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理三四章 真题讲解

 壹亩莳 2022-04-05

#2022N3A

红细胞沉降率增加的原因是
A.红细胞数量增加
B.血浆球蛋白减少
C.血浆白蛋白增加
D.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

参考答案:D
 这道题目相对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可以考察多选题!

ESR升高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记忆:求仙壮胆,变快!)
ESR降低白蛋白、卵磷脂;


汪师兄提醒

决定红细胞叠连快慢的因素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
若将正常人的红细胞置于红细胞沉降率快者的血浆中,红细胞也会发生叠连而ESR加快
而将红细胞沉降率快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的血浆中,则ESR正常
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患者,由于炎症因子促进肝脏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可引起ESR加快

#2022N116/117B

2022N116B.每搏输出量增加,血压和脉压的变化是

2022N117B.大动脉硬化时,血压和脉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加

B.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下降,脉压减小

C.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加


参考答案:
A/D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心脏每博输出量主要影响SBP(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博输出量的多少)
博出量增加,SBP显著增加;DBP轻度增加;脉压增大;

心率:主要影响DBP
心率增加,DBP显著增加,SBP轻度增加;脉压降低;

外周阻力:主要影响DBP(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外周阻力增加,DBP显著增加,SBP轻度增加;脉压降低;

老年人动脉管壁硬化:血管可扩张性降低,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弱,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下降SBP增加,DBP下降;脉压明显加大

图片

#2022N4A

ABO血型中,O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的抗原是
A.A抗原
B.B抗原
C.D抗原
D.H抗原

汪师兄点评AB抗原都是在H抗原的基础上形成的。
O型红细胞虽然不含AB抗原,但有
H抗原
D抗原见于
RH血型系统,不选,此题考场上也可用排除法!选D

图片

#2022N6A

下列哪种情况下,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A.大失血
B.用力呼气
C.每搏输出量增加
D.由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


参考答案:C


①心肌收缩力增强时射血量增多心室内剩余血量减少心舒期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增强CVP下降促使回心血量增多故选C
②A选项:大量失血,回心血量势必是减少的!
B选项:用力呼气胸膜腔负压减小则静脉回心血量相应减少!反之,同理!
④D选项:当体位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1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增强时射血量增多心室内剩余血量减少心舒期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增强CVP下降促使回心血量增多

2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泵正常人长时间站立或处于坐位,将可能出现下肢水肿这是由于下肢静脉缺乏肌肉挤压,血液淤积于下肢的缘故

3体位改变当体位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

举例:长期卧床的患者,由平卧突然站立时,可因大量的血液淤滞于下肢,回心血量过少而发生昏厥

4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容积加大,胸膜腔负压增大,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从而有利于外周静脉血液回流至右心房

呼气时,胸膜腔负压减小,则静脉回心血量相应减少

图片

#2022N5A

心动周期过程中,主动脉瓣关闭的时间是
A.心房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初
C.减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参考答案:D!值得一提的是,这道真题与2017N5A完全一致,要重视历年真题!

心室收缩目的是向外泵血,将心室内的血液通过主动脉瓣泵向大动脉,故在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主动脉瓣是开放的!

到了心室舒张期目的是充盈心室,外周静脉血回流(“抽吸”作用),通过开放的房室瓣进一步流入心室,此时则需要关闭主动脉瓣,试想如果主动脉瓣不关闭,则进入心室的血液可以通过开放的主动脉瓣流向大动脉,这不是在心室舒张期应该发生的事情!所以,主动脉瓣开始关闭的时间是在
等容舒张期初!结合下图更好理解!

也可以考察“主动脉瓣开始开放的时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