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孕育了许多璀璨的文化。其中,汉字的出现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据传,汉字最开始是以结绳出现,也有传说是仓颉造字。时至今日,汉字的出现已然经历了六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而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简体汉字是如何形成的呢? 汉字简化的由来我们从很多纪录片和书籍上都看到过古时候的字体,相信绝大部分人如果没有现代的汉字对照,根本就不能识别古代的汉字。到了近代,虽然汉字有一定的简化,但仍然是以繁体字居多。 在民国初年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民间使用繁体字居多,但那个年代我们都清楚,中国大地上先是军阀混战,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普通老百姓别说学习知识了,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哪怕在当时的学校或者战争时期的大后方,许多人学习知识也是比较吃力的,复杂繁琐的繁体字让人叫苦不堪。繁体字笔画多,记忆困难,让许多没有文化基础的人对学习打了退堂鼓。 简化汉字的心愿在民众中要求迫切,简化汉字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规律。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开始了第一次汉字简化运动。 汉字简化开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人才,而当时的人才储备显然不够。 虽然大部分劳动人民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怎奈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文化,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活。 为了培养高尖端的技术科技性、建设性以及金融性等事关民生大计与国家发展建设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思想素质,简化汉字的提议正式被提出并开始进行。 第一次汉字简化还是取得了不少的效果,全国消除了大部分文盲,人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学习热情也异常高涨。 由于汉字简化了,人民学习起来就显得较为轻松,简化后的汉字也易于被人们接受。 总体来说,第一次汉字简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在简化汉字的同时保证了汉字系统的稳定,可以说这次汉字简化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次汉字简化带来的影响尝到了第一次汉字简化带来的甜头后,我国于1970年再次进行了第二次汉字简化,俗称“二简”。不过,“二简”却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效果,反而还引起了一些问题。 “二简”虽然推行的时间不长,但是力度却是很大的。但“二简”并没有像“一简”那样有据可循,有史可依,而是显得简单粗暴,没有依据。 比如说,“二简”提倡同音字之间相互代替,就拿“戴”这个姓氏来说,“二简”之后,也有人把“戴”姓直接用“代”姓来书写,“傅”被简化成了“付”。 类似于这样的姓氏简化还挺多,由于许多人贪图简单方便,随后就用“二简”之后的汉字代替了原来的姓氏。 正是由于“二简”之时盲目的简化,所以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明明是出自同一家族,但是姓氏却不一样,就拿上述举的例子来说,一个“戴”姓家族,明明是同宗同源,但这个家族却一部分姓“戴”,而另一部分姓“代”,这样很容易造成生活的不便和误会。 由于“一简”时候的汉字已经深入人心,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而“二简”盲目地使用同音字和轮廓字,造成人们阅读困难,意思理解容易出现分歧,所以,“二简”推出后并不能为大部分所接受。 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很多工具书很早就已经用“一简”汉字印刷好了,电子计算机的程序也是用“一简”汉字设定的,如果要换成“二简”的字体,不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重新编辑,还会造成人们使用时遇到诸多困难,最终,“二简”字体被放弃。 “二简”字体虽然被废除了,但时至今日还是对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去帮家里买酒,有些店写着就是“卖九”二字,如果放到现在,估计很多青年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店是干嘛的。 而“二简”字更深远的影响就是衍生出了自古以来就没有过的姓氏。我们还是拿上文举过的例子来说吧。现在所使用的“付”这个姓氏其实自古以来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正式使用“付”这个字来作为姓氏之前,是没有“付”这个姓氏的。 以上由于“二简”产生的出来的新姓氏还是不少,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不过由于新的姓氏书写起来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人就干脆一直沿用至今,形成了我们在文章中所说的同一个家族却出现两个同音不同字姓氏的局面。 纵观这两次汉字简化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汉字简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化后的汉字让学习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减轻了知识记忆负担,有效提高了阅读率。 同时,汉字的简化也给我国带来了国际地位提升,许多外国人也因为汉字难度降低而带来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这是汉字简化带来的优势。但我们不可否认,“二简”之后,有些简体字的出现造成了原有语句韵味的缺失。 本来有些汉字的存在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气息,但一个简单的同音字却破坏了这层文化气韵,这样会造成汉字原来所承载的一些意义慢慢消失不见,令人惋惜。 汉字的简化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可以建立一套系统库,把繁体字与简化字用一套标准制定下来,这样就不会造成盲目地使用汉字,使之规范化。 同时,适当留下一定的繁体字,毕竟,有些繁体字代表了我们祖国深厚的文化积淀。 因此,规范使用汉字,理解汉字的美感与文化,让我们妥善负责地把这些文化传给我们的下一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