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一百二十三卷目录 黄腰兽部汇考 图缺 风土记〈石豰〉 蜀地志〈黄腰逐母〉 酉阳杂俎〈唐已〉 珍珠船〈豰食猕猴〉 虎荟〈豰犬属〉 黄腰兽部纪事 獍部汇考 图缺 述异记〈獍〉 酉阳杂俎〈破镜〉 犹部汇考 图缺 尔雅〈释兽〉 海录碎事〈犹豫〉 兽经〈犹〉 猾部汇考 图缺 本草纲目〈猾集解〉 正字通〈猾〉 异兽部汇考一 异兽图〈计四十六则 图说六十二则〉 禽虫典第一百二十三卷黄腰兽部汇考释名石豰〈《风土记》〉 唐已〈《酉阳杂俎》〉青腰〈《虎荟》〉 图缺《风土记》石豰石豰似貉而形短,常捕取猴猿。《蜀地志》黄腰逐母黄腰兽鼬身狸首,生子长大能自活,则群逐其母令不得归,形虽小能杀牛鹿及虎。《酉阳杂俎》唐已黄腰,一名唐已。人见之不祥,俗相传食虎。《珍珠船》豰食猕猴郭璞云:豰似鼬而大,腰以后黄,一名黄腰。食猕猴。《虎荟》豰犬属豰似鼬而大似豹,而小犬属腰以上黄腰,以后黑小者名曰青腰,亦能食虎。黄腰兽部纪事《书蕉》:黄巢乱,有太白山人谒州刺史,崔尧封云:掘破牛山,贼自败。崔遂发卒掘之,得一石桶,中有黄腰兽一剑一,兽见剑自扑而死。巢至秋果败。獍部汇考释名破镜〈《酉阳杂俎》〉图缺《述异记》獍獍之为兽,状如虎豹而小。始生还食其母,故曰枭獍。《酉阳杂俎》破镜今言枭镜者,往往谓壁间蛛为镜。见其形规而匾伏,必为子所食也。西汉云:春祠。黄帝用一枭破镜以枭食母,故五月五日作枭羹也。破镜食父如貙虎眼黄。帝欲绝其类,故百物皆用之。傅元赋云:荐祠破镜,膳用一枭。犹部汇考释名犹豫〈《海录碎事》〉 犬子〈《兽经》〉 图缺《尔雅》《释兽》犹,如麂,善登木。〈注〉健上树。〈疏〉说文云:犹玃属也,其状如麂,为兽健捷善能上树。 《海录碎事》犹豫犹闻人声乃豫升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兽经》犹犹,犬子也,自地而升树。《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树。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玃属也。 猾部汇考图缺《本草纲目》《猾集解》雷敩曰:海中有兽名曰:猾。其髓入油中、油即沾水。水中生火,不可救。止以酒喷之即灭。不可于屋下收,故曰: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李时珍曰:此兽之髓,水中生火,与樟脑相同。其功亦当与樟脑相似也,第今无识之者。《正字通》猾海兽名猾,无骨入虎口,虎不能噬。处虎腹中、自内齧之。异兽部汇考一名目鹿蜀 类 猾褢 猼詑 狸力 长右 彘 ![]() ![]() ![]() 土蝼 狡 狰 天狗 ![]() ![]() 孰湖 䑏疏孟槐 孟极 幽頞 足訾 诸犍 那父 窫窳 诸怀 ![]() ![]() 鹿蜀图鹿蜀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郭曰:声如人歌声。 任臣案骈雅曰:鹿蜀虎文马也。又五侯鲭云:鹿蜀祖阳山兽杻字之讹也。崇祯时鹿蜀见于闽南,崇德吴尔埙作诗记之云: 郭曰:佩之谓带其皮尾。 任臣案图赞曰:鹿蜀之兽马。质虎,文骧首吟鸣矫足腾。群佩其皮尾,子孙如 云。 类图类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亶爰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郭曰:类或作沛,髦或作 ![]() 《尔雅翼》 《类》 类万物之化,有不可致诘者。庄子曰:鹢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虽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彼,或以色或以声,独类不待色声,假于风而已。说者以类为万物之类,如草虫异种而同类者,然类万物之类,盖多矣。猿猵狙以为雌麋鹿之交,鰌鱼之游彼非其类,且有之同类,安足言也。类盖鸟兽之名。列子曰: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河泽之鸟相视而生曰鹢。并鹢而言之则庄子之谓也。然以《山海经》论之类有二种,其一兽之出亶爰山者,如狸而有 ![]() 猾褢图猾褢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尧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斲木,见则县有大繇。 郭曰:如人斫木声,繇作役也,或曰其县是乱。 任臣按褢古怀字,汉隶苑镇碑畏威怀德是也。《太平御览》作 ![]() ![]() ![]() 猼詑图猼詑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基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詑,佩之不畏。 郭曰:博施二音,施一作陁。 