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抗日第一枪——纪念吴觉同志诞辰110周年

 淮阴语文 2022-04-21

淮海抗日第一枪

纪念吴觉同志诞辰110周年

陈新

要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淮阴人民在渔沟打的抗日第一枪,必须要了解这支队伍的核心人吴觉同志的家族,吴觉1912年-1984年在《回忆录》中开篇说道“吴氏在淮阴县为巨族”。现在我们就根据这一线索来解密吴觉家族。

清朝渔沟镇吴氏家族是两门人共同管理镇事务的,一门吴朝观,另一门为吴昌基。他们两家的土地,以渔沟为中心,在淮阴县南到南吴集北止宋集,渔沟东到五里、大兴庄,占现淮阴区的一半面积。到了民国时期大部分土地持有者的后代乃住在渔沟街。

显然渔沟镇第一首富为吴朝观,第二就是吴昌基。

渔沟第一位举人吴昆田就是吴朝观的孙子。吴昌基的二儿子就是吴以諴贡生(相当于付举人,)《清河咸丰县志》的撰写人之一,大儿子吴以询就是吴觉的十二世祖。光绪《淮安府志》记载“光道四年十一年大饥,吴朝观率弟昌基为四厂赈粥等等”昌基就是吴觉的十一世主。

话说到了民国吴朝观在渔沟的后人代表人物为吴引任号重坚,家住现渔沟小学西,渔沟小学原为公裕糟坊就是他们家的,有良田千顷。吴昌基的后人代表人物为吴琳中和吴珍中兄弟两人,清末到民国时期吴琳中(秀才)任淮阴县督导(相当于现在的文教副县长)等职,长子民国时期也是县长,现在的渔沟粮公所东部就是他们家房产,弟吴珍中(秀才)曾任县知事,后期任淮阴四县联防主任,他一九二五年去逝。上世纪七十年代渔沟派出所和公社的一部分就是他们家房产。他们两家都有良田千顷。

到抗战时期管理渔沟就顺其自然的落到吴重坚和吴琳中身上。

吴琳中和吴觉的父亲吴引湘(秀才)是近门叔祖关系,并且又有师生之谊,清朝童生考秀才必须有老秀才推荐方可参加县里考试的。

一九三八年春,吴觉领导的苏北抗日同盟会,得到第五战区的批准。但受到从镇江搬迁到淮阴城的江苏省国民党政府顽固派的百般刁难。

吴觉再三考虑,把抗日同盟会的几十位抗日骨干转移到渔沟镇,此地是他近门家族全控的地方有事也好商量。并且渔沟横沟的夏如爱抗战前出狱后,就和渔沟中学老师吴引诫先生,在渔沟的大北门泰山宫里组织渔沟小学中学学生和社会进步青年,开办抗日青年学习班。当时的淮阴县国民党渔沟第四区政府办公地就在山宫的对面水月庵里,夏如爱的二哥夏仲芳也曾任过区长。《淮阴风土记》载“其地多蒋姓,间住夏姓,皆务诵书力作,为邑中士族。”夏如爱的父亲夏屋渠(秀才)曾任八师(连云港)校长,和吴琳中也有师生关系,后又把二女儿嫁给其侄吴其铅先生。

民国十九年秋土匪抢渔沟后,渔沟镇大地主和县政府在渔沟成立了武装——名为区中队,又名保卫团,区中队的队长吴引腾(《吴氏宗谱》载字梦飞淮阴县立师范毕业,生1914年),代表渔沟镇大地主管理这支武装的就是吴琳中的三子吴其铮(《吴氏宗谱》载字铁生,1905年生,毕业于燕京大学),土匪抢渔沟后,他回乡组建了这个有几十人的武装主要由渔沟镇商会和大地主供养。此时吴铁生是渔沟区中队的实际掌控者,街坊都尊称吴铁生为“大团领”。

抗战爆发后,这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吴铁生,正苦于报国无门。一日吴觉来拜访这位年轻叔祖,两人一见如故,大有隆中对之意境,事后,吴铁生对吴觉这位晚辈评价是“有胆有识,意志坚强”吴觉做的事业,正是他想做而无力为之之事,随后两人成为知己。

现在顽固派想把吴觉等人经过千辛万苦组织起来的抗日同盟会扼杀在摇篮中,吴觉此时想到了吴铁生,吴铁生满口答应。把这支抗日火种安排在渔沟吴氏最神圣的地方,吴氏宗祠,(九十年渔沟医院)并提供了生活保障。吴觉在回忆录中说“我的族祖,吴铁生与我关系极好!”好到什么样子呢?吴铁生秘密把淮阴县最好的区中队给了吴觉,并且秘密帮吴觉筹款,筹款的对象就是自己家和他叔父吴珍中等家,叔父去世多年,现在是婶婶当家,还有一个叔伯弟弟吴励生在家,他就和励生商量怎么分别向自己的父母亲借钱,当然了他们本人都不当家又知道自己父母的秉性,都是吝啬之人。最后他们几人想出了用海陆丰彭湃之法“借钱”。后来又用此法向族中其他地主借钱。据吴琳中的叔伯兄弟吴珩中的重孙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家中还有吴觉的借条,他的表哥到南京找过吴觉。

解放后,渔沟吴氏就有不少人找过吴觉,吴觉也最大可能地给予关怀。吴觉甚至在最困难的时期,还给泰山宫主持圆怀和尚回信并不忘给点钱。

现在人很难想想当年吴觉创建抗日队伍之艰辛,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吴觉为筹集这“粮草”可谓竭尽全力了印证了苏皖边区主席李一氓赞扬吴觉的一句话,淮海抗日据地,是吴觉拜权头拜下来的。

吴觉领导的这支抗日同盟会与夏如爱和吴引诫领导的抗日青年团,真是南来蛮北来侉——淮海地区最优秀的青年都汇集到渔沟镇。南门的祠堂和北门的泰山宫南北呼应,为一体,准确说南门培养的是游击干部,北门培养的是抗日后备人员。此时渔沟变成了共产党领导的苏北抗日中心。

当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淮阴城,国民党顽固派抱头鼠窜时吴觉在渔沟张圩正式成立“抗日义勇队”拉起了人民武装队伍。

四月中旬吴觉在他的老家渔沟五条路囗,带领这支年轻的抗日义勇军向日本鬼子打响了第一枪。

202238日淮安中行陈新写于市中医院




ChenXin

陈新淮阴渔沟镇人,受先父影响,热爱美术和文史,淮阴师院美术专业毕业,现供职于中国银行淮安市分行。             

****************************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