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片《五次考验》(纪念吴觉同志诞辰110周年)

 果冻715 2022-04-05

图片

(《五次考验》  摄制于2018年10月)
吴觉,字延恪,1912年出生于淮阴县渔沟镇,上海大厦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淮阴抗日义勇军总指挥,淮阴县县长,中共淮海地委、两淮市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常州地委书记,国务院治淮委员会秘书长、党委副书记,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等职。
图片




1938年1月,得到开明绅士朱德轩支持与谢冰岩一道赴徐州找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经李批准成立了“苏北抗日同盟会”。1939年春,吴觉任淮阴抗日义勇队总指挥。义勇队在渔沟五条路伏击日军,打响了淮海区抗日的第一枪。同年6月,吴觉任八路军115师南进支队第8团团长。8月,该团与涟水薛华甫独立中队合编成南进支队第3梯队(即淮河大队),吴觉任梯队长。1940年2月,吴觉指挥淮河大队转战苏北,处决特务,镇压恶霸及土匪头子,开辟和发展了淮海区抗日根据地。其后,吴觉历任教导第5旅团长、淮海区行政公署民政处长、淮阴县长兼县团团长、敌工部长、淮海地区行政专员。1945年8月,吴觉任淮海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淮海区行政专员。9月6日,吴觉奉命指挥部队,配合主力攻克淮阴城,全歼守敌9000多人。








1946年,吴觉任华中战区北线后勤司令,完成北撤山东的几十万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了山东至华中敌后交通的畅通。淮海战役期间,吴觉率部协助主力部队攻克连云港,俘敌3000人,收复了两淮(淮阴、淮安)、宝应、高邮等城市。吴觉先后任两淮市军管会主任、市委书记、市长等职。淮阴解放后不久,吴觉奉命率领淮海区与山东南下的干部及一个旅的部队随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和开辟工作。常州解放后,吴觉任常州市军管会主任、常州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











1950年8月,吴觉调任苏南高等法院院长。两个月后,调任政务院治淮委员会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主持治淮委员会常务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誉为“人民治淮的先驱和功臣”。1956年,吴觉调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在任内他经常坚持带病工作,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1979年10月,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对该校的教学秩序的恢复和发展有很多建树。



1984年4月30日,吴觉走完了他光辉、战斗的一生,终年72岁。其生平编入中央编辑的《中共党史人物传》。2018年,吴觉、王凤山夫妇骨灰迁回淮阴,安葬在刘老庄烈士陵园。







来源:淮阴党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