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问822:[症候微课]醒状昏迷,你真搞懂了吗?

 刘锐Ryan 2022-04-06

日进一卒,功不唐捐。

今天是咱们一起学习的第 822 

醒状昏迷有很多名称,如假性昏迷(pseudo-coma)、失外套症候群(来自德文 dasappalische Syndrome)、慢性植物状态或迁延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lative siate)、闭塞症候群(Locked-in Syndrome)等等。

名称不同,病变部位亦有不同,主要包括:
大脑皮质或白质部,双侧损害
额叶,尤其是前扣带回、肝抵体部;
丘脑,丘脑下部及脑干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醒状昏迷时的临床症候可以综合为:
大脑功能障碍
(1)有意识障碍,但呈特殊型,可以睁眼,眼球可以活动,但呈无意识的,无目的的运动。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不能说话,肢体无活动,故亦名缄默无动症。
(2)有正常睡眠与醒觉障碍,一天内睡眠与醒觉的更替没有规律。
(3)缺乏情感反应,对呼唤,作各种动作的命令均无任何反应。
(4)给予刺激有时出现原始反射,例如刺激头部、颈部或平时在经历短时间的潜伏期后,可以反射的出现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缓慢的扭转运动,四肢或呈屈曲状。


脑干与间脑的植物神经机能障碍
(5)姿势异常:四肢有时呈屈曲位,可一侧明显,手指(足趾)屈曲。有时伸直,头可向一侧扭转。或头与躯干轻度伸直状态。
(6)出现不自主的咀嚼运动,搬咀反射、强握反射。
(7)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时不明显的体温、血压变化,而咽下功能仍保存。


局灶症状
(8)出现眼球运动障碍,例如有眼球偏斜,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瞳孔大小两侧不对称;或眼球上下运动正常,水平运动不能(闭塞综合征)。
(9)锥体束症征:常有痉挛性四肢不完全瘫痪和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与轴反射均亢进,肌张力增高,痉挛表现两侧可不对称;几乎均伴有Babinski氏征。
(10)膀胱直肠障碍,经常有尿失禁。
(11)出现Parkinson氏病症状:少动、流诞、发汗过多和其它锥体外系症状(舞蹈、手足徐动等)。


醒状昏迷最常见的原因是广泛的脑血管病变或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各种原因的脑水肿、脑缺氧、以及各种感染、中毒等;醒状昏迷预后不佳,常由于合并症而死亡。故应早期而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您觉得内容有帮助,点击关注和在看,岂不美哉
整理编辑:
刘锐 | 医生
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金陵医院(医院还有个名字,有纪律网上不让说全称,自行查地址)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5号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选摘自专业文献,仅供专业人士学习,不作为非专业人士诊疗依据。

本号不接受网络问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