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刮坟土,下半年受苦”有什么说法?古人经验之谈,有道理吗

 农俗闲话 2022-04-05

清明节的双重内涵对自然与人文的影响不可谓是举足轻重,既位居“二十四节气”,又是慎终追远祭拜先祖的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农耕文明时期,更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的联系密不可分。也因此注定了它对古人的衣食住行、文化观念以及农耕生产的指导作用。古人早起是观象授时,根据斗转星移来制定随时,将北斗七星的斗柄顺时针方向转一圈视为一岁。所以古人天维建元始于寅,这在《淮南子·天文训》有明确的记载“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寅位在传统文化中居于后天八卦的“艮位”,历来被视为岁之终始交替之方位,故而是终而又始的代表方位。《易·说卦传》中说“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所以北斗星斗柄顺时针旋转始于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当斗柄指向丑方位的时候便意味着已到十二月的岁末,并逐渐复还寅位,如此终而复始。据说清明最初也是根据北斗星的位置而来,清明节气之时的斗柄正好位于于“乙”位,即正东偏南方位。清明到来万物洁齐,气温的回升使得处处吐故纳新,一番生气旺盛春和景明的气象覆盖着万里江山。虽然春回大地,但气候无常,清明也有让古人忧心忡忡的时候,俗语说“清明刮坟土,下半年受苦”就是较为直观地体现。

所谓“刮坟土”即飞沙走石的风沙天气。因为清明是扫坟祭祖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在此期间对祖先坟茔进行清除杂草打扫添土的事宜。所以大风天气的到来会直接对坟墓新土造成破坏,同时也会给正在蓬勃生长的农作物带来伤害。风沙的侵袭不仅会影响农作物呼吸,还会使花的正常授粉被阻碍,沙尘覆盖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古人清明时候最担忧的便是出现这种天气,持续的风沙天气会使得庄稼及果树严重减产,在靠天吃饭的古代无疑是晴天霹雳。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以覆盖防沙网的方式可以对小面积的作物起到保护作用,但大面积的农田则有些杯水车薪,如果条件允许也只能采用喷水冲沙的方式,扫沙或拉沙是万万不能,否则将对植株造成二次伤害,最终竹篮打水。

当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俗语的地域性是显而易见的。清明时候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都是“天间小雨润如酥”,也有些地区的天气是万里无云和风煦煦,故而俗谚有云“清明要晴,谷雨要雨”。所以在古人看来,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古代农耕必不可少的指南针,而清明只要不是风沙或大雨天气,那么秋收的时候都将是一个喜气洋洋的丰收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