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4岁的陈景润生病住院,见到女医生忍不住问:“你有男朋友没有?”女医生红着脸说:“没有。”陈景润:“...

 昵称UZWbF 2022-04-06

1953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被调到了北京第四中学当老师,不过因为身体原因,陈景润讲话有点口齿不清,后北京第四中学就以让他“养病”为借口,让他离职。

回到福建,陈景润为生活费发愁,为了挣点饭钱,他摆起地摊卖书。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回到了母校厦门大学当资料员。让一位数学天才当资料员,真的是暴殄珍物。校长王亚南得知后,顶着压力让他当助教。

尽管如此,陈景润也没有放弃研究数学,他总是呆在6平方米的宿舍专研组合数学和现代经济管理等体系。在这个小房间里,满地都是演算拆解的草稿纸。

正是因为陈景润有这样的恒心,所以他在数学领域有着巨大的贡献,就连华罗庚都对他心服口服。

1956年,他改进了老师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因为此举,他在57年9月被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直到1960年,他又转到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任职。

在中科院的第6年,他所证明的《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也就是1+2,成为了哥巴德赫想的里程碑。

之后这几年,陈景润的世界里只有数学,他的理论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写进了英美法等6国的理论书。陈景润为了数学废寝忘食,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耽误了。

1977年,因为长期的劳累,44岁的陈景润病倒进院,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次生病因祸得福,遇到了相伴一生的妻子。

陈景润在医院休养,每次见到医生来,他像个老顽皮,不愿意配合治疗,但在女医生由昆面前,他很积极。有一天,他问由昆:“医生,你有男朋友没有?”由昆红着脸说:“没有。”陈景润听了之后开怀大笑:“送你一个男朋友你要不要?”

就这样,在陈景润的各种插科打诨下,由昆心里对陈景润的印象由高冷数学家变成了幽默男子,郎情妾意,二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婚后不久,由昆就生下了儿子陈由伟。

老来得子,陈景润自是疼爱他,只要是合理要求,陈景润都会满足他,由昆看不过眼,对儿子很严厉,陈景润每满足一次儿子的要求,就会被妻子一顿臭骂,不过陈景润总是一味的笑着,依旧偏袒儿子。

然而,陈由伟不喜欢陈景润,觉得自己的父亲太有名了,自己不管做什么,去到哪里,都会有人问他:“你是陈景润的儿子,你的数学应该很厉害吧?有没有参加过奥数?获了什么奖?”时间一长,陈由伟心里出现了逆反心理,他去学唱歌、音乐、美术等等,就是不学数学。

一直到1996年,陈景润与世长辞。陈由伟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就连最爱的音乐和美术也不想学,父亲的离世,让陈由伟变得十分敏感,一直到他出国留学,才捡起陈景润最爱的数学。

身在异国他乡,陈由伟每次想起父亲,都是陈景润用心教他数学的场景。这时他终于醒悟:与数学的每一次碰撞,就是与父亲陈景润的会面。于是,他打电话给由昆,告知她要转到数学系,由昆一听,在电话的另一头失声哽咽回答“好”。

经过1年的苦读,他对数学越来越着迷,越顽固的问题,他越兴奋。后来,他在加拿大读到数学硕士才回国。

攻克了数学这一关,回国后他选择由昆所在的医疗领域深耕。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既有父也有母。如今,不管是在数学还是在医疗领域,陈由伟都有不小的成就。和人讲起陈景润,他也不再排斥,而是大声的说:“我有脸去看我爸了!”

陈景润的一生都为数学、为人民做贡献,在他临终前还拉着妻子由昆的手叫她捐赠遗体,由昆不依,陈景润却说:“人如灯灭,没必要。”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