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食清明:可堪芳草正芊芊

 大浪淘沙yy 2022-04-05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我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候,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转暖,万物萌发,让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也就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的“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此叫做清明。在我国,这个节气是最好的耕种时令,江南浸种耕田、植树造林,北方农谚“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农村从此进入了农事繁忙阶段,桑农于清明节也活动起来,所以清明节最早是重要的农事节日。但这个节日在发展中,很早便与前一日的寒食节汇合在一起;而另一个古代节日“上巳节”的一些节俗活动也归并到了清明节中,于是清明节便成了一个集农事、祭祀、纪念、游乐等多种内容于一身的综合性质的重要节日。
说起清明节,就不能不先提到古代的另一个节日——寒食节。寒食节的节期,有两种推算方法,一种说是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另一种说是在上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所以寒食节也叫“百五节”或“百六节”。关于寒食节的起源,历来流传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公予重耳的臣属介子推。重耳曾流亡国外19年,介子推跟随护驾,立过大功,甚至在卫国时有过割股啖君之举。重耳返国即位后,介子推躲入深山避官,设法请他出山却无济于事,于是重耳用放火烧山的方法想逼介子推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在大火中抱树而死。重耳为悼念他,便下令在每年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全国禁火,只吃干粮,冷食,传说这就是寒食的来历。另外,禁火寒食的时间之长短,历来也有过不同的变化,在东汉时,属并州管辖的太原、上党等四郡为纪念介子推,在他死的那个月,整月不举火,吃冷食;周举做并州刺史时,以“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为由,改为三天,后来又定为一天。
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确有介子推被焚介山的记载,但并未与禁火相联系。因此,把寒食禁火与介子推被焚联系在一起,可能是较后的事情;并且,早在介子推被焚之前,我国就有禁火的习俗。据《周礼·司烜氏》记载,仲春二月,每当玄鸟春分至时,“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这是说,周朝时有在春分时禁火的习俗,到时管理火的司烜垣氏,敲着木铎,发出响声,告诉人们禁火时节到了,应将火管理起来,目的是为了在干燥的冬春季节防止失火,保护森林及其他资源财产,所以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应与周朝的禁火、出火的风俗有关。
寒食节除了禁火、冷食之外,还有上坟扫墓的习俗。今人提到清明节,都知道祭祖扫墓是该节主要的节俗活动,但却可能不知道在唐朝以前扫墓,都在寒食节。根据文献记载,古代最初的葬俗是“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扫墓很自然地不见于典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曾颁《许士庶寒食上墓诏》云:“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寖以成俗……宜许上墓拜扫……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可见在唐代以前,寒食扫墓已是民间普遍的风俗,经过玄宗颁诏,又成为国家承认的正式礼俗。因为寒食、清明两节靠得很近,因此也是在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混合、归并为一,寒食节变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寒食扫墓自然也逐渐变成了清明扫墓。同时,农历的二月末三月初,正值春色宜人的大好时光,所以古代在三月三的“上巳节”,于“临水祓禊”之际,有寻春踏青之风;于寒食扫墓之时,也有郊游野宴之举,而这些节俗活动后来也被归并到了清明节中。
“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吴地和全国很多地区一样,都要在清明这一天举行祭祖仪式。清明祭祖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家祭,这就是《清嘉录》中所说的“人无贫富,皆祭其先,俗呼过节”。吴地人有时称“过节”,不是指过一般性的节日,而是特指在清明、端午、七月半、十月朔、冬至、年夜这几个节日中进行家祭的仪式,其中清明、七月半、十月朔是“鬼节”,端午、冬至、年夜为“人节”。家祭时,凡家有新丧终七而未满一年的,要招僧道为之诵经礼忏,至亲都来拜灵座,叫做“过新清明节”。家祭时,吴地人家必用的祭品之一是“青团子”(苏州人除青团外还用熟藕)。青团子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成为一体,颜色湛然而碧。清明祭祖用青团子是古代寒食节禁火冷食风俗的遗存,除了作祭品外,又是吴地颇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徐达源《吴门竹枝词》云:“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虽说用青团熟藕是禁火遗风,但到明清时,早已不再严格遵循禁火冷食之旧例,所以诗里又说“家家烧笋又烹鲜”。
另一种是上坟扫墓。清明节作为鬼节之一,其独特之处就在墓祭。是日家家备祭菜携纸钱锡箔祭扫祖坟,“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新营葬的,必须在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农历二月二日前后)前三日上坟,俗谚谓之“新坟不过社”。到墓地之后,先焚香烛祭拜;祭毕,焚纸箔,给坟头培土,挂剪成长缕的彩笺,俗呼“挂纸”或“挂墓”。南京的祭菜一般为两荤一素,菜上必放木耳,盛菜的竹盒叫“春山”,另备一块自煮肥肉,叫“刀头肉”,是祭山神的;上坟人先到坟乡邻家客套一番,由他陪去上坟,上完坟,再至他家小坐,致酬金,把祭菜送给他;常州人则把祭菜中的鱼带回家,取富贵有余之意。在苏州,凡娶新妇的,必带其同行,谓之“上花坟”。