任臣案元览作 ![]() ![]() ![]() ![]() ![]() ![]() ![]() ![]() 狸力图狸力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长右图长右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其地大水。 郭曰:以山出此兽,因以名之。 任臣案图赞曰:长右四耳,厥状如猴,实为水祥。见则横流,彘虎其身,厥尾如牛,元览云:长右也,猼詑也,四耳之兽也。骈雅云:狌狌长右,举父皆禺属也。 彘图彘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郭曰:具区,今吴县西南太湖也。尚书谓之震泽。任臣案杨慎补注曰:浮玉即金山也,唐明皇改浮玉为金山。前人诗:天将白玉浮诸水,帝以黄金姓此山。又刘会孟曰:浮玉之山有二,在归安者为小浮玉,在孝丰者为大浮玉。苕水出其阴,然经云北 望具区则山在具,区南,非金山明矣。《一统志》浮玉在湖州城南七里玉湖中,巨石如积,波不以水盈,缩故名天目,《山志》曰天目,一名浮玉山,见《山海经》疑非是。按《事物绀珠》曰:长彘出湖州,浮玉山,如猴四耳,虎身牛尾,声如犬吠,即斯兽也。异物类苑引经,亦作长彘。 ![]() ![]() ![]() 《山海经》 《南山经》 洵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 ![]() 郭曰:洵,一作旬,无口,禀气自然。 任臣案王氏释义曰:自人至物未有无口,继之曰不可杀,为其不成物也。案兽经曰:蟨则比肩, ![]() ![]() ![]() ![]() ![]() 蛊雕图蛊雕图 ![]() 《山海经》 《南山经》 鹿吴之山,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郭曰:蛊或作纂。 任臣案图赞曰:纂雕有角,声若儿号,骈雅云:蛊雕如雕而戴角。《事物绀珠》云:蛊雕如豹鸟喙一角,音如婴儿。 葱聋图葱聋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符禺之山,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 任臣案《水经注》作观愚之山,纬略引此,作将遇之山。骈雅曰:羊之异者一角,谓之䍶䍶。赤鬣谓之葱聋一角,而神谓之觟𧣾。《事物绀珠》曰葱聋如羊,黑首赤鬣。 ![]() ![]() ![]() 《山海经》 《西山经》 ![]() ![]() 任臣案字海云: ![]() 嚣图嚣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羭次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 郭曰:亦在畏兽画中,似狝猴投掷也。 任臣按羭次即榆次,图赞曰:嚣兽长臂为物,好掷。 溪边图溪边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天帝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曰:溪或作谷,边或作遗。 任臣按熊氏冀越集木狗形如黑狗,能登木,其皮可为衣褥,能运动血气。李时珍《本草》云:川西有元豹,大如狗,黑色。尾亦如狗,其皮作裘褥甚煖,疑即溪边类也。《事物绀珠》云:溪边如狗,席其皮辟蛊,蛊腹病。或云蛇蛊、金蚕蛊之类。 ![]() ![]() ![]() 《山海经》 《西山经》 皋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 ![]() 郭曰:前两脚似人手。 任臣按埤苍云:皋涂之山有兽如鹿,名曰 ![]() ![]() 朱厌图 ![]() 《山海经》《西山经》 小次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任臣案骈雅曰:朱厌雍和腾猿獑猢风,母前儿皆猿属也。《事物绀珠》云:朱厌如猿,白身赤足,案图赞曰:凫徯朱厌,见则有兵类异感,同理不虚行推之,自然厥数难明。 举父图举父图 ![]() 《尔雅》《释兽》豦,迅头。〈注〉今建平山中有豦,大如狗似狝猴,黄黑色多髯鬣,好奋迅。其头能举石,擿人貜类也。 《山海经》 《西山经》 崇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郭曰:豹虎字误,举父或作夸父。 任臣按本草豦音据建平山有之,大如狗状如猴,黄黑色多髯鬣,好奋头举石掷人,即举父也。又有玃父,亦豦类。徐氏謇修赋云:悯举父之不量兮,蹴九鸟使安居。 土蝼图土蝼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昆崙之丘,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狡图狡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玉山,西王母所居也。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郭曰:晋太康七年,邵陵扶沟县槛得一兽,状如豹文有两角,无前两脚。时人谓之狡,疑非此。 任臣案卢楠蠛蠓集云:狡音厖吠豹,文纯扰。 