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魂(一)

 昵称42722649 2022-04-05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拜怀念先人的节日,今看到朋友的一文,《那年,抗日烽火燃起——怀念张玉振大姐》,很有感触,勾起对那个时代英雄的怀念,经与作者沟通,转载如下,希望大家喜欢——编者

 那年,抗日烽火燃起——怀念张玉振大姐

      一、缘起


      张玉振大姐与我并无直接的亲戚关系,她是我二姐夫的堂姐。她与我的人生并无交集,居所也相隔较远,原本,在茫茫人海中,她与我会擦肩而过。
       但是,冥冥之中的某种安排,使她走进了我的心中。
      我第一次见到玉振大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三十岁左右,在宁波镇海工作生活。
     那天,我陪同上海来的二姐、二姐夫来到了她的家乡——慈溪县长河市(地名中有“市”字,其实是个乡),二姐夫在她的帮助下处理了祖传的分属于他名下的房产。所谓处理房产,当时叫落实政策,是乡政府把事实上无偿占用了几十年的房子,向众房东作价买断。
      事情很快办完了,二姐夫妇要赶着回上海去上班,于是我们与她匆匆作别。
      但是,她深深地吸引了我。她六十开外的年纪,齐耳的短发已经灰白,中等身材,衣着朴素,面容清秀,皮肤白晰,说话谦和自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由于彼此分隔太久,二姐夫虽然是她的堂弟,其实与她也并不熟悉,他只是含糊其辞地听人说起过她曾是民国政府的军官,解放后坐了二十八年的监牢,打倒“四人帮”后才出狱。
     我被她的气质所感动,又出于探求她传奇经历的好奇,于是,我与她约定,一个月之内,专程来拜访她。

        二,军营中的枪声


      她住在长河市(注一)中学一间相当简陋的厢房里。
      我注意到,屋中的桌椅床柜上,都写有“公用”的字样。从监狱释放之后,她被安置这里,当该中学图书管理员。她告诉我,她的大儿子住在附近,刚结婚,房屋太小,自己单独住,更自在些。
      我是下午到的。她待我有如家人,嘘寒问暖,喝茶便饭,长谈到深夜。
      她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述了陈年的往事。她出身于当地大户农家,自小在学校读书,帮助父母操持家务,虽说时局动荡,但也没遭受过大的苦难。
       她十八岁那年,正逢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她不顾父母及亲朋好友的劝阻,毅然报名参军。
       “大姐,你真勇敢。当时你怎么想的?”我问道。
      她略一沉吟:“其实也很简单,抗日救亡,我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当时真没想太多。”
       “你有同伴吗?有人介绍吗?”
     “没有,都没有”,她又笑着说:“我自己找去的。我报了几次名,都说不要女兵,最后一次,说收女兵,我成功了。”
      后来,她到杭州集合,又随队到达江西吉安,正式编入军队。在軍队中,除了每天的军事操练政治学习之外,还要学习通讯和医务技能,准备随时进入战场。
      “那么,你是如何升迁到后来那么高职务呢?”我好奇地问。
      她有些调皮地笑了笑:“这要从一次非常意外的事件说起。”
      于是,她讲起了下面的传奇故事。
      一九三八年夏天,另一支部队从战场上撤回吉安休整。她接到通知,要求每个女兵要再交两张照片。这有些奇怪,因为原来已经交过两张照片用于登记入档,怎么还要?后来又听传说,战场归来的功臣要娶老婆,有可能要从女兵中挑选。
      开始她把这种传言当作笑话,没想到这是真的,更没想到的是,她就是个明确的目标。有个团长暗中看中了她。
      她的上司找她谈话,她坚决拒绝,义正辞严,我参军是为了抗日救亡,为国效忠。要嫁人我还会在这里?
      但事情没完。团长是个战场悍将,自恃英武潇洒,他被她的美貌风姿吸引得难以自抑,决定自已亲自出马。那天下午,上司要求她在寝室等待,说有任务要交给她。
      军营里静悄悄的。没想到,团长一身戎装,走了进来。
      团长好说孬说,软磨硬泡,她硬是不从。团长火气上头,脱下衣帽,卸下手枪,放在桌上,准备动手动脚,逼她就范。
       危急之中,她拿起手枪,子弹上膛,厉声喝叫住手。团长以为她不敢怎么样,继续向她逼近。
      枪响了,子弹打在了团长的脚上。枪声震撼了整座军营。
      她被捕了。枪击长官是军中大罪,等待她的将是严厉的军法处置。审讯中,她在供词中说:抗日救亡,洒血疆场,被逼嫁人,宁死不从。
     “后来怎么样?”这个故事惊得我目瞪口呆,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她答道:“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她郑重地提到了一个名字。以后的对话中,她还多次提到过他。他是她一生的贵人。但请读者原谅,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我已想不他的名字。只记得她说他是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也是抗战中一个著名的将军,后来和平起义,解放后在湖南省政府当参事。此文中,我对他只能以“长官”呼之。
     长官无疑有着极高的智慧,他明白驾驭将官的那些潜规则,也明白大敌当前,既要严执军纪,又要弘扬正义。他以自己的威望,出面摆平了这件事,并帮她调离了这支部队。
      后来她被调到张治中将军(注二)的麾下,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任职。
     “大姐,那可是中央枢纽呀!”我笑着说。
     “弟弟啊,那其实没什么,只是工作而已。”她平静地说。
      接下去,她谈到了自己奔波于武汉、常德、成都、重庆等地,不分昼夜地参加抗战工作。她还谈到了国共重庆谈判中的趣闻轶事。她提到,重庆谈判时,领袖和江青就住在张治中的府邸中。
      “我几次见到了江靑,她很漂亮,她风度翩翩……”她很真诚地说。
      我有些诧异,但我记住了这句话,也记住了她的厚道。
      那天晚上,她特别兴奋,还谈到了自己的恋情和丈夫。她还拿出了一张照片。
      我仔细地看了。那是一张陈旧发黄的一二零规格的照片。她身着戎装,半侧身站在庭院中,端庄秀丽,青春气息沁人。看了一会,我心中忽然一动,惊讶于她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岁月,这张照片怎么保存下来的。
     夜已深了,屋外万籁俱寂。淡黄色的电灯光下,小屋显得十分温暖。我的心绪仿佛有些恍惚,她的温婉秀丽,聪慧干练,幽怨哀伤,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我知道她今天畅述心怀,不仅仅是因为我爱听这些事,还因为,有消息说,她几十年心心念念的丈夫,已经与她取得了联系,并打算从台湾过来与她相会。
       她和丈夫之间,还有后续的故事,笔者留待下文一併叙述。

      注一、长河市。即长河镇。这里的市是指自然经济时代集市贸易的开市地。久之多沿袭为地名。
      注二、据《百度百科》:张治中,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抗日名将。一九四零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一九四九年四月任民国政府和平谈判首席代表赴北平与共产党谈判。谈判破裂后,留在北平,参予新中国建设。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一九六九年逝世。
      笔者说明,此文后面还要提到一些民国名人的名字,但不再注释。这並不是认为张治中与众不同,而仅仅是为本文的主角——张玉振的抗战经历提供一种参考背景。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