图片

清明墓祭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唐代诗人杨巨源《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中的这两句诗告诉我们,早在唐代,人们便已将祭祠与游春二事相结合。虽然也是在唐代,唐高宗就已有诏严禁“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但清明节正值三春大好时光,上坟拜扫来到郊野正是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祭享祖先用的肴馔又是上好的美食,弃之可惜;即是设若地下的祖先有灵,又何尝不希望人世的后代们高兴快乐?正因这种种原因,上坟扫墓之际踏青寻春、宴饮游乐很自然地成了长久以来绵延不绝的习俗。在无锡地区,这一天去惠山踏青的人特别多,因此有“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的俗谚。兴致高的人还登上惠山,行进在“七十二个摇车湾”的曲折石路上,登山者每人手拿一根甘蔗,既能当手杖,又能解渴。所以《锡山风土竹枝词》中有“七十二湾山路杳,权将甘蔗当筇支”的诗句。此外,北乡斗山清明节也是个热闹去处,环山数里都是踏青游玩的人,所以有把斗山称作“清明山”的。在南京,这一天人们多登雨花台游玩,“倾城士女,登雨花台,举国若狂,甚有远道而来者。人满山巅,如蜂屯,如蚁聚。”在吴县,所有的园林皆从清明日开,立夏日止,纳钱少许,即纵人游览;南北园菜花盛开,远远望之如散金。清明踏青的游人如织,夕阳在山,犹闻笑语。
清明日正值丽日煦风、桃红柳绿的大好时光,所以除了上坟扫墓、踏青游玩外,清明节还有许多节俗活动及户外游戏。在吴地一带,主要有下面的一些内容:
插柳戴柳    从前每至清明日,在苏州便可听见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谓之“插杨柳”,据说这样可以“祓除邪祟”;妇女则结杨柳球戴于鬓边,说是这样可以红颜不老,甚至流传着“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谚,杨韫华《山塘棹歌》有诗咏其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1928年出版的《民俗》第9期上,有俞绍基《杭州的清明节》一文,文中说:“是日清早,人人穿了新衣,个个带着笑容,家家小孩的头顶和门前,都插了绿叶齐发鲜嫩婀娜的杨柳枝;有的做作轻松的环圈,戴在黑发蓬盛的头顶上和粉嫩活泼的小手上……他们四五成群,手牵手地高唱着:'娘舅,娘舅(音若杨柳),河里流流;薄督一脚,还道泥鳅,原来是娘舅。’由上面一首儿歌来一看,可见他们爱柳如舅的宝贵了。”柳在自然物中,素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繁殖力而著称,清明用柳的习俗事实上是基于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一种美好的期望,即认为通过与柳树的接触,进而获取其旺盛的生命力,“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是这个结论最为恰当的注脚。