狰图 ![]() 《山海经》《西山经》 章莪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郭曰:音静。 任臣案狰又音争,一曰似狐有翼,见广韵黄氏续《离骚经》枭授翼于狞狰,注云:似豹一角五尾,图赞曰:章莪之山,奇怪所宅,有兽似豹,厥色惟赤五尾一角。鸣如击石,又篇海言, ![]() 天狗图天狗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禦凶。 郭曰:狸或作豹,榴榴或作猫猫。 任臣按大荒有赤犬,曰天犬。又太白化妖星,名天狗。穷奇兽亦名天狗,非此。《事物绀珠》云:天狗如狸白首,音如猫,食蛇。图赞云:乾麻不长,天狗不大,厥质虽小,禳灾除害气之相旺,在乎食带。 《大荒西经》 大荒之中,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周书》云:天狗所止,地尽倾馀光,烛天为流星,长十数丈,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 ![]() ![]() ![]() 《山海经》 《西山经》 三危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毫如披蓑,其名曰 ![]() ![]() 郭曰:蓑辟雨之衣也。 任臣按一作 ![]() ![]() ![]() ![]() ![]() ![]() 欢图欢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欢,其音如 ![]() 郭曰:翼望或作上翠山,欢音欢或作原 ![]() ![]() ![]() ![]() 蛮蛮图 ![]() 《山海经》《西山经》 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蛮蛮,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 图赞曰:鼠身鳖头,厥号曰蛮。 穷奇图穷奇图 ![]() 《山海经》 《西山经》 邽山,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 ![]() 郭曰:或云似虎,猬毛有翼,铭曰穷奇之兽。厥形甚丑,驰逐妖邪。莫不奔走,是以一名号曰神狗。 任臣案高氏纬略,引此作封山云:穷奇闻人斗乃助不直者,文王出猎所获,张揖上林赋注:穷奇其音如狗皞,宛委馀编云:穷奇逐妖一名神狗。骈雅曰:牛猬毛谓之穷奇,黄香九宫赋,骖 ![]() 《海内北经》 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 郭曰:毛如猬。 任臣按《吕氏春秋》雁门北饕餮穷奇之地,《太平御览》北方有兽状如虎,有翼名穷奇,即此。又穷奇、浑敦、梼杌、饕餮是为四凶,取此义也。 《神异经》 穷奇 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亦食诸禽兽也。 《尔雅翼》 穷奇 穷奇神异之兽能食人,上林赋云:穷奇象犀盖獬豸触邪挠之人。穷奇食忠信之士,其性相反,故其名曰穷奇。昔尧时四凶族有浑敦穷奇梼杌饕餮之名,而世莫能书其说。说者谓浑敦不开通之貌耳,按海内《东北经》曰:三危山西曰天山,莫水出焉,西流注于阳谷,有神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庄子以无为混沌。驩兜比周顽嚚目无辨别,故以浑敦比之穷奇之名,说者特谓其行好奇耳。按《神异经》曰:穷奇状如牛而色狸,尾长曳地,其声如狗,狗头人形,钩爪锯牙。逢忠信之人齧而食之,逢奸邪者则捕禽兽而饲之。亦食禽兽之肉,海内《西北经》亦曰: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在蜪犬北。又《东北经》曰:邽山上有兽,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注云:或云似虎,猬毛。有翼。海上所谓穷奇者千岁聃耳。虎一名神狗也,共工专诬害盛德,故以穷奇比之梼杌之名。说者特谓顽凶无俦匹之貌耳,按《物类相感志》曰:梼杌西荒中,兽如虎,毫长三尺,人面虎爪,口牙一丈八尺,人或食之,兽斗终不退却,唯死而已。荒中张捕之复黠逆知一名倒寿伯鲧傲狠亡身,故以梼杌比之饕餮之名。《北山经》曰:钩玉之山有兽,羊身人面,目在腋,虎齿人爪,音如婴儿,名曰狗鸮。食人如物。注云:贪婪食人未尽,遂害其身像,在夏后鼎。《左传》谓:饕餮者也,三苗饮食,贪冒,故以饕餮比之,由此四物言之,则窫窳大风,封豕凿齿长蛇之类,皆以物比人,不能详其说,然皆可以类通之也。 孰湖图 ![]() 《山海经》《西山经》 崦嵫之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 郭曰:喜抱举人。 任臣按骈雅马而人面鸟翼,曰孰湖,又游氏臆见作孰湘,未知所据。图赞曰:孰湖之兽,见人则抱。 䑏䑏 ![]() 《山海经》 《北山经》 带山,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䑏疏,可以辟火。 郭曰:音欢有错,言角有甲错也,或作历。 任臣案骈雅曰:䑏疏一角马也,五侯鲭云:䑏疏出常山如马一角,其性墨即此也。