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87)

 laohan818 2022-04-05

蔡柏春的 治崩漏验方
1 暴崩初起,正气未伤,应急用止法,以暂缓其势,自拟止崩散(归身炭9g蒲黄炭12g贯众炭9g莲房炭9g荆芥炭9g槐子炭9g)。久崩则营血亏耗,元气虚损,非用补法,自拟补气养营固摄方(党参15g炙黄芪15g炒白术9g归身炭9g,生地炭12g炒白芍9g蒲黄炒阿胶9g藕节炭15g牛角(腮)炭12g)。
加减法:1.血分有热,加丹皮炭9g侧柏炭9g地榆炭12g,荆芥炭9g;2.肝旺,加柴胡炭4.5g,芩炭4.5g;3.阴虚及阳,虚寒甚者,用别直参9g淡附子9g,炮姜炭3g陈艾炭2g;4.有瘀块,加熟大黄炭9g人参3g三七3g;5.气虚下陷,用升麻炭4.5g柴胡炭4.5g;6.固涩用煅龙骨12g煅牡蛎30g赤石脂9g。
2 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或瘀滞冲任,血不归经应属开阖太过,而冲任受损,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不能统血摄血,应为固摄乏权。前者宜清热化瘀,凉血止崩,自拟清热固冲方(生地炭15g丹皮炭4.5g,柴胡炭3g蒲黄炭12g地榆炭12g焦白术6g)和化瘀止崩方(当归炭9g丹皮炭4.5g香附炭9g五灵脂9g蒲黄12g茜草炭9g牛膝炭9g熟大黄炭9g三七粉(吞)3g花蕊石12g)。后者益气健脾,补肾固摄,自拟益气固摄方(党参15g黄芪15g焦白术6g当归身炭9g升麻炭6g柴胡炭4.5g熟地炭12g炒白芍9g海螵蛸12g牛角(腮)炭12g鹿角霜(包)9g)。

蔡柏春的 经行腹痛验方
若经期不调,量少欠畅,行前乳胀,临经腹疼腰酸,脉弦涩,为气滞,宜用验方调经止痛方(当归9g白芍6g制香附9g木香3g炒白术6g炒金铃子6g乌药4.5g延胡9g青皮4.5g陈皮4.5g莪术9g)。
若经来少腹拘急,痛甚拒按,经行不畅,色紫有块,愉下痛减,脉涩,舌黯,苔腻,属瘀阻,宜用验方调经活血方(当归9g丹参6g赤芍6g牛膝9g炒白术6g制香附9g制乳香3g制没药3g五灵脂9g蒲黄9g桂心3g延胡索9g)。
乃寒凝,若经行不畅少腹冷痛,面白唇青,畏寒便溏,脉沉紧或迟,舌苔薄白,用验方温经逐寒方(当归9g白芍9g牛膝9g制香附9g煨木香3g吴茱萸3g,苏梗4.5g小茴香3g肉桂3g淡干姜3g)。


蔡柏春的 苍附导痰加减方
组成:苍术、白术各6g茯苓12g半夏6g陈皮6g制香附9g当归9g党参9g枳壳4.5g菖蒲4.5g远志4.5g。水煎服。
功效:健脾化痰调经。


临床应用:主治脾虚痰湿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色淡量多,或闭经,带多粘稠,面色苍白,形体肥胖,便溏神倦,脉濡,舌淡白。痰多胸闷,加胆星、白芥子、郁金,黄白带下,加椿根皮、萆解、白槿花,闭经或月经稀少,加牛膝、红花、紫石英等。

蔡柏春的 温胞饮合附桂八味加减方
组成:熟地12g白术6g当归9g山药9g肉桂3g制附子9g补骨脂9g党参9g菟丝子9g。水煎服。
功效:健脾补肾阳,调经。
临床应用:主治脾肾阳虚所致月经不调量少,少腹隐痛冷感,腰酸疲软,纳少便溏,性欲淡漠,脉濡或沉迟。腹痛冷感,加乌药、小茴香,腰痛甚,加狗脊、川续断、石楠叶,便溏次多,去熟地,加煨木香、葫芦巴,带多,加海螵蛸、白莲须、金樱子、或乌鸡白凤丸。

蔡柏春的 十全大补加减方
组成: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白术6g制香附9g黄芪9g丹参6g茯苓12g桂枝3g柏子仁9g。水煎服。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
临床应用:主治营血不足所致的月经量少,色淡或经期错后,闭经,眩晕心悸,面色萎黄,脉虚数或沉细。若经量少,加牛膝、鸡血藤,眩晕心悸,加沙苑子、黄精,腹胀不适,加木香、陈皮,脾虚便溏,去熟地、柏子仁,加党参、山药、扁豆。


蔡柏春的 清肝调经方
组成:生地12g当归9g地骨皮9g柴胡3g黄芩4.5g丹皮6g制香附9g白芍9g泽泻9g白术6g茯苓12g。水煎服。
功效:清肝热,调经。
临床应用:主治妇女肝热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先期脉数而洪,经血紫者。

梁玉栋的 二泽汤
组成:泽泻12g、泽兰12g、大黄10g、茯苓15g、丹皮15g、黄白12g、车前子12g、生地12g、白芍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下腹痛加元胡10g、郁金12g;发热加柴胡10g、公英30g、败酱草12g;腰痛加木瓜12g、川断20g;宫颈糜烂加土茯苓12g;带下色黄味臭倍黄柏,加白果;带下量多色淡加牡蛎20g;盆腔肿块加三棱12g、莪术10g、丹参15g。外治:宫颈糜烂、阴道痒、尿灼痛用黄柏汤:黄柏20g、土茯苓15g、大黄12g、苦参20g、地肤子15g、丹皮15g,煎水坐浴,每日1次。并发盆腔炎性包块,用如意金黄散浓茶调成糊状局部外敷。

陈炳焜的 慢性盆腔炎方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牡丹皮、赤芍、枳壳、延胡索、香附、木香、甘草等。
加减:如兼湿毒内侵,用本方合二妙散,加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两面针;兼瘀热加大黄炭、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兼寒凝去牡丹皮、赤芍,加小茴香、干姜、肉桂;肝经湿热加白花蛇舌草、大黄炭、川楝子、泽泻、蒲公英;肝肾两亏用本方合二至丸加肉苁蓉、白花蛇舌草、穿山甲等。

段正亭的 “盆腔炎方”
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银花15g,红藤30g,土茯苓30g,甲珠12g(研末),当归15g,丹参15g,香附12g,玄胡15g。
加减:偏于热毒炽盛者,重在清热解毒,加入黄连、黄柏、苦参;热入营血加生地、丹皮、玄参等凉血解毒之品;偏于湿者,重在除湿化毒。结合本地区气候以盆腔炎方合自拟的除湿汤(药物组成为:苍术、川朴、陈皮、茯苓、白蔻仁、法夏、薏苡仁、通草)用于湿热型盆腔炎患者;偏气滞者,重疏肝、理气,以盆腔炎方选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枳壳、木香、台乌、川朴等;偏血瘀者,重在活血化瘀,酌情选加桃仁、红花、赤芍、泽兰;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三七、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等散结化瘀之品。对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中的虚,在分清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酌情加入黄芪、党参、熟地、白术等药物。或以盆腔炎方合其自拟双补汤(双补汤药物组成:黄芪、党参、枸杞、淫羊藿、川断、龟鹿胶)配合使用。此外,还可用虫类药物,如地龙、全虫、蜈蚣等,以搜风通络,行气止痛,效如桴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