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母亲(十三) 山上建新房

 闹市孤猴 2022-04-05

                                                山上建新房

  


       我居住的大山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山川山花浪漫,山林郁郁葱葱,天空珍禽欢叫,草地野兽成群。水中有神奇的十八洞,山上有闻名的十八弯。“剡中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任连州刺史时写诗赞连州优美风景。连州就在我们大山的隔壁。

       但我们的居住条件可就非常差了。山里人根据山上泥土少茅草多的特点,都因地制宜盖茅草房。就是砍些树回来搭个架子,再割几捆茅草盖上就住人了。条件稍好的能住土墙屋,也就是用泥土夯的墙壁。母亲在世时我们家也在山上建了一栋土墙屋。

       

       我家原来住的房子是我老爷爷年轻时盖的,比较大,横着一排左边是睡房,中间是厅屋,右边是厨房和猪栏。睡房和厅屋盖的瓦片,厨房和猪栏盖的是茅草。到我这辈已经使用上百年了。冬天到处透风,夏天到处漏雨。每次下雨时看到母亲拿盆到处接水,淋得一身透湿。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建一栋新屋。

      我们山上没有砖房,只能用泥土夯筑墙壁。由于泥土中有许多小石头,加上夯筑时里面放了许多的木条,夯筑的墙壁非常坚固耐用。我看到许多旧房子,屋顶和横梁都没有了,就剩四墙壁立在那里,可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居然不倒。

  

  

       由于我一直读书,等到七十年代末建屋机会才到来。那年春节后不久,我向全家讲了秋天建新房的想法。一提起建房全家非常支持,父亲把我们自留山的杉树都砍了,准备建房用。母亲种了许多青菜,养了一大群鸡和一头肥猪,准备建房时吃。我主要是清理地基和房屋设计。 

       母亲对建屋准备非常细致认真,对建房每一个细节考虑周到。对我的设想和新思维她非常支持,如门窗要大、门前有院子、二楼装天花板、设观景阳台等。同时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地基使用要征得原来主人同意、后墙要添加石灰防潮、楼梯要宽平能不扶栏杆自由上下等。让新房更加的舒适牢固和完美。 


       夏天我在山外买了一万片青瓦片,运瓦进山里可是大工程。我每次担一百片上山都非常吃力,意味着要跑一百次,我们将在崎岖山路上担百多斤担子走一千公里。要知道很多时候前进一步都困难,那是一段异常的艰辛!

       那段时间我们全家出动,每天早出晚归。由于我和小妹要上课,只能清早和傍晚各担一次。担的次数最多的是母亲,她几乎没有休息,整天奔波在山路上。我们劝她休息她全然不理,而且每天去的比我们都早。整整坚持了一个月,每一个阶梯都洒满了她辛勤的汗水,每一个弯道都留下她的无尽的艰辛。


  

       接着要运回房梁和安放基石了,这些重活我们走近已经做不了。还有门窗制作也要请专业的木匠,如都请人要花费很多的钱。我就想了个办法,和邻村的两个好友小马小王换工。

       我们轮流在每家干两天活,干什么由主人安排。小马是木匠,小王力气大,我们配合默契合作很痛快。一个月时间我们家的树木都运回来了,基石铺好了,还做好了门窗。却苦了母亲,她每天都要为安排我们三餐发愁。她几乎借光了村子人家的鸡蛋,还多次去山下找大队屠户借猪肉。我们这才想起,这个月我们不论在哪家都吃得比平常好。


  

       建房开工真的很热闹,亲友邻居都来帮忙,每天五六十人干活。父亲负责泥土供应,我负责物资采购,小马负责木工,小王负责夯墙,母亲和小妹负责大家吃饭。我们都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最好,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五天后一栋两层泥土房在山谷里拔地而起,给古老的深山增添了一道新景象。

       母亲平生头一次住进了自己的新房,虽然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但心中还是非常高兴。那个冬天我们全家也感到了温暖和幸福。可是母亲在新房还没有住热,半年后带着无尽的眷恋离开了人世。留给我们是无尽的思念和悲伤。

  

       不久我到城里生活,后来父亲去世了,房子便空在了大山中。由于没人居住,风吹雨打,年久失修,终于在它矗立三十年后的一个风雨之夜黯然倒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