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撕机带你看国宝 - 侯马盟书,国家宝藏没说我先说

 那个老撕机 2022-04-06

1965年,已经落户侯马的几个大型企业遭遇了电力问题,建设一个新的发电厂被提上日程,于是考古工作者又要进行勘探。

这不勘探不要紧,一探就探出400多个密集的坑穴。本以为是平民墓葬,但挖掘出的骨头并不是人的骨头。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这里是祭祀坑遗址。

古代城市祭祀都有专门的区域,有没有祭祀区也是考古上对于这个遗址是属于文化还是文明的判定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苦于当时人手不够,所以考古队请了好多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发掘。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些玉制品,但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直到有一天,学生们在接近坑底的地方发现了很多玉牌。学生们好奇,你一块我一块的就分走了。

好在就在这时考古队的陶正刚教授刚好看到了一个学生手上的玉牌,虽然就是个灰不溜秋的长方形牌子,但是有的上面似乎有东西,仔细一看,是文字!

考古发现任何带文字的东西都是重要的,更何况属于先秦时期。陶正刚马上找到学生的老师,晓以利害,最终收回了全部被拿走的玉片。

最终在40多个祭祀坑里都发现了类似的玉片,石片5000多件,其中有1500多枚都写有文字。能辨认的一共有650片。除了极少数字数较少,普遍每片都有几十个字,最多的一片有220个字。

祭祀坑分为甲乙两区,甲区在遗址的西北,盟书出土于此。乙区比较分散,出土的都是牛羊骨骸,没有盟书出土。

玉片先是交给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王冶秋,王冶秋又找到中国科学院院长兼考古所所长郭沫若,郭沫若看后连说三声:“太珍贵了!太珍贵了!太珍贵了!”

他指出,侯马出土的这些玉片就是《左传》《史记》等古籍中古人常提到的盟书,是古代人们在某种政治斗争后订立的约信文书。于是郭沫若亲自将其命名为“侯马晋国盟书”,并写了一篇文章《侯马盟书试探》,开启了侯马盟书的研究。

就在大家准备深入研究、全面考证之时。1966年,“文革”开始了。所幸侯马盟书没有遭到损坏。

一直到1973年,侯马盟书得研究工作才得以恢复,成立了侯马盟书整理小组,由张颔、陶正刚、张守中三人参加工作。三人日以继夜得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76年,3.5公斤重的考古巨著《侯马盟书》问世。

《礼记》曰:约信曰誓,莅牲曰盟

所以盟和誓是有区别的。有盟必定有誓,但有誓未必有盟。如同我们今天一样,发誓可能就是举个手,信誓旦旦,诚心实意的做出一个口头承诺。而盟就如今天的合同,我们共同商议,彼此认可,落实到白纸黑字,一式两份或多份。古人则是要杀纯色的牛羊。色纯为牺,体全为牲。杀了牺牲以后把血抹在嘴唇上就叫歃血为盟。

经考证,侯马盟书的内容,是在春秋晚期,即公元前497—前489年间,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与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章。反映了赵、韩、魏、智四个家族联合灭掉范、中行两个家族的过程。主盟人为赵简子,也就是赵鞅,小时候学的东郭先生,救下东郭先生的那个将军,就是赵简子,而电影赵氏孤儿里的那个孤儿赵武,就是赵鞅的爷爷。

按其内容侯马盟书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按照当时的习惯,盟书一般一式二份,一份由主盟人藏在专门掌管盟书的盟府,一份要向神明告示,之后埋入地下或沉到水中。

侯马盟书 by 那个老撕机

盟府的那份自然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埋入地下的这份,在2000多年之后,为我们填补了史书上的空白。

公元前497年,赵鞅找邯郸午(邯郸城的赵氏小宗赵午)索要卫国进贡并安置在邯郸的500户人家,赵午先答应后反悔。赵鞅早就想收拾邯郸赵氏支系,刚好逮到这个借口,把赵午杀了。

父亲被杀,赵午之子赵稷随即起兵反叛。同时赵午是中行氏中行寅的外甥,范氏又是中行氏的姻亲,重点是中行氏和范氏又都和赵鞅不对付。

侯马盟书 by 那个老撕机

赵鞅出兵邯郸,但很快中行氏和范氏一边出兵包围赵鞅,另一边报奏晋国国君,说赵鞅反叛。赵鞅知道自己独自对抗没有胜算,于是撤回晋阳龟缩。中行氏和范氏旋即包围晋阳城。

可中行氏和范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范氏内部的范皋夷想为卿但是在家族内部又不受待见,于是他就想造反,智氏家主智跞(音力)也想把自己的家臣梁婴父提拔为卿。韩氏和中行氏交恶,魏氏又和范氏交恶。于是乎他们五人商议,要用范皋夷取代范氏,用梁婴父取代中行氏。

