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怀特海 ![]() 本文1612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课堂重基础,活动促提高 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课堂效率提高了,我们就相当然的认为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但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效率并没有增加效益,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效率?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 1.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2.效率是指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设定的愿望和需要的评价方式。 提高效率的方法很简单: 1.不浪费时间——积极的做事,不要消极怠工。 2.把时间用来干正确的事情--保证自己所做的事情确实能够帮助自己完成目标。 3.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提高效率的途径在于资源的有序分配。通过设立标准流程、操作规程、分工协作等规范化体系,以实现管理系统的良性运作。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算是对效率的一个整体感知。 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1.处理好教学效率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现在看起来,我们所说的效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仅此而已,但是对于学习成绩以外的收获则关注不多。但教育是什么?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这跟我们所追求的考试成绩不是有点矛盾吗?就以数学为例,我们在买菜,打车,购物时,从未用到几何证明,从未用过二次函数,那我们把数学知识学习那么好,考试能得高分有什么用?难道我们在教学中只讲如何做题,如何考出好成绩吗?答案是否定的,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本质,只有当数学老师知道了这些,才能在教学中有自己的教育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教育 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追求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知识运用,这些也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渗透。所以,我们的教学效率是广义的效率,不仅是知识层面,更有成长方面,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兴趣的培养及目的性引导,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学数学(其他学科亦然)?这个话题总是在我的课堂上被提及,比如我们要学习证明,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推理能力,这种能力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时用到;一题多解可以培养我们对问题思考的严密性,这同样在生活中可以处理问题考虑周全;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这才是我们要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考试只是其中的一项功能,当然成绩好可以到更高学府去深造,你会学到更高级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就是学科教育,这就是所谓的“跑题”。但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堂注重基础,面向全体 当有目的渗透学科教育后,又回到了学科教学上,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应该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针对我现在的教学,是中考前的复习阶段,测试比较多, 曾有一段时间,我会处理一套试卷上学生都不会的问题,特别是三个难题,但是,以后再考试,还是有学生不会做,似乎没有减少,也就是说,讲的这些题目只是针对前几名,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搞懂,而那些简单一些的题目却没有得到重视,发现这个状况后,我改变了策略,在课堂上,还是以大部分学生为主,把每一种能得分的题目抓住,让绝大多数学生学会,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成绩,教学才有效果。 4.活动促进提高,精准提升 因为课堂是面对全体的,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拔高的问题,高手在课堂上是吃不饱的,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课下解决,成立数学活动小组,每周定期交流,布置好任务,研究提高。这样可以提高效率,更有针对性。我组织的数学沙龙每周举行,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做法,简单的题目不用讲,只讲有难度的,既节约了时间,又提升了学生水平。 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用好课堂,更要关注课下,功夫在课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民族的未来负责。当心中存有这种教育情怀,提高教学效果就会不请自来。 ![]() ![]() ![]() 明甫其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