《异物汇苑》作 ![]() 孟槐图孟槐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谯明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豪,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禦凶。 郭曰:貆豪猪也,禦凶辟凶邪气,亦在畏兽画中。任臣案骈雅曰:溪边如狗,孟槐如貆,石豰如貉,活褥如鼠。图赞云:孟槐似貆,其豪则赤,列象畏兽凶邪,是辟气之相胜,莫见其迹。又孟槐代醉,编作孟魂。 孟极图孟极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石者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郭曰:题额也。 任臣按《兽经》云:在子其鸣也,在子孟极,其鸣曰孟极。骈雅曰:孟极诸犍豹属也。麟书云:孟极是覆指此。 幽頞图幽頞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边春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頞,其鸣自呼。 郭曰:边春或作春山,幽頞或作 ![]() ![]() 足訾图足訾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蔓联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 任臣案《兽经》云:足訾,文臂,风狸,长眉。五侯鲭云:足訾如禺有鬣。骈雅云: ![]() ![]() 诸犍图诸犍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单张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吒,行则㘅其尾,居则蟠其尾。 任臣按顾野王玉篇云:犍兽似豹,人首一目,即此也。 那父图那父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灌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 ![]() 郭曰:如人呼唤。 任臣案骈雅曰:兽似牛,而白尾曰那父,赤尾曰领月,马尾曰精精。 窫窳图窫窳图 ![]() 《尔雅》《释兽》䝟貐,类貙,虎爪,食人,迅走。〈注〉迅疾。〈疏〉迅疾也,䝟貐之兽,其状类貙而虎爪,食人疾走。《山海经》云:少咸山有兽,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食人其名与此同,其状与此异。 《山海经》 《北山经》 少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郭曰:《尔雅》云:窫窳似 ![]() 《海内南经》 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 首,食人。 郭曰:窫窳本蛇身人面,为贰负臣所杀,复化而成此物也。 《海内西经》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述异记》䝟貐䝟貐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善走。以人为食,遇有道君则隐藏,无道君则出食人。 诸怀图诸怀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北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 任臣按刘会孟曰:恒山浑源即北岳,相传飞至曲阳县,历代怯升者,就祠于曲阳。骈雅曰:牛四角人目,曰诸怀。又篇海字汇作 ![]() ![]() ![]() ![]() ![]() ![]() ![]() ![]() ![]() 《山海经》 《北山经》 堤山,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 ![]() 郭曰:或作 ![]() ![]() ![]() 闾图闾图 ![]() 《仪礼》 《乡射礼》 于郊,则闾中,以旌获。 〈注〉闾兽名如驴一角,或曰如驴岐蹄。《周书》北唐以闾,析羽为旌。 《山海经》 《北山经》 县雍之山,其兽多闾麋。 郭曰:今在晋阳县西,名汲瓮。雍音瓮闾即羭也,似驴而跂蹄,角如羚羊,一名山驴。《周书》曰:北唐以闾,亦见乡射礼。 任臣案礼曰:君国中射则皮树中,于郊则闾中。陈祥道《礼书》云:闾如驴一角。《广志》曰:驴羊似驴。《南史》云:滑国出野,驴有角,皆闾也。或曰归藏,齐母经两壶两羭即此。 《汲冢周书》 《王会解》 北唐戎以闾闾似隃冠。 北唐戎在西北者也,射礼以闾象为射器。 《尔雅翼》闾 闾如驴一角,或曰如驴。而跂蹄古者,大射于大学,以为受算之器。名之为中乡。射礼君国中射则皮树中,于郊则闾中,于境则虎。大夫兕中士鹿。中𩭄〈一作 ![]() 𩣡𩣡 ![]() 《尔雅》《释兽》驨,如马,一角,不角者骐。〈注〉元康八年,九真郡猎得一兽,大如马,一角角如鹿茸,此即驨也。今深山中人,时或见之,亦有无角者。