听着很乱是吧,是乱。反正最后赵氏宗族内部的这场战争一下子把其他五家全卷了进来。中行氏, 范氏和邯郸赵氏成为一派,赵鞅,智氏,魏氏,韩氏成为另一派。

山西博物院赵卿墓车马,推测为赵鞅墓 by 那个老撕机

智氏对晋国国君说,三个人叛乱,现在只驱逐了赵鞅,这不公平。请您下令把中行氏和范氏二家也一并驱逐。国君此刻就是个空架子,只得应允。

于是智韩魏三家裹挟着晋定公出兵攻打中行范联军。结果没打过。中行氏和范氏两家一看,好你个晋定公,前脚刚同意我打赵鞅现在就让别人来打我。于是反过来进攻三家联军。

可是毕竟晋定公就在军中,你反过来进攻国君所在的部队,那就是叛国啊。失了民心道义的中行范联军这次不灵了,很快败下阵来并逃往朝歌。

中行范两家虽逃,但势力还在,在此之后又经过了八年的漫长战争,除了晋国的六卿,还卷进了齐卫两国。从朝歌打到邯郸,再到柏人城,晋定公22年,公元前489年,中行范两家逃往齐国,彻底退出了晋国的历史舞台。晋国内部的格局正式从六卿变成四卿。没错,那两个想做卿的人最后也没得逞。一个被杀,另一个不了了之。

赵卿墓镬鼎,用来煮肉 by 那个老撕机

在这期间,赵鞅和智氏结盟,维护了各家表面上的稳定。同时赵鞅也在整合赵氏分散在各地的力量,进行了多次盟誓。不仅赵氏本家,从邯郸叛逃出来的支系,乃至于一些中行氏,范氏宗人和家臣也都参与了盟誓。通过这些盟誓活动,赵氏家族变得越来越强大,权利也越来越集中。而这盟誓,就是侯马盟书所记录的内容。

四卿并立得局面维持了30年,而中行氏,范氏两家的土地因为不好分赃,所以暂时归了晋国公室。公元前476年,赵鞅去世。智氏的智伯成为晋国正卿,公元前458年,晋出公17(史记)年或者23年(竹书纪年),四卿最终还是出手瓜分了暂时充公的领地。晋出公坐不住了。他写信给齐鲁两国,要求讨伐四卿。

赵卿墓升鼎,用来放镬鼎煮完称出来的肉 by 那个老撕机

于是,他就被四卿给讨伐了。出逃齐国,并死在路上。自此,晋国已经名存实亡。晋哀公元年(公元前456年),智氏对另外三家说各家把一百里领地,一万户人口还给晋国王室,实际上就是割给他自己。韩魏两家不敢不从,但是赵鞅的儿子赵襄子赵无恤断然拒绝。得到口实的智氏立刻联合韩魏出兵攻打赵无恤。再度兵围晋阳。

这一围就是两年,打不下来,就引晋水淹城。晋阳城几乎没完全淹没。这时候,智伯得意忘形,带着韩魏两家去巡视,对他们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大水可以消灭一个国家。晋水可以淹没晋阳,那汾水就可以淹没安邑,绛水可以淹没平阳。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啊,平阳和安逸就是韩魏两家的都城。韩魏两家一听。心里就开始打鼓,赵氏如果真灭了,那下一个不就是我吗。没多久。赵无恤派人出城悄悄找到韩魏两家,也说了同一番道理。于是三家当即联合。一天晚上趁智伯睡觉的时候,韩魏两家拆毁了大堤,放水冲了智伯军营。赵无恤也领军出城,和韩魏联手杀进大营,智氏全军覆没,智伯被杀。这一年,公元前453年。

赵卿墓羞鼎,用来放佐料,吃肉的时候蘸着吃 by 那个老撕机

三家随后瓜分了智氏的领地,从此韩赵魏也被称为三晋。山西至今仍被称为三晋大地也由此而起。

50年以后,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下诏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国。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正式拉开序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就从这一年作为开始。

其实到了春秋晚期,诚信已经不再是标配。也就是孔子说“礼崩乐坏”的时候,盟誓已经起不了太多得约束作用。就算是发了誓,说变就变你能咋地?

