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88)

 夜半钟声潇潇雨 2022-04-06

马宝璋的 慢性盆腔炎方
(1)湿热瘀结型 证见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伴腰骶胀痛或低热,带下量多,黄稠、臭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用清热调血汤(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5g、生地黄20g、黄连15g、桃仁15g、红花15g、香附20g、延胡索15g、牡丹皮15g、莪术25g)加败酱草20g、薏苡仁20g、土茯苓2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若热结血瘀甚,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腹痛拒按,宜泻热化瘀散结,用桃核承气汤(桃仁15g、大黄10g、桂枝15g、炙甘草10g、芒硝10g)加金银花30g、连翘25g、白花蛇舌草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气滞血瘀型 证见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经前胸胁乳房胀痛,食欲欠佳,烦躁易怒,时欲叹息,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用牡丹散(牡丹皮20g、桂枝10g、当归15g、延胡索15g、莪术25g、牛膝15g、赤芍20g、三棱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3)寒湿凝滞型 证见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痛减,月经延后,量少色黯,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散寒除湿、化瘀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0g、延胡索15g、当归15g、没药15g、川芎15g、肉桂10g、赤芍20g、蒲黄20g、五灵脂15g)加苍术20g、茯苓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血瘀日久化热者,证见小腹灼痛、拒按,月经量多,色红、质黏有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生地黄20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川芎10g、牛膝15g、赤芍20g、桔梗15g、柴胡15g、枳壳15g、甘草10g)加红藤15g、金银花25g、败酱草20g、薏苡仁20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若兼血虚,伴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则养血活血。方用调经种玉汤(当归15g、熟地黄20g、白芍20g、川芎15g、茯苓20g、陈皮

15g、香附20g、牡丹皮15g、延胡索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4)癥瘕积聚型 证见小腹包块,或坚硬不移,或时聚时散,小腹持续作痛或时痛时止,经行延期,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止,或血性白带,舌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治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5g、赤芍20g、五灵脂20g、桃仁15g、牡丹皮15g、乌药15g、延胡索15g、甘草10g、香附20g、红花15g、枳壳15g)。兼湿热者加金银花25g、连翘20g、薏苡仁20g、海藻2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常用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善后。

裘笑梅的 二藤汤
忍冬藤、蜀红藤各30g,大黄、大青叶、紫草根(后下)、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制延胡索各9g,生甘草3g。治疗急性盆腔炎
若高热不退者加石膏30g;黄带多者,去赤芍加椿根皮12g,萆薢10g;尿道热痛、涩痛者加车前草、猪苓各10g;盆腔有炎性包块或附件有炎性包块者,去川楝子加三棱、莪术各10g;高热神昏者,加紫雪丹1粒。水煎,每日1次,分2次服。

蔡连香治疗盆腔炎
⑴湿热蕴结: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药:妇科七号片(柴胡、黄芩、川楝子、延胡索、薏苡仁、茯苓、陈皮等)或止带汤(《世补斋·不谢方》)加减。
⑵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通络。方药:理冲汤(张锡纯)或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⑶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或活络效灵丹或桂枝茯苓丸合乌药汤(《兰室秘藏》)加减。
⑷寒湿凝滞:治以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平胃散或二陈汤加减。
⑸脾虚湿瘀互结:治以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方药:完带汤或参苓白术散或当归芍药散合失效散加减。
⑹肾阳虚:治以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方药:右归丸加减。
⑺肾阴虚:治以益肾滋阴、清热止带。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⒊中药外敷、灌肠
治疗慢性盆腔炎除了口服汤药外还常用中药外敷及灌肠治疗。常用外敷药:千年健、白芷、红花、红藤、莪术、生艾叶、透骨草、威灵仙、川椒、蛰虫、水蛭、路路通、皂角刺、石见穿、没药、三棱、败酱草、青陈皮、刘寄奴、徐长卿、马鞭草、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取上述药10~12味,布包后蒸热,外敷腹部,每日1~2次,1剂可反复蒸敷10次。若有输卵管积水,还可用粗盐炒热,外敷下腹部。
常用灌肠中药以柴胡、赤芍、败酱草、徐长卿、红藤、乳香、没药、青陈皮等加减,煎汤100~150ml,肛门保留灌肠,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外用药。


夏桂成的 “盆腔炎常用方”

炒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红藤15g,败酱草15g,广木香6g,延胡索10g,续断10g,桑寄生10g,薏苡仁10g,山楂10g,五灵脂10g
依据患者所处的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经后期加淮山药10g,山萸肉10g;阴虚甚湿轻者入熟地10g;排卵期加菟丝子10g,紫石英(先煎)10g,仙灵脾10g;经期可入苍术10g,香附10g,泽兰叶10g,益母草15g,茯苓10g。加减:阳虚甚者加巴戟天10g,肉桂(后下)3g;阴虚者加楮实子10g,生牡蛎(先煎)15g,女贞子10g;盆腔有包块者入石打穿15g,地鳖虫6g,三棱10g,生鸡内金10g;输卵管不通或积水者入天仙藤15g,丝瓜络15g,脾虚便溏者去当归10g,加炒白术10g,砂仁(后下)3g,六曲10g;心肝气火偏旺、睡眠欠佳者加钩藤15g,丹皮10g,合欢皮10g,炙远志10g,痛经甚者加全蝎5g,蜈蚣5g,炙乳香3g,炙没药3g等通络止痛之品。

任继学外治颈椎病的妙方
1.熏洗法
【处方】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9克,艾叶9克,透骨草9克,刘寄奴9克,苏木9克,赤芍9克,红花9克,穿山甲珠9克,威灵仙9克,乌梅9克,木瓜9克。
【用法】上药水煎,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天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型及痹证型颈椎病。
2.薄贴法
【处方】三七10克,川芎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姜黄15克,没药15克,杜仲15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川椒5克,麝香2克。
【用法】前10味药共研细粉,放入150毫升白酒微火煎成糊状,或用米醋拌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并将麝香搽在上面,敷于患处。药干后可重新调成糊状再用,每剂药可连用3~5次,15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3.药枕法
【处方】当归300克,羌活300克,藁本300克,制川乌300克,黑附片300克,川芎300克,赤芍300克,红花30克,地龙300克,血竭300克,菖蒲300克,灯心草300克,细辛300克,桂枝300克,紫丹参300克,防风300克,莱菔子300克,威灵仙300克,乳香200克,没药200克,冰片20克。
【用法】将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和入冰片,装入枕芯,令患者枕垫于头项
下,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3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4.隔姜灸法
【处方】枣核大艾炷18~36壮。
【用法】选用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及阿是穴为主,配合大椎、肩井、风池、肩贞、合谷、足三里等,按艾炷隔姜灸法,每次灸3~6个穴位,每穴3~6壮,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5.药包热敷法
【处方】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粗末,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时将药袋加水煎煮20~30分钟,稍凉后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1日1次,2个月为1疗程。热敷时以皮肤耐受为度,每袋药用2~3天。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6.浴疗法
【处方】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炙川乌、炙草乌各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温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7.耳穴压豆法
【处方】王不留行籽
【用法】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前后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双耳贴压10次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各型颈椎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