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图 程潜 程潜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同样也是国民革命陆军一级上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要求民主和平,并在湖南实施了不少安定民心的开明政策。 1949年6月,程潜更加坚定起义的决心,并亲自书写备忘录,由中共湖南省工委转呈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表达湖南和平起义的想法以及部署。 8月4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进驻长沙时,程潜和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一同发出起义通电,湖南宣告和平解放,他的这一决定使湖南人民免遭战争之苦,同样他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优待。 程潜逝世,是否及时举行追悼会无人敢做主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盛情邀请程潜前往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共商国事,并与周总理、朱德等领导人一同到火车站亲自迎接,当时的程潜十分激动,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说道:“主席,您平日里这么忙,怎么也来了。” 毛主席听他这样说,笑着回答:“我就算是再忙也得来,我们不仅是老乡,而且您还是我的老上司,我要不来的话,岂不失礼了吗。” ![]() 图 毛主席和程潜 话音刚落,毛主席便上下打量着程潜,见他身体还算硬朗,才终于放下心来,紧接着说道:“这次邀请您来参加政协会议,您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可一定要大胆的提出来啊。”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程潜就坐于主席台上,起义之后的他,在工作上更加努力,没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1952年3月初,就针对荆江分洪工程计划问题,中南军政委员会特地召开联席会议,一同商讨,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程潜亲自前往荆江沿岸深入调查,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会议结束后,他将自己的发言内容做了详细整理,并呈报毛主席,毛主席看过亲自回信:
![]() 图 毛主席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将程潜的意见转达周总理,周总理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讨论,并于1952年3月31日正式发布《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 针对不良风气问题,程潜和章士钊先生还曾三次向毛主席提出意见,毛主席听过之后,决定接受他们的谏言,并在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 1952年秋天,毛主席热情地邀请程潜前往中南海共赏美景,当时的程潜十分开心,与毛主席漫步在亭台阁楼,并坐上同一条小船,看着毛主席亲操船桨,程潜感到非常不安,并直接说道:“主席,怎么能让您划船呢?还是让我来吧。” ![]() 图 毛主席与程潜划船 毛主席听过之后,摆摆手笑着开口:“哪里的话嘛,您已经古稀高龄了,而且还是我的老乡、老上司,怎么能让您亲自划船呢?不妥。” 就这样,他们二人边欣赏风景,边谈天说地,时不时地传来阵阵笑声,十分愉悦。 1958年,毛主席前往湖南视察工作期间,再次与程潜相见,互相了解了对方的身体情况以及生活现状后,程潜说出了心中想法:“岁月不饶人啊,北京和长沙两地相距太远,很难兼顾,我还是辞去省长一职吧。” ![]() 图 程潜 毛主席见状笑着说道:“以后你可以半年在北京,半年在湖南嘛,现在局势已经稳定,领导干部不能轻易调换,颂公您是中央的人,我们没有把您当成“巡抚”,您德高望重,还需继续担任省长。” 程潜听了毛主席的这一番话后,点头表示答应,又当了十年的湖南省长。 1963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70岁的寿辰,这天他特地邀请了四位好友前来一同庆祝,他们分别是程潜、章士钊、叶恭绰以及王季范,当时的程潜十分开心,看着饭桌上都是湖南美味,心中感动万分。 除此之外,程潜还将自己所写的组诗十二首装订成册,特地请章士钊先生在封面题词,当做生日礼物送给毛主席。 ![]() 图 章士钊 在往后的多年中,程潜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1968年4月9日,程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但对于是否要及时举行追悼活动,一时之间竟无人敢做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请示周总理做决定。 周恩来一锤定音,亲自慰问程潜家属程潜逝世当天晚上,中央统战部常克明约请民革中央负责人,特地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总理联络员联系,等候周总理指示。 忙碌了一天的周总理直到深夜才回到住处,得知这一情况后的他,顾不得休息,当即在电话中明确表示:
![]() 图 周总理 次日上午,民革中央负责人便亲自前去拜望何香凝主席,期间他们不敢耽误,直接说出此次来意:“周总理对程潜逝世十分重视,并准备举办追悼会,不知道何老您还有什么意见?” 当时何香凝正坐在床上,烤着炉火,见大家前来赶忙让他们坐下,随即说道:
![]() 图 周总理 了解了何香凝的想法之后,他们又尽快赶往张治中副主席家中征求意见,当时文白先生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独自躺着,当他得知关于程潜追悼会一事,周总理特地指示要向文白先生请示时,张治中连连说道:“感谢周总理,感谢周总理啊。” 1968年4月12日,程潜追悼会顺利举行,不少人纷纷来到现场,只为送他最后一程,章士钊就是其中之一。 4月13日晚,周总理在忙碌之余特地抽时间前往程潜家中悼念,并亲自慰问其亲属以及子女,程潜的夫人郭翼青看着周总理光临,再次泪如雨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表示感激,随后她鼓起勇气问道:“程潜究竟算什么人?我家到底算什么成分?” ![]() 图 周总理 大家听郭翼青这样说,瞬间紧张起来,室内的空气都仿佛已经凝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周总理,等待着他的回答,这时周总理不假思索的说道:
程潜的夫人郭翼青以及现场的所有人在听到周总理这一肯定回答后,无一不双眼含泪,并发自内心的敬佩周总理的伟大胸怀,以及革命气魄。 程潜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同样也是革命的一生,他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并经历了严峻考验,最终找到光荣归宿。 ![]() 图 程潜 程潜肩负重任,没辜负毛主席期望程潜于1882年出生于湖南,亲眼目睹了当下局势的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弃文习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1904年,程潜因表现优异,被送到日本继续学习,在这期间,他对革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顺利加入革命同志会。 1911年,程潜正担任四川新军新十七镇正参谋官时接到通知,立即赴京参加永平秋操典军事演习,不过当他行至天津时,武昌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军起义,得知这一情况的程潜,热血沸腾。 其实他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已经加入同盟会,之后不仅仅结识了很多进步青年,而且还曾聆听孙中山亲自教诲,当时的他知道实现自身理想的机会到了,便直接决定南下,前往武汉投身革命。 ![]() 图 年轻时的程潜 1912年,程潜返回湖南继续发展革命力量,不过当时他没想到的是,属下这位名叫毛泽东的普通士兵,将来会成为国家领导人。 当时的毛主席怀着一腔热血,离开家乡韶山,前往长沙求学,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湖南成为了第一个积极响应的省份,而毛主席也决心参加革命军。 在军营里,他每天都照常参加课操训练,十分认真,并熟练掌握军人的基本动作要领,就是因为这段经历,毛主席一直尊称程潜为自己的“老上司”,并时刻关心他的身体,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毛主席还曾回忆道:
![]() 图 程潜和毛主席 其实程潜和毛主席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是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国民党”一大的会议上,毛主席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出席了此次会议。 1月30日,毛主席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并以此身份参加了次日由孙中山主持召开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首次全会,当时的毛主席眼神坚定,思想敏锐,直接引起了程潜的注意,他知道这位叫毛泽东的青年老乡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会议结束之后,程潜向孙中山说出心中想法,建议开办军校,得到了他的批准后,大本营陆军讲武学顺利开办,并由程潜亲任校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为了能够早日实现和平,让百姓们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毛主席决定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当时的程潜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也见到了毛主席。 ![]() 图 程潜和毛主席 谈判期间,毛主席一直住在上清寺桂园,程潜心中希望能够亲自前去拜访,与毛主席好好畅谈一番,一天晚上,他便抽时间来到了毛主席住处。 当时的毛主席十分开心,主动上前握手表示欢迎,一直到到深夜程潜才挥手告别,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毛主席又亲自前去程潜住处回访,二人又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期间毛主席认真的说道:
![]() 图 毛主席 毛主席的这番话可谓是对程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48年春,在国民党召开行宪大会期间,程潜想到了毛主席之前对他的劝告,并积极参加了副总统竞选,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但也看清了当前现状以及局势。 回到湖南之后,程前的内心更加矛盾,中共湖南地下党组织看在眼里,并尽快向毛主席进行汇报,后根据毛主席指示,劝说程潜担起起义重任。 1949年1月,湖南省议会发出“和谈”通电,但是程潜在进行和平运动时,心中存有不少疑虑无从诉说,不过毛主席在得知他的想法之后,特地派章士钊前去转告中共以及自己对程老先生走和平之路的期望,并表明只要他愿意与共产党合作,定会受到礼遇。 章士钊的这一转达,让程潜定了心,并积极投入到部署起义中,在这期间,特地让陈明仁前往长沙,并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他们二人意见统一,并加快了起义的各项准备。 7月4日,毛主席亲自写信一封表达自己对程潜的理解以及期望,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正式发表和平起义通电,使湖南人民免受战火之苦。 新中国成立之后,程潜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鞠躬尽瘁,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程潜一生历经三个不同历史的时期,走过了不少曲折的道路,毛主席就曾这样评价:“颂公搞了几十年,几起几落,始终没有被打倒,不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