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频繁,每当一个大的王朝崩溃之后,通常都会引发一个时期的动荡,最后再由一个所谓的王者终结战乱,使天下重新归于一统。那么,古代帝王主导的战争都是正义的吗?应该以什么标准去判断正义和非正义呢? ![]() 一、看战争是否推动了历史进步约公元前1630年,商部落的首领商汤发动了讨伐夏桀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以夏桀被流放于南巢,商汤建立了新的奴隶制王朝而告终。 由于夏桀残暴不仁,百姓怨声载道,诸侯离心离德,夏王朝早已伏下了分崩离析的危机。 ![]() 即使商汤没有取而代之,夏朝也会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商汤的成功,至少避免了诸侯互相攻伐,减轻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痛苦。 商朝建立之后,新的统治者汲取了夏朝覆灭的教训,被迫采取了一些利国利民的统治手段,而这在当时是有利于百姓的,而且无形中也起到了推动了历史进步的作用。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百年之后,商朝的末代统治者纣王上台了。纣王残暴无道,不修德政,不揽民心,一味崇尚武力,又拒绝听取正确意见。 于是,对内,纣王失去了百姓的欢心。 对外,纣王失去了诸侯的支持。 ![]() 结果,商朝便又走上了当年夏朝灭亡的老路。约公元前1046年,周部落的首颔周武王趁机联合“八百个”诸侯,以周国的几万军队为主力,组成了诸侯联军。 最终,'牧野之战″周军以少胜多,击溃了几十万商军,纣王惶惶然走上鹿台,先在身上挂满了珠宝玉石,然后点起一把大火烧死了自己! ![]() 周武王得了天下后,一改昔日部落联盟式的旧的统治方式,转而采取分封宗室和功臣,以及历代帝王和名人后裔的办法,逐渐把周朝的势力扩展到了四面八方。 周天子利用手中掌握的成周八师、西六师等强大的武装力量以及周礼,作为控制诸侯的手段。 周王朝通过间接统治方式,使天下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道德观,产生了一定的凝聚力。 ![]() 至此,原来以一个强大部落统治其他弱小部落为特征的旧的统治方式,终于被周朝的分封制取代了。 周朝虽然不是大一统的王朝,但却为统一天下人的道德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所以,周朝也推动了历史进步。 周王室衰落后,天下又陷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弱肉强食的战乱。 春秋五霸领风骚,战国七雄竞比骄。 ![]() 战国后期,六国尽衰,唯秦独强。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八荒一统六合,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秦朝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法律,并且彻底废除了分封制,采取了清一色的郡县制! 虽然秦朝是因严刑峻法,导致失去人心支持而灭亡的,但却不能因此便抹杀掉秦朝的历史贡献。 ![]() 如果抛开秦朝“过刚而折”的致命缺陷,不难发现秦朝也是推动了历史进步的。 二,看战争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己之私,还是为了“安天下”隋朝崩溃后天下大乱,各路枭雄竞相崛起。 公元618年,李渊、李世民父子自太原起兵,攻入关中建立了唐王朝。 随后,李氏父子先后消灭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天下。 ![]()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唐王朝呈现出一派国富民安的勃勃生机。大诗人杜甫曾经在回忆大唐盛世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有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由此可见,唐朝统治者并不全是为了一己之私,他们的统治也曾起到过“安天下”的作用。 ![]() 不过,与之相反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为实现当皇帝的野心,迫使唐哀帝李柷禅让皇位,建立了梁朝,从而激化了唐朝后朝的藩镇矛盾。 统一的外壳破碎了,各地藩镇终于可以摆脱束缚为所欲为。于是,天下被野心家朱温带入了黑暗的五代十国。 ![]() 五代十国互相杀戮兼并,造成了战争不绝生灵涂炭的局面! 老百姓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也没有安心生产的环境,哪里还谈得到国富民安? 五代十国非但没有推动历史进步,连最起码的'安天下″也算不上。 但是,乌云遮不住太阳。再大的混乱,也总会有结束的时候。 ![]()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禁卫军指挥官)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赵宋王朝。 宋太祖吞后蜀,灭南唐,并南汉,宋太宗收泉漳,平吴越,兼北汉,统一了除幽云十六州以外的天下。 虽说北宋一直受制于辽国的压迫,但国内却脱离了长期的战乱的苦海,从而使北宋王朝获得了发展经济、文化的机会,起到了“安天下”的作用。 ![]() 总而言之:判断古代帝王主导的战争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既要看战争的结果是否推动了历史进步,还要看帝王发动战争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己之私还是为了安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