赵卿墓豆 用来盛放腌菜,调味品等。 by 那个老撕机

能啊。杀尔全家。盟书里的盟文,要求参加盟誓的人须效忠盟主,一致诛讨已被驱逐在外的敌对势力,不得私自扩充奴隶、土地、财产,不得与敌人来往等等,如有违反,诛全族。说白了,盟书其实是基于权利和威胁,而不是基于诚信。因为我的势力,你要听从于我,如果你不听我的,那就别怪我客气了,立下这个盟誓,到时候杀你你也无可抵赖。

但同时,在盟书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出赵鞅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其改革之深刻,甚至影响到了百年后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基础,就是赵鞅变法。

首先赵鞅改革井田制,最早的井田制正如“井”字形状。中间一块为公田,周边8块为私田。而私田是属于卿大夫,并不属于种田的人。彼时种田的人只能吃饱饭,所有的收成都要还给主家,田地不可买卖。年老或者死亡,田地要归还。如果是奴隶,那连种地的资格都没有。

当卿大夫们手里的田越来越多,为了自身利益,互相争夺,互相兼并就出现了。但田总要有人来种。而且要让人们积极地种。于是赵鞅把过去百步为亩的井田制改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大亩制,实行“公无税焉”的免税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赵鞅还提出,有功士兵奖励田地十万亩,庶人可以按军功大小进仕做官,奴隶可以成为自由平民。它打破了按等级封官的礼治,而且按军功“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第二,是对有功的士兵奖励土地,这就直接冲击了井田制。第三,是按军功可以解放奴隶,打破了奴隶祖祖辈辈是奴隶的陈规。赵鞅改革,让平民可以参与战争,可以获得军功,获得土地。给了平民和奴隶一个晋升的通道。

要知道,春秋时期,战争是贵族的权利,平民和奴隶在战争里只能充当苦力和后勤,上战场这种事是轮不到他们的。

六卿时的领地分布

春秋早期,打仗是要讲规矩的,我国打你国,得师出有名,得通知你,还得看得情况,如果你国饥荒,那不能打。国君去世,新君未立,那也不能打。上了战场,开打之前要知会你方,看看你准备好了没,如果没准备好,还是不能打。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就是因为不肯趁楚军渡河的时候偷袭,非要等双方摆好阵势,然后被打败受伤而死并且被嘲笑了2600年,但这在当时,就是战争,是一个诸侯该有的样子和礼仪。无可指责。

甚至打了败仗,那你也只需要跑50步,就可以坐下来看着,这场战争就与你无关,也不会有人打你。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的基础,五十步就安全的事你非跑了一百步,不笑话你笑话谁?

四卿时的领地分布

当时打仗也不是为了兼并灭亡,而是为了争霸。无非就是占你几座城池,过几天没准因为什么事又还回去了,重点是为了让你服我而不是灭了你。所以贵族间的战争一是打得很文明,二是不会过分血腥,三是规模不大,毕竟贵族才能有多少人。

今天我们看春秋战国的名字,春秋源于古代史书名为春秋,也因为春种秋收,几乎所有的政治活动都在这两个季节。春秋是浪漫的,是高贵的。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是风雅的。但到了战国,从名字就看出来,只有战争了。春秋五霸是五个人,而战国七雄已经变成了七个国家。这种变化,说明人的个体已经不能左右一个时代的前进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的,也早已不仅仅是宋襄公用生命捍卫的仁义二字。

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多也就几万人。到了战国,动不动就是四五十万人的大战役。200年后的秦将白起,30多年歼灭近百万敌军。这一切,都起源于赵鞅的改革。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很明显的历史发展过程。当初“曲沃代翼”曲沃的小宗晋武公推翻了翼城的晋国国君晋侯缗后,为了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开始驱逐公族而任用卿族,我们常说的公卿其实是两个概念,公是宗族内部的人,常见的公子某,公孙某,意思就是国君的儿子,孙子。而卿是从外面请的能人。

但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卿族也一样变成雄霸一方的诸侯。赵鞅提出的“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成为郡县制的开端,当然这个郡县制和后来秦汉的郡县制还有些区别,名为郡县,本质还是封地,但郡这个单位从此正式出现,在此之前,春秋各国都只有县而没有郡,另外赏赐给有功之人而不是自家人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公天下的开始,历史舞台的参与者从公到卿再到庶人。

再过了两百年,到秦扫六合的时候,中央集权制下的郡县制发展达到顶峰。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文物之所以重要,很多时候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本身有多精美,而是要结合着当时的历史背景,如果你不了解这段历史,像侯马盟书这么重要的东西,也不过就是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的破石板。小小一片石板,串起了春秋中后期晋国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而看不懂春秋,也就看不懂战国。包括读后面所有的中国历史就都少了根基。

侯马盟书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批官方文书实物标本之一,也是最早使用毛笔书写文字的实物证明,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和文字、研究晋国历史以及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情况有重大意义。1995年,它被评为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如今也成为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


关于我:

那个老撕机  摄影师,行者,师从三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先生,老司机,猫奴,够吗?我还能编。

我看过这世间许多的书,走过这世间许多的路,遇见过这世间许多的美好,错过过这世间许多的姻缘。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摄影微信群,南极交流微信群,境外自驾交流群请找谁?

看嘴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