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

 明甫其实 2022-04-05

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

/范明甫

读书收获

送儿子去学车,路上听了樊登的演讲——《可复制的沟通力》,了解了两个词——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为什么对这两个词有感觉,是因为它很符合自己的一些特征,有一种被言中的感觉,所以特别上心,想看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什么是匮乏心态,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总认为没得选,没办法。什么是富足心态,就是事情总有多种选择,总能对困难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我爱着急,有什么工作总想干完,或者有些时候容易烦躁,这都是匮乏心态的表现,认为一些事情只能这样没得选择。其实每当这样,总会心情不好,但又总找不到原因与方法,原来都在这里。当你明白自己的状态时,也就基本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富足心态与匮乏心态的本质区别在于对选择的认识。什么叫对选择的认识?我们在人生当中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会遇到一件事情,觉得我没得选,这事儿我没办法,我只能这样,你不要逼我,我很烦。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件事情,就能理解对选择的认识。

这里面有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棒,跟我们平时的心态相似。有一个很有名的教授去做演讲,那天早上,他就发现底下坐的这些高管全都闷闷不乐。就是你想上课,底下人都闷闷不乐,这很很别扭的一件事,大家都垂头丧气的这样不高兴。他说:“我怎么发现你们好像上课不太高兴。”

那些人说:“废话,当然不高兴。今天周末,周末我们应该休息。公司总是喜欢在周末的时候逼着我们来上课,所以我们当然不高兴。”

作为一个老师,面对着底下这么强烈的叫做反弹的情绪,大家不愿意上这个课,这时候他问了两个问题,扭转了这一切,第一个问题他问,“你们觉得你们是自己能够自己选择来这吗?你们能不能够自己做决定,选择来不来上课?可以吗?”

底下(人)说:“不能不能,公司规定的。”

“好,很好,你们已经做出了选择。”

然后底下人不明白说:“做出什么选择?”

“你们已经选择了接受公司的安排,现在你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情度过这一天?你们可以继续不高兴,然后不听课,坐在这坐一天。也可以尝试着去听一些内容,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乐趣,我们快乐的度过这一天,你们可以选。”

看到了吗?所以你会发现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觉得自己是没办法,不得不,只能这样。但实际上你要认识到这个背后你有着丰富的选择空间,而且你已经做出了选择。

还有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也能解决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困惑。有很多孩子从小到大上学,跟爸爸妈妈闹矛盾,比如说爸爸逼着他非要上那个专业,这导致有好多同学,就是不好好上课,我就问他为啥?他说我的专业是我爸逼的,非得让我上不上就不行,对吧?我就讨厌上这专业。好了,当你认为你没办法,你是被家里逼着来上这个专业的时候,那么上这个专业,这件事对你来讲是个什么?痛苦、不得已的事。你知道你会怎么做吗?如果你这样认为它的话,你会怎么做?你的潜意识会发生作用,潜意识发生的作用就是:你会让自己过得很糟糕,甚至你这一辈子都会让自己过得很糟糕,从而证明你爸妈的选择是错的。

好多人就这样,原来在北京上海工作,工作的好好的,他爸说“你必须回来,到我们家乡来,不回来不行,不回来,我死给你看。”这样就回来了。然后开始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糟糕,因为我回来了,我按照你说的回来了。

每一个孩子跟父母这一辈子都会有一次战争,在这个战争当中,如果孩子赢了,就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就是悲剧。就在这儿,他的悲剧的原因就在于你内心当中的潜意识希望自己过得糟糕,过得糟糕才能够证明我没错,是你错了。

而事实上你应该怎么重新想选专业这个问题,或者选回乡这件事的问题?我在那个时候选择了让我的爸爸高兴。那么现在我有机会选择我自己的人生。当你在之前有选择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后面充满了选择。

所以我们在这会说,富足心态跟匮乏心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小时候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总是威胁他,总是恐吓他,总是尝试剥夺他的安全感,让他觉得说人生只能这样,如果不上大学就彻底完蛋。如果不当公务员就根本不行。如果不跟这个人结婚,你这辈子就别想再回家,等等。我们总是用这样逼迫的方式来跟对方沟通,就会让对方从心底当中慢慢的认同这件事。

孩子是最听话的,什么叫做孩子特别听话呢?就你从小到大跟他不停念叨的那个事儿,最后就会进入到他的内心。然后他可能表面上不听你的话,但他慢慢会长成你用语言所不断描述的那个样子,这就是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因此理解到对于选择的认识这件事,我们才能够去区分匮乏心态跟富足心态。人生当中一定有更多的选择,当你发现说这事没办法,只能这样的时候,那你就尝试着退后一步再看看,就很有可能有另外的更大的空间。

当我们理解了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这两个词之后,就已经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就是收获,这就是成长。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