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书房,被忽略的权力机构

 思明居士 2022-04-06
文章图片1

南书房的位置,靠近清代皇帝的寝宫——乾清宫

其实南书房的设置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只不过,他上承内阁、下接军机处,不被大家所熟知而已。南书房是清朝皇帝加强皇权的一个重要举措,它设置并鼎盛于康熙朝,雍乾时期衰败但是并未撤销,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无需变法时期才撤销。他的存在见证了整个清朝从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

其实南书房的设立,老冯觉得是康熙皇帝的政治智慧,清军入关之后,权力一直掌握在满洲八旗贵族所参与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皇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种情况和西汉武帝继位时一样,权力被丞相领衔的三公所掌握。康熙帝仿照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举措,设立了南书房。这个地方本来叫做南斋,是康熙帝读书的场所,后来康熙帝从新进士中选择翰林入职南书房,定官名为“南书房”行走。这些人名义上陪皇帝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实际上参与机要、起草诏令。

文章图片2

平民宰相高士奇,最后因结党营私被罢官,南书房第一任行走

南书房最开始是儒家子弟们所向往的地方“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很多人从康熙朝开始读书以进入南书房为目标。康熙十一年八月,大清王朝的第一任南书房行走诞生了,他就是高士奇,后来张英、佟国维、马齐、张廷玉等先后入职南书房,这些人不乏清代名臣。张英是著名的清官,“三尺巷”的故事就发生在他那边,张廷玉是张英的儿子,父子两代辅佐康熙帝被传为佳话。南书房确实在康熙皇帝加强皇权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些南书房行走们,既是康熙帝的学术老师,又是康熙皇帝治国的智囊;既是康熙帝的顾问,又是“木天储才之要地”,南书房的设置确实让康熙帝得以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清朝的中枢形成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三足鼎立的局面。

文章图片3

父子宰相张英与张廷玉,张廷玉是清代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人

刚才老冯说了,南书房的权势发展之快在清朝历史上所罕见。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因为南书房这种机构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个临时机构,是根据皇帝的好恶所设立。康熙皇帝是仁慈的皇帝,对汉族文化接纳程度很深,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南书房大多数都是汉族官员张英、高士奇、张廷玉、方苞、王士祯查慎行朱彝尊等。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南书房的职能基本就开始削弱了,因为1727年雍正帝设立了巅峰专制机构——军机处,南书房真正成了“以诗文书画供御”的文馆。南书房虽然没有机要决策权,但是在康熙时期他的机要秘书性质已经具备。

文章图片4

1727年军机处的设置南书房的某些职能终结

南书房作为文馆和皇帝的秘书在乾隆帝以后虽然不在重要,但是长期存在,一直到了光绪时期,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888年光绪帝亲政后,经常利用南书房和清流们商量国家大事,慈禧生怕这些文臣们给光绪出谋划策,于戊戌变法前夕,强迫光绪帝以“裁撤冗官”的名义将南书房撤销。

清代的有些机构,真的是形式所迫,清朝的皇帝们用自己的集权,把中国社会慢慢地推向了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