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作品《奶奶》【荷岚悦读2018360期】

 荷岚悦读 2022-04-05

哈哈

荷岚悦读 欢迎您

helanyueduhuanyingnin

1

 2018360期

奶奶

作者/雨中花

诵读/雨中花

编辑/雨中花

配乐/刑    徒

      奶奶去世三年多了,可是她从未离开我的心里,时常走入我的梦里。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跪在奶奶坟前,我的眼泪簌簌地落下来,和奶奶相处的一幕幕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奶奶出生在旧社会的大户人家,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自幼的家教和生活环境使得奶奶不同于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干净利落,聪明能干,待人处事周到大方,不但做得一手好饭菜,针线活也做得非常好。

      小时候,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地里劳作,照顾我们的任务就自然落到了奶奶的身上。我们姐弟三个都是跟着奶奶长大,尤其是我自小跟在奶奶身边。

      我的童年时代是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时我是那么盼望春天,因为每到春天,奶奶总能变着法子把我们的餐桌变得无限丰盛起来。春天里的各种野菜被巧手的奶奶做成各种“美味”端上了饭桌,荠菜的饺子,曲曲菜的菜团子,榆钱儿饼子,槐花咸食(类似今天的瓜饼子)……

      秋天大地一片金黄,地里的豆子收完了,掉在地里的豆粒不久就会发芽,那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日子。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在牵牛花盛开的早晨或是暖暖的秋天的午后,提着小篮子,到地里去提豆芽。扒开干干的豆叶看到豆芽惊呼的那一瞬间,小伙伴都跑过来,羡慕着,比较着,等到小篮子的豆芽已经满了,我们也就心满意足的回家了。这些豆芽很快就到了我家的餐桌上,奶奶把豆芽洗净,剁碎,做馅,玉米面做皮儿,做成豆芽萁馏。对于没有多少白面可吃而又不喜欢吃粗糙的玉米面的我们来说,那就是一种美味。后来随着生活的提高,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白面馒头,我家的餐桌就更丰富了。

      奶奶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我们三个小时候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奶奶一针一线亲手缝制。那时候我的小花褂,或是花棉袄总会招来小伙伴的羡慕。后来日子好起来了,做衣服穿变成了买衣服穿,我们春夏秋冬的衣服仍然全是奶奶张罗,她的眼光极好,为我们挑选的衣服总是村里孩子们艳羡的“时尚”。

      1993年奶奶去上海姑奶奶家,特意在上海给我买了一件风衣,直到现在我都感觉不过时。我结婚的那年,奶奶已经患了老年青光眼,一只眼睛几近失明。但她还是亲自坐车到县城为我挑选布料,亲手缝制成崭新的被褥。这不仅是因为没人比得上她的手艺,更因为她对我的格外疼爱,所以一定要亲自为我准备嫁妆。

      小时候最惬意的光景,是奶奶每天给我梳辫子。我坐在小凳子上,奶奶用梳子蘸上水,一边给我梳头,一边夸我的头发又黑又多又亮,再在我光滑的辫子上扎上两根漂亮的粉红绸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奶奶每天都这样给我梳头,每天都说着同样的话,我就这样在奶奶的欣赏和夸赞中长大了。我和弟弟妹妹都上了中学,需要在校寄宿,一周回家一次,每个周末回家是我们最盼望的时刻,因为晚上我们又可以围坐在奶奶身边。奶奶会把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点心、饼干、炒花生拿给我们解馋,或者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几个梨子苹果,还会给我们每人倒上一碗白糖水,吃着,笑着,说着……那是我们多么向往多么幸福的时刻!那些画面到现在还会时常翻腾在我的脑海里。

      中学毕业,我考到了外地读书。几年间,每次返校,奶奶总是把钱和带的东西早早准备好。那时候没有多少零食可带,奶奶每次都会亲手做一袋加糖的炒面给我带上,我在学校里饿了馋了,就用开水冲着吃一碗。现在这种食物已经消失了,但奶奶的炒面陪我度过了四年在外求学的时光,给了我甜甜的记忆。

      奶奶是那么疼爱我,惦记我。记得我在外地上学的第二年,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正在教室里上课,一个穿着军大衣的陌生男子突然出现在我的教室门口,向老师询问我的名字,我惊愕的站起来,看到了站在他身后的我瘦弱的奶奶。我无法想象裹着小脚认不得几个字的奶奶是如何坐车,如何到达我的学校,找到我的班级的。多少年过去了,奶奶也已经走了,而我还是经常会梦见她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看我的无限慈爱的目光。

      奶奶终究也躲不过岁月的催促,她还是老了,病倒了。那时的我已为人母,忙于照顾孩子,忙于工作,没能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每每想起总是泪流满面。

     也许是太过想她了,前几天又做了个奇异的梦,梦到我的奶奶开上了轿车,梦里奶奶的样子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五六十岁的样子。我想我聪明能干的奶奶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一定会开车,一定很时尚。  

     奶奶,我想你了,你在天堂还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