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婴香》

 zqbxi 2022-04-05

合香手记:再试黄庭坚《婴香》


“婴香方”为宋代较为流行的一款官方和香配方,现存古代香谱中有数谱皆有载,为中华香史中宋代名香之一。

《婴香方》的历史考究

      明代周嘉胄《香乘》卷十四中录有出自宋代官方机构公使库《武冈公库香谱》之“婴香方”,其方为:沉水香三两,丁香四钱,制甲香一钱,各末之。龙脑七钱研。麝香三钱,去皮毛研。旃檀香半两,一方无。右五味相和令匀,入炼白蜜六两去末。入马牙硝末半两,绵滤过,极冷,乃和诸香令稍硬,丸如芡子,扃之磁盒密封,窨半月。

同方亦载于南宋末年陈敬的《陈氏香谱》中,《香乘》中所载《武冈公库香谱》又说明了此“婴香方”的两个来历。

一是出自魏晋间之《汉武内传》,然宋儒程泰之于所著《香说》中即已疑之,谓:“《汉武内传》载西王母降爇婴香,品多名异,然疑后人为之。汉武奉仙,穷极宫室帷帐器用之属,汉史备记不遗,若曾制古来未有之香,安得不记。”

另一种婴香起源的说法,来源于宋代的海舶香药贸易。据《香谱拾遗》记载,属于国家经营的香药专卖,从岭南运送到杭州都城的途中,运送香药纲的船只不幸翻船,遗失大半香药,官方将剩下的香药混杂和合为婴香,转卖而受到欢迎,“昔沈桂官者自岭南押香药纲覆舟于江上,坏宫香之半,因括治脱落之余,合为此香而鬻于京师,豪家贵族争市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北宋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的《书药方》册页一帧,其所书内容实为香方也,香方名为“婴香”,故又称之为《制婴香方》、《药方帖》或《婴香帖》。其内容为:“婴香:角沉三两末之,丁香四钱末之,龙脑七钱别研,麝香三钱别研,治了甲香壹钱,末之,右都研匀,入牙消半两,再研匀,入炼蜜6两,和匀,荫一月取出,丸做鸡头大,略记得如此,俟检得册子,或不同,别録去。

两种婴香方最大的差异性在于黄庭坚的婴香方并无栴檀一味。栴檀香或称檀香,在宋代香方中沉香与檀香并用,十分常见。从黄庭坚涂改香药方中数量观之,可能与其他婴香方做了检视,有意识地记录下没有栴檀气味的另一帖婴香配方。

婴香气之来源

《婴香》之名出于道教上清派经典南朝梁陶弘景编注之《真诰·运象篇》中,其曰:“神女及侍者,颜容莹朗,鲜彻如玉,五香馥芬,如烧香婴气者也。”陶弘景小字注曰:“香婴者,婴香也,出外国。”文中描述“婴香”当为妙龄玉女之体香也。

“五香”亦常见于道教经典中,如《三皇经》中载有五香沐浴方:“沉香、鸡舌香、青木香、零陵香、薰陆香。”两方之主香皆为沉香和丁香,故婴香方与五香方确有相似处,或宋代之婴香方由五香沐浴方变化而得。

合香之法,贵得料精

明高濂曰:“制合之法,贵得料精,则香馥而味有余韵,识嗅味者,知所择焉可也。”“婴香”之制合亦是如此:

1、君香角沉

“如牛角黑者,名角沉。”,现代称『乌沉』,其密度坚实,密度甚至可达1.3,能入水即沉。“角沉”是沉香(或称沉水香)中最好一种,依黄庭坚的用香要求,应该是海南产的沉水香。为什么是海南产的沉香?