图片

杨柳秋千,清陈枚作

放风筝    就象北方盛行清明荡秋千之戏一样,在江南吴地,清明期间放风筝是儿童成人都喜爱的一项游艺活动。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据说是鲁班发明的,也有说是汉初大将韩信发明的。吴地放风筝的历史很久,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被叛徒侯景围困于台城,就曾用纸鸢作通讯工具,从空中发向城外求援兵。明代吴地著名作家、昆曲奠基者之一的梁辰鱼是扎风筝的高手,他扎的彩缯凤凰栩栩如生,据说有次扎的凤凰升入空中,居然引来各种异鸟围着它飞转。冬春季节,川原郊野,风筝竞放,是吴地人的一项传统游乐活动,风筝的形制品类也十分丰富。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首都志》引《金陵岁时记》云:“今人巧制不一,有龙、鲢、蝶、蟹、蜈蚣、金鱼、蜻蜓、蝉、鹰、燕、七星、八角、花篮、美人、明月、灯笼、钟、板门、胡子老、双人诸名,翱翔空际,宛转如生,复加响弦其上,足以极视听之娱。”吴俗,在清明以后一般就不再放风筝了,说是因为此后的风势不适宜再放了,或说是清明过后,小麦拔节,在田野间放风筝会践踏麦田,但清明日这一天是一定要放的,而且要故意将线切断,任它飞走,这就是俗谚所谓的“清明放断鹞”、“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又说这样可以放走一年的晦气。《红楼梦》第七十回写黛玉、探春放风筝,说是“咱们也放放晦气”,这正是把江南吴地的风俗“移植”到了北方。
掷石战    吴江县震泽乡吴舍、柳舍二村农民,从前每逢清明,一清早男女老少都要到太湖边进行掷石战,两村各为一队,一攻一守,相向丢掷石块,飞舞如雨点,到晌午才收兵,双方有不成文的规定,如有死伤,责任自负,不能追究。据说此俗是缘起于明嘉靖年间,清明日,倭寇来犯,被当地农民以石块击退,所以年年此日作掷石战,以作纪念。
野火米饭    清明日,苏州的小儿在村头用砖头砌灶,敲火作饭,行灶必须对着鹊巢,叫做“野火米饭”,这是旧时仅见于苏州一带的奇特而有趣的风俗。虽然只是乡间小儿所为,但它却是寒食古俗的遗存。在古代,寒食节整天禁火,火种势必要灭掉,因此到清明节,就要重新去取得火种,这叫“请新火”。据《清嘉录》引《辇下岁时记》载,唐代宫廷每到清明节,都要让宫禁内的小孩子钻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金碗一只,“野火米饭”之俗即缘于此。至于支灶必须对着鹊巢,大约是因为人们把鹊鸟看成灵鸟,是祥瑞之鸟,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前文提到,清明节最初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日。因此吴地各处也流传着不少和清明有关的农谚及岁时占验方面的俗谚。如:“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苏州),清明日这天檐前插柳之所以青,是因为有雨水的滋润,而清明若雨,主水;农夫们都希望清明H这天是个大晴天:“清明晒得沟底枯,又有干面又有麸”(无锡)、“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船九只浮”(嘉定),清明放晴,有利于麦子的生长发育,因须施追肥,以致粪船用空而浮起。
另外,清明节对蚕农们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东汉崔寔著的《四民月令》中说:“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租薄笼。”说明它一开始就和蚕事紧密相关。浙江杭嘉湖地区历来是我国蚕桑丝织业特别发达的地区,在那里,与蚕桑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传统节日,一个是清明,其次才是新年。“冬至大如年”,这是在我国许多地区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谚,但在杭嘉湖蚕乡的人们却这样说:“清明大如年。”可见当地人把这个节日看得很重。作为节日的与蚕桑文化有关的习俗活动,主要有下面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盛极一时的各种庙会,如桐乡崇德一带的芦母桥旱会和芝村水会、嘉兴三塔等地的“踏白船”水会、含山和曹王庙等地的“轧蚕花”等。以含山清明节游山“轧蚕花”为例,地处湖州、嘉兴交界处的含山,是杭嘉湖盛产蚕桑的中心地带。每到清明前后,周围几十里的人(主要是蚕农),成群结队来游含山,多至万人,最多时达七、八万人。蚕农们怀里揣着蚕籽包,希望在挤轧中借到蚕气,使当年的蚕丝丰收,所以称为“轧蚕花”。整个活动内容丰富,有“买蚕花”、“仙人潭卜蚕事”、“神殿祭拜”等不同类目,还有一种很奇特的习俗叫“摸蚕花奶奶”,在“轧蚕花”时,未婚的蚕农姑娘希望能有小伙子能碰摸到她的乳房,这样就意味着她有资格当蚕娘,而且能使自己家中的蚕事兴旺。此种举动,被一些人目为“陋俗”,实际上,这是古老的生殖崇拜现象的遗存,在原始思维观念中,认为人与一些动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感关系,人的某些两性行为可以刺激动植物相应的生殖繁衍,而“摸蚕花奶奶”之俗,正是渊源于此。
二是这一天蚕农在家中要举行祭蚕神、祛禳白虎等活动。清同治间《长兴县志》:“清明晚,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弯弓之状,祛蚕祟也。农妇多荡舟出宿于次,名日'避青’。晚食螺蛳,名日'挑青’。盖蚕病谓之青娘,故深恶之。”又清光绪问《归安县志》:“清明,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庶民之家,以粉作白虎,老幼出门,抛弃于道,谓之送老虎。”又《湖州府志》引《董蠡舟乐府小序》:“是日,布门神贴之,以石灰画地为弓弩形,以祛祟。”从以上记载看出,白虎为养蚕大祟,必须通过“画弯弓”等巫术以及贴门神祛禳,祈求蚕丝丰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