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1年之后的国民党内部有个特别突出又异常无解的现象值得关注,

 lixj1028 2022-04-11
1931年之后的国民党内部有个特别突出又异常无解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政权、党权、军事权、行政权、立法权等混乱不堪,他们之间貌似各行其是,实际上又相互渗透,总之一切的发起点都是蒋校长个人,以上各种权力分配和机构职能都视他的名分变换而变。

1932年初,蒋校长第二次复出,在他的操持下,南京国府重新恢复了军委会这一军事中枢机构,蒋氏本人也出任了军委会委员长。当时的国府主席,由出身于“政学系”的林森担任,行政院长则是汪精卫。

按国民党的设计,南京国府为国民党政权的最高体现形式,分别代南京国府行使行政权、军事权、立法权的行政院、军委会和立法院,理论上都辖于南京国府,但实际上呢,行政院长、军委会委员长、立法院长却都不必接受国府主席的任何支配和指导。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南京国府以及国府主席,仅具备象征意义。

至于党权,理论上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简称“中执委”)行使,实际上自1938年当选为国民党总裁,蒋校长反成了居“中委”之上拥有最后裁决权的存在。也就是说,国民党总裁的设立,让国民党“中执委”甚至“中常委”都成了摆设。

随着1943年林森的去世,蒋校长接任了国府主席(重庆国府)这一职务,这时的国府主席又开始变得掌握有真正的权力:可以直接提名行政院长人选;而实际上呢,自1938年12月汪精卫出逃后,他留下的行政院长一职即由蒋氏本人兼任,代蒋氏真正主持行政院工作的副院长,抗战期间分别为孔祥熙、宋子文。

与此同时,蒋氏亦可以国民党总裁身份直接选任行政院长、立法院长等“五院”官长,而不再像之前那样还需要通过“中执委”选举。

总结来说,从1927年至1943年,偶尔出任国府主席的蒋氏大多以军委会委员长的身份操控实权,期间无论是谭延闿、胡汉民还是林森等所谓的国府主席,都不过他的台前代理人;1943年至1949年,无论是以国府主席还是总统身份,蒋氏都完成了名义和实质上对各种权力的完全把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