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应麟,错了!鄞江“小溪治所说”再遭质疑!|宁波|三江口|王应麟|鄞江镇|王结华|小溪镇

 我梦游天涯 2022-04-05
从城山渡,到小溪镇,再到三江口,这曾是许多人印象中宁波这座古老的港城自春秋战国至今2000多年来一路走过的轨迹。
但这一观点,特别是宋代时的小溪镇(今海曙区鄞江镇一带)早年曾经作过宁波诸多州、县治所的观点,正受到越来越强有力的挑战
近日,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王结华研究员在全国核心期刊《东南文化》(2021年第4期)上刊发了《关于宁波古代城市发展中的“小溪”问题》一文。在这篇其集数十年考古研究和数十种史料解析成果、堪称“小溪”问题研究集大成者的专门论文中,作者从早期文献、考古发现、地理环境三个层面入手,明确否定了小溪曾经作过州、县级治所这一数百年来的流行说法。
这是王结华及其研究团队多年来针对“小溪”问题这一宁波港城发展史上的历史悬案持续发声的最新努力。
《新唐书》对明州的表述。
“早期文献并不支持'小溪说’。”王结华介绍,小溪作过州、县治所的说法,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是句章迁治说。这种说法认为,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左右,东晋大将刘裕因与孙恩农民军鏖战,将句章县治由城山渡(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一带)迁到了小溪镇,其后于隋代开皇九年至唐代武德四年(公元589-621年)合并句章、鄞、鄮、余姚四县设立的句章治也在这里;
第二是唐代武德四年至八年(公元621-625年)短暂设立的鄞州治、武德八年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625-738年)重新设立的鄮县治,以及开元二十六年至长庆元年(公元738-821年)的明州治和长庆元年至后梁开平三年(公元821-909年)的明州附廓鄮县治(附廓意即明州、鄮县同城),也都在小溪镇。
《宝庆四明志》
南宋著名文人、大名鼎鼎的《三字经》作者王应麟,是前一种说法的始作俑者。元代《延祐四明志》里记载了王应麟对句章的考辩。在那篇廖廖数语的考辩中,王应麟经过一番“脑筋急转弯”后得出结论:“古句章城在小溪镇。”从此这一说法代代相传,滥觞至今。
而后一种说法,据王结华考证,是迟至明清之际才出现的。
“这两种说法,都经不起认真推敲,早已有人质疑。”王结华在仔细梳理有关文献记载后如是认定。
先谈王应麟的说法。
王结华发现,王应麟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在其数十年前,由当时的明州知州张津纂修的《乾道四明图经》。在这本成书于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的现存最早宁波方志中,纂者语焉不详地写到,“古句章城,在(鄞)县南六十里。”二是当时的鄞县设有“句章乡”,且其离当时的鄞县治(今三江口一带)差不多也是六十里左右,更重要的是,“小溪镇就在句章乡境内”。
但王结华同样发现,对“古句章城在小溪镇”说法的质疑,无论是在王应麟之前、还是之后,相关记载可谓比比皆是。比如,成书仅较《乾道四明图经》略晚,但内容更翔实、论证更充分的《宝庆四明志》就明确表示反对,“乡名句章,特以其地素隶句章县,故尔”。王结华统计了一下,尽管王应麟的说法支持者不少,但也有许多的史料记载其实并不认同,至于现代研究者中,反对的就更多了。
《元和郡县志》对明州的表述。
关于后一种说法,就更值得怀疑了。
“这一说法既未见方志作者经实地考察提供的确凿证据,亦未见于更早的史料,自然更加难以令人信服。”王结华表示。
据王结华及其研究团队考证,隋唐之际的宁波州、县治所,地点几乎没啥大的变化:隋代开皇九年并设的句章治和唐代武德四年改设的鄞州治、武德八年再改的鄮县治、开元二十六年设立的明州治及其附廓鄮县治,“一脉相承,根本不在如今的鄞江,而是在今天的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文献记载中的明州、鄮县易治事件,也是在三江口一带发生,并不存在费时费力的长距离移城之举。”王结华告诉甬派记者。
“这也不能怪古人没水平!”王结华深有感触,历史的考证本身就是一件极为繁琐而且困难重重的工作。
《通典》关于明州的表述。
王结华介绍,自隋至唐初,宁波辖地内的行政区划调整频繁,但其治所时人或未作记录或语焉不详,导致后世志书作者难以确认;加上部分治所弃置时间久远且地表迹象芜废,也让后世志书作者或已无法实地考证或根本未作实地考证,“得出错误的结论,也可以理解。但若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梳理分析,还是不难在南宋以前的文献中,比如唐代的《通典》、后晋的《旧唐书》和北宋的《新唐书》等等,找到关于以上几处治所真正地点的蛛丝马迹。特别是在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任过明州长史的唐代名相李吉甫撰写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可信度更高,学界也公认。可惜,这些早期文献的记载,后世的部分方志作者或者没能真正理解,或者是有意无意忽略甚至直接无视了。”
而另一深层次的原因,是前人对“鄞江”的理解有误。
“鄞江”何以被认为曾是明州初治所在?
因为史料上有明确记载——比如,北宋王溥撰写的《唐会要》记载:“长庆元年三月,浙东观察使薛戎上言:'明州北邻鄞江,城池卑隘,今请移州于鄮县置,其旧城近南高处置县。’从之。”在同一时代人乐史撰写的《太平寰宇记》中,也有相似记载。
鄞江沿岸。
“因为这些记载都明确提到明州'北邻鄞江’,后世方志遂多据此认为明州初治于此,至唐代长庆元年也就是公元821年时,才迁至今宁波城区鼓楼之地。”王结华介绍,出现这一错误认知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方志作者“没有准确把握'鄞江’这一水系名称及其指向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王结华在论文中如是认为。
他结合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研究发现,古时之“鄞江”并非等同于今日之“鄞江”,有时指的是今天的奉化江,有时指的是今天的甬江,有时指的又是今天的余姚江,有时干脆就是整个三江口水系的统称,“所以,不能简单地以今天的鄞江来套用历史上的鄞江,否则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
严谨而详实的文献考证,让王结华认定,“无论是句章县治、鄞州州治,还是鄮县县治、明州初治,应该都是在今之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而与部分后世方志所谓的'小溪’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编辑:竺甜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