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顾彩红 单位 | 张家港市永联惠民服务中心 永联惠民服务中心的顾彩红是一名半路出家的社工。2018年底,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加入了社会工作者队伍,从事行政社工工作。不是社工专业出身的她,通过自学仅用半年时间就通过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2019年底,因工作需要她又转入为老服务团队,负责南丰镇社会福利中心(南山公寓)社会化运作项目。 2年多来,她将社工理论知识成功运用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不仅让公寓内的老人享受到了高品质的生活照护,更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激发了他们的老年活力,受到了家属及机构的一致认可,荣获“2021年度永联村社会组织优秀员工”称号。 身心兼备,守护老人生命健康 “陈爷爷,你儿子小区因为疫情管控封闭了,但他们都没事,只是居家隔离,我现在帮您和他视频通话,让你和他们见面聊天啊”,2月14日以来,因新一轮疫情影响,养老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取消一切探访,多日未见儿子来看望他的陈爷爷心理有些担心。 得知陈爷爷的心理变化后,顾彩红主动入室探访他,耐心向他解释当前疫情情况和防疫管控要求,并与其家属联系,还让他们视频通话,及时安抚了陈爷爷的情绪。 自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出现以来,顾彩红就本着“保护生命”社会工作原则,积极奔走在疫情最前线,从最开始的紧急调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到组织员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再到院内常态化防疫管理,她都亲力亲为,切实守护老人的生命健康。 老年人抵抗力弱是重点防护对象,日常防护只能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他们的心理健康又怎么保障呢?疫情以来,顾彩红带领项目团队人员认真倾听老人的诉求,耐心做好老人情绪疏导和安抚工作,通过视频连线、预约探视,让老人与家属见面,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开展疫情防控宣讲教育,消除他们的恐慌心理。她还积极组织开展老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虽然疫情我们出不去,少了点乐趣,但我们在院内更安全也很放心”,院内顾爷爷说。 人在情景,促进老人适应生活 “小顾院长,今年我女儿接我回家过年我都不要回去了,在这有你们和其他老人陪着我也挺好的”,春节前的一天罗奶奶兴冲冲地告诉顾彩红,她不打算回家过年了,就在院内和大家一起过年。 罗奶奶的老伴已过世多年,一直是独自生活。去年7月份,罗奶奶在家不慎摔伤了腰,女儿和儿子帮忙照顾了2个多月,然而子女们工作都比较忙,无暇24小时在身边照顾。为让罗奶奶得到更好地照护,子女们将其送来院内。刚来时罗奶奶很不适应总吵着要回家,为让她适应院内生活,顾彩红和社工多次对她入室探访,运用同理心、倾听等技巧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带她熟悉院内的各个场所。 针对罗奶奶觉得在敬老院老人会受虐待、没有熟悉的朋友等问题,顾彩红在安排护理工作时要求工作人员给予她特殊“照顾”,工作人员亲情化的服务让她很快消除了心理芥蒂,同时努力发掘她的兴趣爱好,在得知她喜欢牌艺和唱歌后,又邀请她参加小组活动并将她介绍给其他小组人员,慢慢地她适应了院内生活,还和其他几位老人成了固定牌友。 之前在院内入住的李奶奶是一位外来媳妇,老家甘肃,年轻时跟随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退休后两人回到张家港生活。丈夫去世后,由于子女又分散在上海和四川工作和生活,自身又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6年前她选择入住养老院,然而由于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问题,一直没能很好融入老人的集体生活。 了解到李奶奶的情况后,顾彩红和社工人员对其开展个案服务,入室探访了解她的意愿和需求,陪她说话聊天,邀请她多参加集体活动,针对她爱唱歌、会唱歌的才艺,由她担任“南山青”合唱团的主力。慢慢的李奶奶走出了她的房间,日常活动中也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为让她享受天伦之乐,女儿退休后将其接回家照顾,但李奶奶仍一直与我们保持着联系。 增权赋能,激发老人活力 随着与院内老人的深入接触,顾彩红了解到很多老人年轻时都是 “能人”,他们中有的是村里的会计、有的是小队队长、有的是妇女队长,都有着很强的社会能力。但随着活动能力的下降和社会角色的丧失,他们的生活变得单调而又单一。 “如果让他们为公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不是既能让他们有事情做,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实际需要,从而策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老年服务呢?”带着这样的思考,顾彩红本着“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积极运用增能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潜能和价值,发挥他们的余热。 在日常管理中,顾彩红发现老人对吃比较关注,不少老人对每天吃什么、吃多少的意见也不统一,食堂工作一度比较被动。为打破这一局面,同时也保证老人膳食的营养性,顾彩红和社工一起走访这些“能人”,并召集他们成立伙食委员会,向他们解释科学饮食对老人身体健康重要性的同时,委派委员们收集其他老人对伙食的意见,并于每周五召开伙食委员会上,大家一起讨论改进,制定下周菜单,而对于有不同意见的老人也由委员们帮忙做工作。慢慢地伙食意见变少了,而他们的工作越发主动,主动当起了光盘宣传员,倡导老人们一起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在院内形成了一股良好社会文明氛围。 由于时代原因,院内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更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老人手写名字。对此,顾彩红又与社工人员一起策划成立学习小组,组织老人学写自己的名字。由谁来担任小组老师呢?顾彩红想到院内的张爷爷年轻时是电影放映员,写得一手好字,于是邀请他出任小组组长兼老师。在张爷爷的教导下,有5位文盲老人认识并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张爷爷也包揽了每次活动海报的书写任务。 顾彩红还充分发挥院内老人爱唱红歌的兴趣,帮助老人成立“南山青”合唱团,链接南丰镇老年大学老师教老人们唱歌、排练动作手势。在院内的文艺汇演上也总有合唱团的精彩表演,合唱团中的沈爷爷还参加了市老年协会组织的重阳系列活动中的唱歌比赛,获得鼓励奖。推荐成立环保志愿者小队,带领老人开展“垃圾分类 不落时尚”志愿服务…… 一系列增能活动的开展,激发了老人活动,让他们更好地展现自我价值,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及老有所教。 新入职社工如何做? 新手主管如何做好社工管理工作? 新任督导如何解惑? 来看看这3本书 社工届畅销书 每个机构团队必备 点击下方小程序 快快拿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