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卡夫卡的名著《城堡》,值得一读再读

 小话诗词 2022-04-06

《城堡》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经典作品经典著作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本身具备的经典性,正如文学凭借文学性而成为文学。

卡夫卡与他的作品正具有这样经典与文学的双重性,他的代表作《城堡》正是这样一部具备经典性与文学性的名著。

《城堡》里的故事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的。主人公K受伯爵之命去某城堡赴任土地丈量员,却因雪天迷路来到一个归城堡管辖的村子,村子被厚厚的雪覆盖着,雾霭和夜色笼罩下的城堡山模糊不清,就更看不清大城堡了。这是K伫立在从大路通往村子的木桥看到的情景,也是小说的开篇。

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酒店投宿,却因拿不出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而受到酒店老板的质疑,为了获得一张入住许可证,K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令他感到诧异的是,城堡虽然近在咫尺,可他却怎么也走不到那里。后来,K的两个助手来了,却没带来任何的土地丈量工具。

信使巴纳巴斯带来了城堡主官员克拉姆的信,但克拉姆却始终没有露面。在旅馆的酒吧里,K结识了克拉姆的情人弗丽达,为达到自己的目的,K设法勾引了弗丽达。

K去找村长,从村长口中得知,聘请他做土地丈量员纯属城堡多年前的一次失误于是,村长安排他去一所学校当勤杂工,但事实上,学校并没有勤杂工的空缺名额。

在学校里,K认识了一个叫汉斯的小孩,汉斯的母亲来自城堡。这引起了K的兴趣,他想去见孩子的母亲,却引起弗丽达的猜忌。

巴纳巴斯的妹妹奥尔嘉向K透露了她哥哥给克拉姆当邮差的苦衷,同时向K诉说了他们家所遭受的不幸,奥尔嘉还提醒K,不要指望城堡里的官员为他说话。

弗丽达受不了K同奥尔嘉的亲密交往而背叛了K,与K的一名助手同居。此时,巴纳巴斯突然跑来找K,告诉他克拉姆的秘书想见他一面。

K经过一番曲折见到了秘书,得到的命令却是要他把弗丽达送回去。而此时,K已经同弗丽达分手了,无奈之下,他又回到旅馆的酒吧,虽然想尽了种种办法,最终还是没能进入城堡。

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是考虑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那个名义上的土地丈量员将得到一部分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努力,努力至最后一刻。

正如法国文学家加缪说的那样:“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使读者不得不一读再读。它的结局,甚至没有结局,都容许有种种解释——如果想把他的作品解说得详详细细,一丝不差,那就错了。”

《城堡》最后没有结尾。主人公K是个符号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来历,也没有人知道他来城堡的真正动机;而与之对应的是,K一直想要进入的城堡从出场时就显得模糊、虚幻,虽然能看到,但却无法靠近城堡,更找不到进去的路。

城堡就是一种对存在的困境的深刻揭示和观照,城堡要你舍弃一些东西,同时又给你完全的自由,它让你永远触摸不到生活的实质,而是给予一片你不得不永远行动的时空。你无法停止怀疑,无法停止困惑,无法停止痛苦,但这一切都是从你生命的本能里衍生出来的,城堡并不直接逼迫你。

K的一切都充满了一种不确定性,让人神秘莫测这正如K永远也无法进入城堡,只能在附属于城堡的村子里不停地转悠一样。

主人公K到最后也忘怀不了他那份土地测量员的工作,以及那份他所期盼的土地测量员的聘书。名义上的土地丈量员K,被设定为《城堡》中的主人公,这并非是卡夫卡突发奇想、随意为之之事,而是经过卡夫卡精心设计、深思熟虑的结果。

《城堡》是一部比较难懂的小说,因为书中描写的事情是离奇的、匪夷所思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是充满怪诞、诡异的。

有的评论家把《城堡》说成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一部寓言小说”、“一篇宗教寓言”、这些评论都是从小说的某一视角出发得出的,是否真正接近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意图和初衷,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故事中并没有片言只语透露寓言的意义,没有提供任何哲学的暗示,有的只是一系列不可理解的荒诞的事件。

荒诞是卡夫卡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城堡》中有许多离奇而荒诞的事情:K早晨出门,可只过一两个小时夜幕就降临了;城堡并未请土地测量员,却认可了K的土地测量员的身份;K和助手连个测量工具都没有,城堡官员克拉姆却赞赏他们所做的测量工作;信使巴纳巴斯会没完没了地等待任务;城堡秘书比尔格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

文中诸如此类的荒诞情节比比皆是,在这些荒诞情节的背后,蕴藏着无数种存在的可能性。

卡夫卡的荒诞是一种真实的荒诞,是在荒诞的框架中包容着细节的真实《城堡》以这种荒诞的笔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真实的状态,表达了卡夫卡内心隐藏的不满,铺排出整个环境的压抑感及个人抗争的无奈和无助。

城堡的意志其实就是人本身的意志,永远无法取得和解的意志,一切都在挣扎中,都在寻求中,都在无法摆脱中,没有什么支柱可以使你安逸地生活下来。

城堡体现的正是具有灵魂意识的人类的意志,卡夫卡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来拒绝一切的和解,或许还有和自身的和解吧。他还原了世界,世界就变得躁动不安了。

卡夫卡的小说是需要用心去阅读的作品,《城堡》也不例外,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读者的心往往会一下子被故事的荒诞性吸引住,并想象出一幅与故事平行发展的梦境。有些场景虽然具有它充分的客观性,却又几乎无法理解,好像它们属于一个完全未知的经验世界。

尽管如此,我们也从不怀疑它们的现实性。正是这种异乎寻常的现实性,这种每一客体几乎都具有令人感到压抑的现实性,它赋予了故事本身那种奇特的、有时是可怖的气氛。

有时候是个人抗争的无奈和无助,就好像命运总是故意捉弄人一样,当你有希望的时候,你会遇到挫折,当你绝望的时候,又会有机遇来骚扰你一下,所以,人们总是抓不住自己命运的那个小尾巴。而卡夫卡的小说中的喻意恰恰在于,命运变化无常,人的希望总是达不到。

在《城堡》整部作品中,爱情也是值得玩味的主题之一。k和弗丽达的爱情在整个故事中,一直被克拉姆暧昧的意志笼罩着,像是被一团乌云紧紧遮住,不得解脱。最终,主人公k绝望地离开。

爱情的虚无带给人们的绝望也确实是《城堡》所要传达的情绪之一,但是爱情本身并不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如果这部小说的主题单单是爱情,那也就不会有卡夫卡作品的独特性和难以替代性了。

人们总是渴望从一个确切的意象出发去寻找全篇的主题,本来是想寻找迷宫的出口,却无心中为自己造了一个更大的迷宫。也许,卡夫卡小说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总能让读者望而生畏,却又不知疲倦地追求和探索,但是永远难以找到自己的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