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思|人生最大的修行:别让孝心迟到

 卓君书馆 2022-04-06

本文转自:人民论坛网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父母者,人之本也。

他们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笨拙的给予,不善言辞,却深如大海。

可是,随着子女慢慢长大,尽孝却逐渐变成了需要被提醒的事情。

百善孝为先 尽孝要及时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这个世界上,唯有父母的恩情最为贵重、难以偿还,值得铭记一生。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成语“伯俞泣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汉代韩伯俞因犯错受到母亲责打,一直都是心悦诚服地接受,从不哭闹。

后来有一次犯错,母亲照样打他,可他却哭了起来。

母亲感到很奇怪,问其原因。

伯俞答道:“以往我犯错挨打感到很疼,知道母亲很康健,而今天母亲打我的力量已让我感觉不到疼痛了,足见母亲已筋力衰迈,我能奉养您的日子越来越短了,所以才悲伤哭泣。”

孝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未来子女对我们的态度。

正如《增广贤文》所言: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孝,是福德的根,是幸福的本,更是为人最大的善行。

《论语》中写道: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人最大的错觉,就是总觉得来日方长,可以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殊不知,岁月不饶人,尽孝不能等。

儿女是鸟儿,父母是鸟巢。巢碎之时,鸟归已晚;

儿女是风筝,父母是线轴。线断之时,悔恨无极。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切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人生最大的遗憾。

孝的三层内涵:养、敬、顺

有生之年,我们如何才能事亲至孝呢?

第一层:养

“养”可以通俗理解为物质赡养。

父母为子女劳碌一生,子女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让父母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好,行得便。

这是孝的第一层境界,也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

第二层:敬

《论语·为政》中有句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父母那一辈人会留有很多生活习惯,比如剩饭剩菜不舍得倒、买撮堆儿菜等。

有些儿女在与之沟通时,经常大呼小叫、厉声斥责,像训斥孩子一样。无论是内心还是表面,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殊不知,子女对父母不敬,即便物质赡养再丰厚,在父母眼里也如施舍一般。

第三层:顺

高层面的孝,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这需要理智而非盲目,否则就会成为愚孝。

有些父母总会以“孝顺”为由,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

如果子女不假思索、一味顺从,就会逐渐失去生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荀子·子道》中讲:

“故可以从命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

既有自己的生活,又懂得顺从父母的情感,彼此双赢,才是孝的最深内涵。

本期编辑 | 曲统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