角。乾隆皇帝于是怀疑唐寅画的是不是李密。“手捉漫疑包氏靷”,画面上的这位老者是李密吗?他手里捉的是寻访包恺的牛缰绳吗?这个疑问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乾隆皇帝又进一步提出“心空哪忆祖生鞭”的疑问。唐寅既然在诗中说“无人解得悠悠意”,描写的是一个年长隐者形象,那么他应该是心空无物,还会有“先着祖生鞭”的雄心壮志吗?

后人欣赏《葑田行犊图》,多从“无人解得悠悠意”着眼,并不计较唐寅画的是不是李密。

收藏过此画的胡邦彦先生把这幅画叫做松阴高士图”,题诗:孤村高隐砚为田,乐道忘忧即引年。击壤冼歌归去好,无心叱犊不须鞭。这里也不提“汉书挂角”。

博友仙道人和诗欣赏:悠哉犊背赏荷田, 尤感元章牧幼年。碧翠漪涟湖色好, 流连胜景忘挥鞭。这是想起了王冕牧牛蹊田的故事。

博友梅花斋主和诗欣赏:云边耕罢自家田,骑犊归来忘晚年。石上烟霞谁记取,松阴落日懒牛鞭。这也是隐者之意。

唐伯虎作画题诗,往往凭自己的想象发挥,并不顾及历史事实。例如他画《东坡先生笠屐图》,其诗曰:“东坡在儋耳,自喜无人识。往来野人家,谈笑便终日。一日忽遇雨,戴笠仍着屐。逶迤还到家,妻儿笑满室。歆哉古之人,光霁满胸臆。图形寄瞻仰,万世谁可及。”

实际上,苏东坡被贬到儋州,只有儿子苏过跟随,并无妻室之乐,也没有“自喜无人识”的心情。唐寅在这里说“妻儿笑满室”,显然不是历史事实,他是把苏东坡贬谪的艰苦生活浪漫化了。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另外一幅“坡仙笠屐图”石刻,图上有明朝宋濂于洪武十年仲春的记叙:“东坡在儋耳,一日访黎子云,途中遇雨,从农家假笠屐着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群犬争吠。东坡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觉坡仙潇洒出尘之致,数百年后犹可想见。”宋濂的记载看起来好像更接近实际。

写到这里老龙子有感,打油一首:

风流才子绘行犊,画意诗情两相突。

幸有乾隆饶意绪,漫疑牛角挂汉书。

我在欣赏这幅画的过程中,查找了一些资料,附注如下,以飨读者:

1、李密在历史上著名的李密有 

第一位,初为蜀官,蜀汉亡国后,西晋建立朝廷招李密为官密上《陈情表》以祖母年迈故推迟,以孝闻名。祖母死后,入晋朝为官。

第二个李密,为隋唐时期一位人物, 582年生-619年死,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后杀瓦岗寨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后被隋军屡败,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唐寅诗中“汉书挂角”的典故说的应该是隋唐李密

2、葑田有两个意思:1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是谓"葑田"。2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叫葑田。也叫架田

3、蹊田夺牛(成语):《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

又有王冕因学蹊田的故事。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鞭打)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渎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4、南亩:360解作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汉桓宽《盐铁论·园池》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宋王安石《感事》诗乡邻铢两徵,坐逮空南亩陈祗时《过盘谷村》古渠活水通南亩,桥畔塍泥鹭有痕。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又有解说诸葛亮躬耕南阳(即'躬耕南亩’)的故事。

5、靷:引车前进的皮带,一端套在车上,一端套在牲口胸前古同“紖”,牛鼻绳。

6、祖生鞭:《晋书·刘琨传》:“(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日:'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祖生鞭)指争先立功,多用作劝勉之词。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多逢剿绝儿,先着祖生鞭。”

7、击壤歌》(先秦佚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