据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

“沉香,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今南恩、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沉之良者,惟在琼崖等州,俗谓之角沉。”又见丁谓《天香传》云:“素闻海南出香至多,……琼管之地,黎母山酋之,四部境域,皆枕山麓,香多出此。”

自从北宋初年丁谓(966~1037)因流放海南岛而写下《天香传》,建立海南岛产沉香在嗅觉审美上的价值,提出“清远深长”的气味品评标准,相对地影响黄庭坚对于海南沉香的独特喜好,其所创制或喜爱的香方,都只使用海南沉香。

图片源自百度

海南岛角沉与其他地区沉水香的差异,通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比较海南沉香与海外番舶沉香,有具体且清楚的说明:

大抵海南香气皆清淑如莲花、梅英、鹅梨、蜜脾之类,焚一博投许,芬蘙弥室,翻之四面悉香,至煤烬气不焦,此海南香之辨也。……

中州人但用广州舶上、占城、真腊等香,近年又贵丁流眉来者,余试之乃不及海南中下品。舶香往往腥烈,不甚腥者,意味又短,带木性,尾烟必焦。其出海北者,生交址及交人得之海外番舶,而聚于钦州,谓之钦香,质重实多大块,气尤酷烈,不复风味,惟可入药,南人贱之。

换言之,以现今的说法是:以海南岛所产沉香燃之,基本气味应如梅花香、果香般清雅微带甜香,含油量十足,香气幽远耐久,尾香有余味而无焦气。来自中南半岛越南、泰国(占城、真腊、丁流眉)等地贸易而来的沉香,气味短促无余韵,且带有浓烈的腥味;而腥味较淡者,木性仍在,致使尾香出现焦味。或者来自广东高、化二郡所产之香的海北香,虽然质重实大,只可惜燃烧起来,气味酷烈,没有海南岛沉香之清婉气息,只能药用而无法列入品评层次。

2.丁香

丁香为桃金娘科蒲桃属的热带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群岛上。本次使用的的是产于广西的当年收的丁香,颗粒饱满,香气浓郁。

3.龙脑

今优质龙脑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巴东。以片大而薄、色灰白、质松、无杂质、清香特异、味清凉者为佳,又大片者表面有如冰裂纹,状如梅花,故最佳者又称为梅花脑。

《陈氏香谱》记载:“龙脑,需别器研细,不可多用,多则撩夺众香”。

4.麝香

古今相同,惟现今野生者得到不易。麝香为动物香料,为野生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以我国康藏及四川阿坝等地区冬春所取的为质量上乘,甘肃青海所产亦佳。

图片源自百度图库

本次合香使用产于的四川林麝,配制熟麝香液使用,具体调配方法,可以参考刘良佑老师的《香学会典》记载。

5.甲香

甲香不可直接入香使用,须经酒煮等方法炮制,去腥及涎方可和香。具体方法参见《香乘》卷十三修制诸香甲香条。《陈氏香谱》卷一修制诸香甲香条。

图片源自百度图库

6.艳消、马牙硝皆是一物,又称为牙硝或焰硝。为天然芒硝之棱柱形结晶体。和香以增香气之爆发力。

7.炼蜜

具体可以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22160413

切记炼蜜不可过老,过老则蜜发硬,不利于制香丸。

8.旃檀,即是檀香。

“婴香方”中一方无此香。宋代和香中通常用白檀香,合香用檀香亦须制过,参见《陈氏香谱》卷一修制诸香檀香条。檀香之炮制不可太过,碎檀香粒茶水浸润即可,过则香味尽失,炒制亦不可太过,略出烟即止。

香方原方比例为:

沉水香30克 丁香4克 甲香1克 牙硝5克

龙脑7克 麝香3克 檀香5克 炼蜜60克

本次合香按照原方制作,龙脑和麝香的比例很高,但麝香使用的是熟麝香的3克,所以也还好。

窖藏半个月后品熏,130度上炉,香气清雅,有淡淡的梅花香,闻后喉中甘甜生津,香韵持久,扩香力极强。5分钟后感觉血液中有一股暖流,有提神醒脑之效。此香非常适合冬季居室暖阁使用。因麝香比例真的很高,需要有“印度神油”效果的朋友可以用此香。

PS:此香孕妇不能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