〈疏〉驨兽名也,状如马,一角不角者,名骐。 《山海经》 《北山经》 敦头之山,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印泽。其中多𩣡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任臣案马一角者,名驨。元康八年九真郡曾猎得之,王会解云:俞人虽马,虽马亦一角皆斯类也。郭璞江赋𩣡马腾坡以嘘蹀。骈雅曰:白而一角,谓之𩣡马。明睿宗江汉赋:水狗𩣡马,厥类,孔多。图赞曰:有兽如豹,厥文惟缛闾善跃崄。𩣡马一角。又吴从仙别记,作施水出,𩣡马旄字之误也。 狍狍 ![]() 《山海经》 《北山经》 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郭曰:为物贪婪,食人未尽,还害其身。象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狍音咆。 任臣按骈雅云:羊身人面腋目,曰:狍鸮。《谈荟》云:猼訑目在背上,狍鸮目在腋下。按宣和博古图:古器多篆云雷、饕餮之形。《吕氏春秋》曰: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黄伯思东观馀论曰:饕餮之为物,食人未尽,还齧其躯,又其目在腋下。山经所谓狍鸮者,故多以饰器之。腋腹象其本形,示为食戒,彭俨五侯鲭云:钩吾山兽名饕餮,能食人。图赞曰:狍鸮贪惏,其目在腋,食人未尽,还自龈割,图形妙鼎,是谓不若。 《尔雅翼》 饕餮〈音叨贴〉 饕餮羊身而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音如婴儿,食人如物。钩吾之山,有之。《山海经》谓之狍鸮。郭氏以为贪婪,食人未尽,遂害其身,像在夏后鼎,以夏鼎言。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是则夏鼎上无所不像,今独称饕餮者,饕餮食而不戒,以自残其身。鼎食器也。欲使食者知以为鉴,故尤别而异之,其图在足。《吕氏春秋》曰:周鼎者,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速也。今鼎鬲之类,凡三足者,每足皆作兽状。瞋目屯牙,自衔其足,此则饕餮象也。其事自夏鼎来矣。饕餮之名,说者谓贪财为饕,贪食为餮耳,三苗饮食贪冒,故以饕餮比之。 独 ![]() ![]() ![]() 《山海经》 《北山经》 北嚣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 ![]() 任臣按图赞云虎状马尾,号曰独 ![]() ![]() ![]() ![]() 居暨图居暨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梁渠之山,其兽多居暨,其状如汇而赤毛,其音如豚。 郭曰:汇似鼠,赤毛如刺猬。 任臣按汇古猬字即猬鼠。《广韵》云:似猬而赤尾者,名居暨,或作居 ![]() ![]() 䮝䮝 ![]() 《山海经》 《北山经》 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有兽焉,其状如羚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䮝,善还,其鸣自叫。 郭曰:还旋旋舞也,䮝音晖。 任臣按李氏本草䮝山驴之类。《图赞》曰:䮝兽四角马尾有距,涉历归山,腾险跃阻,厥貌惟奇,如是旋舞。 天马图天马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 ![]() 郭曰:言肉翅。飞行自在。 任臣按韵宝云飞 ![]() 乐十八年忽鲁谟斯进天马,即此兽也。又徐陵云:天马龙媒。梁简文云天马半汉,指汉之天马,非此。 领胡图领胡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阳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尾,其颈 ![]() 郭曰:言颈上有肉 ![]() ![]() ![]() 䍶䍶 ![]() 《山海经》 《北山经》 泰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䍶䍶,其鸣自 ![]() 郭曰:音栋, 任臣按兽经曰:䍶䍶一目从,从六足。《元览》曰:解廌 ![]() ![]() ![]() 豲图豲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乾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豲,其鸣自詨。 任臣按元览曰:从从六足,豲三足。 罴图罴图 ![]() 《山海经》 《北山经》 伦山,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郭曰:川窍也。 任臣按杨慎补注曰:伯乐相马经,有马白州,当是川字,以此可證。姚旅露书云:伦山兽川在尾上,则川可为穿也。谈荟云罴有二种,如麋与,如熊者,别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