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三)

 梦想童年594 2022-04-05

东北争夺战第三阶段,关内大打,关外小打

“中国巴顿”廖耀湘领着新6军一路穷追林彪不舍,眼看就要过了松花江,突然接到杜司令长官电文:蒋校长对这一阶段东北大区的业绩甚感欣慰,不日将莅临沈阳,要给东北数十万将士和党政要员训话!

身为校长得意门生,廖耀湘不敢耽误,恨恨地看了一眼松花江水,挂倒档,领着坦克火炮往回撤。杜聿明这里更是忙成了一锅粥,委座莅临视察,各项行程议程紧锣密鼓地布置,标语横幅怎么写,委员长重要讲话语录板如何制作,东北各项工作抓手与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如何体现结合,酒店饭店,安保措施要亲自落实,各界群众,社会各阶层代表如何组织欢迎,如何表达民意都需要抓紧培训……大家忙得头晕眼花,还哪里顾得上正往大兴安岭老林子里钻的林彪。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三)

蒋委员长先后在沈阳、长春发表重要讲话,对东北诸将领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赞叹和欣慰,戡乱建国指日可待呀!林彪残部已仓惶北窜,《兵法》曰:穷寇莫追。咱们坐下来好好开一个会,一定要把会开透,要高度统一思想,深刻领悟和学习蒋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要把东北大区搞成模范大区,全国推广。当然会议期间少不了要表彰“争先创优”先进典型和个人,要发奖牌发证书,领导上台亲切慰问合影留念。

在东北的黄埔学生,此刻都汇聚在他们的校长身边,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师生欢聚一堂,父慈子孝,商业互吹,唯有一个林彪没空参加。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灵魂深处以林彪为戒,划清界限,走大路,走正路,永远跟着校长走。大家早已熟稔这一套,嘴上都是价值观,心里都是小算盘。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三)

毛泽东与蒋介石,对战争的解读截然不同,毛曾经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也是中共在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中所明白的战争真谛。相比较而言,大地主家庭出身的蒋,对土地有着迷之执着,城破而身死者,必得无上之荣誉,如滕县之王铭章;城破而身存者,必得上军事法庭,如常德之余程万。黄埔学生毕业时都会收到一柄中正剑,剑身刻有六个字,“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当校长每次询问他的学生有无坚守把握时,学生只能一拍胸脯,硬着头皮答到:“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必有决心!”这从军事角度来看纯粹就是一个笑话,成功都无把握,你死给谁看呢?只不过是领导爱听罢了。

正是因为国共双方对战争胜负不同的理解,东北局面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宁静,中共认为,地虽然丢了,但人还在,不算输;而国府认为,松江以南皆为我所据,东北已然鼎定。下一步,要集中精力思考关内的事情,杜聿明的长驱直入,给最高当局增添了无比信心,中央社对外宣传,三个月内戡乱建国。而中共这边,深感林彪身材瘦弱,必须给他减压,关外的文章关内做,先是命令山东的陈毅,对着四周“乒乒乓乓”一顿猛敲,继而命令晋冀鲁豫的刘邓,大肆破袭交通。这两拨人马一闹腾,津浦、陇海铁路即告全面瘫痪,甚至威胁到中原重镇徐州,这是高傲的党国领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于是,蒋把原定第二批调入东北的部队扣留下来,准备进剿山东陈毅和中原刘邓所部。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三)

林彪同学总算长吁一口气,苏联暂时不用去了,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还可以继续逛逛。中共中央为了加强东北根据地的建设,除前期的林彪、彭真这一文一武之外,又陆续派罗荣桓、高岗、陈云等进入东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指示: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可怜东北老乡被日军和伪满洲国统治,强制洗脑十四年,对全国形势发展很迷惘,对国共两党也缺乏最基本的认知,而抗战胜利至今,东北权力移交的混乱,几乎使广大的农村区域完全陷入一种无组织无政权状态。各地伪军、土匪武装相当活跃,大股的土匪甚至还拥有坦克、装甲车等重火力装置,凶猛程度不可小觑。党国的特派员拿着厚厚一摞委任状,白山黑水各路绿林豪杰都深谙当年张大帅的韬略,纷纷加官进爵为少将师长、中将司令,自杜聿明攻陷山海关始,不断配合国军袭扰共军,抢占地盘扩大势力范围。

当国民党军把注意力都汇聚到关内的时候,东北局抓紧基层政权建设,恢复行政秩序,执行土地改革,从经济制度上根本性改造一个全新的东北。林彪则专心布置剿匪工作,前一阶段虽然被杜聿明追得狼狈不堪,但以共军的实力和技战术水平,剿几个山匪还不在话下,并且土匪一般也没有什么政治主张,成份多以失地农民为主,乱世风云,上山入绺子不过是为了讨碗饭吃。现在共产党来了恢复基层政权,解放土地制度,没有哪个农民能够抵挡土地的诱惑,这是几千年来植根于中国农民身体里最原始的基因。在军事打击和土地经济双重压力下,匪众陆续放下武器,拿起了锄头,匪首们势单难支,或投诚或远遁。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三)

东北民主联军充分利用土改和基层政权建设,彻底扫除了根据地匪患,并收编、改造一大批匪、伪武装,收缴大批武器装备,四清三查后,稍加训练即可补充一线作战部队,林彪的身板就跟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农民有了土地,给座金山也不换,但是蒋介石要来抢怎么办呢?那就放下锄头,再拿起枪跟他们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