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比应以教育为本

 煮字疗饥燃湿柴 2022-04-06


问题:陕西朱老师发来电子邮件说,学校开展卫生评比活动,设立了举报制度:举报其他班级学生乱扔垃圾,所在班级当周行为规范分数加1分,被举报学生的班级扣2分。一次,朱老师班上的吴娜举报了自己班上的同学。学校广播站播报此事并表扬了吴娜。在班级行为规范分数上,加减分相抵扣,朱老师的班被扣了1分。

    朱老师一听急忙到教室,刚进门就发现一群学生围住吴娜,指责她影响班级荣誉。朱老师此时左右为难,表扬也不是,批评也不是。最后决定让吴娜午饭时间检查班级卫生情况。学生们窃窃私语,吴娜也没有反对。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朱老师总觉得对吴娜有一丝歉意,认为这件事处理不妥,却又想不通透。您对此事怎么看,如果发生在您的班上,怎样处理?

    吴娜的行为突破了学校要求举报其他班级的规定。这种突破超越了单纯评比的意义,给学生造成只要找到他人缺点便可提高自己的错觉。显然,此时评比的分数已经微不足道,而究竟什么是“集体荣誉”更引人深思。“集体荣誉”如果仅是虚荣,只能是没有自信心的虚夸,其危害性岂不就大了?因此,严于律己地损害一点“集体荣誉”,反而是内心强大的表现,不如此,“荣誉”一文不值。

    评比只是形式,目的是教育,抽去内容,空洞化形式毫无意义。虽然评比活动有一定作用,但一阵风似的评比之后,不良习惯顽疾的死灰复燃如何克服,仍然是个大问题。因此我一向不怎么看好评比这个形式,而更喜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意义。

    我还会告诉吴娜,举报是一种容易影响团结的举动。指出别人的缺点错误,可以用沟通的办法,如果同学乱扔垃圾还坚持不听劝,那么你就把垃圾捡起来,那样效果一定比举报要好得多。同学会感受到你与人为善的诚意,起码关注集体荣誉的大多数人,也一定会支持你。

                                     原载《中国教师报》2021年1月1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