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未必知道的关于清明的N个博物知识

 文冠厚朴 2022-04-05

图片

 
所谓“清明”,就是清爽、明净的意思,用“清明”来形容这个时候的自然景象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春光明媚,万物生长,朝气蓬勃,农民们忙着春耕。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古代,人们在清明节不只是扫墓祭祖,还有丰富的游乐项目,比如踏青郊游、蹴鞠、斗鸡、插杨柳、放风筝、荡秋千……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桐树有好几种,其中泡桐在我国南北地区十分常见。泡桐树非常高大,每到清明时节,泡桐花就会陆续盛开。“华”的意思就是开花。

图片

 
二候田鼠化为鴽(rú)。惊蛰节气后,老鹰不见了,杜鹃鸟叽叽喳喳在枝头喧闹。清明节气,田鼠也不见了,它也去繁殖了吗?不,它就是怕热,喜欢阴凉的环境,躲到洞穴里去了。鴽是鹌鹑类的小鸟,喜欢阳光,所以出现在了田间地头。

图片

 
三候虹始见。有没有发现在冬天很少见到彩虹?彩虹的形成跟大气中的小水滴有关:小水滴像一个个小三棱镜,太阳光照射过去,被分散出七彩的颜色,就形成了美丽绚烂的彩虹。而冬天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在空气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清明以后,降雨增多,雨后的天空,彩虹开始出现了。
 

柳树开花


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柳树也会开花。柳树的花像一条条小毛毛虫,上面点缀着嫩黄色的花蕊。不过,柳树分雌株和雄株,只有雌株的花会结种。常见的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和附在种子上的茸毛。

图片

 

茶树长芽


自古以来,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清明和谷雨节气,是采制春茶的好时候。茶树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新发的嫩芽香气宜人。“明前茶,两片芽”,清明前采摘茶叶时,只采两小片新芽,清明、谷雨时节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


杜牧在诗中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是如何产生的呢?清明节时,春天已经到来,冷空气大势已去,逐渐减弱。暖湿空气开始变得活跃,开始由南向北,一路进击。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会形成一个交界面,也就是锋面。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被称为暖锋,暖锋过境会带来连绵多雨的天气,这与诗中所描述的细雨纷纷的景象十分契合。在这之后,暖气团会占据冷气团的地盘,天气变得温暖晴朗,这也就是民间谚语里所说的“一场春雨一场暖”。清明过后就是谷雨了,光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多雨水的节气。
(选自《古诗词里的科学现象》)

图片

《古诗词里的科学现象》
 

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


古代,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还有一个节日——寒食节,传说寒食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火烧死的贤人介子推。所以风俗十分独特:家家户户严禁生火,只能吃冷的食物。虽说禁止用火,但是唐代的皇宫里却是例外,依然点着蜡烛。清明这天,皇帝会将“榆柳之火”赏赐给恩宠的大臣。所以,唐代韩翃(hóng)在《寒食》这首诗中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和清明日期接近,后来渐渐合为一个节日。
 

清明的艾和端午的艾


清明时节,我国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的制作很简单,自己在家就可以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制作步骤
 
那么,清明节做青团的艾和端午节的艾是同一种植物吗?是同一种植物,做青团用的是嫩叶,端午节用来插挂的是整株。
(选自《二十四节气就是这么有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十四节气就是这么有趣(精)【赠最美中国故事贴纸一张】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