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紧扣题目选材料 化虚为实写诗意 |《平淡生活也有诗》刘景苒

 赛作文 2022-04-06

平淡生活也有诗

河北省三河市第五中学九(1)班 刘景苒

平淡的生活中,有按部就班的单调,也有不期然间的诗意满怀。

【开篇扣题,统摄全文】

在我的房间里,书桌放在了一扇很大的窗子下,窗外是一小片茂密的林子。窗台上放了几盆绿色的植物,在我拿起书本坐在桌前读书的时候,抬起头就可以看见窗外的景象,尤其是春天的时候。

【描述“我”的生活环境——开阔、明亮、雅致,营造氛围,做好铺垫】

春天,树的绿来得晚,其他植物早已绿得蓬勃,叶在风中招惹得春风醉。【语言鲜活,颇有新意】树们还是一副大睡未醒的样子,沉在自己的梦境里,光秃秃的枝丫上,春光了无痕。鸟儿才不管这些呢,它自顾自地蹲在树枝上,把日子唱得一派明媚。【拟人手法,描述鸟的欢快】偶尔有过路的鸟雀来,花喜鹊,或者小麻雀,它们都是耐不住寂寞的,叽叽喳喳一番,就又飞到更热闹的地方去了。

鸟的精力似乎是无限的,它们从这棵树上跳到那棵树上,欢乐地喳叫着。我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鸟叫声,心里时常也不由得升起愉悦。拿着书本,我慢慢地念出了声,和他们一起庆祝春天的到来。安宁,静谧,伴随着沙沙的春风,林中的鸟儿唱出欢悦的诗。

【听鸟鸣、品书本的愉悦——拟人手法,拉近与自然万物的距离】

五月的一天,忽然发现,屋里面的栀子花长了几个花骨朵,马上就要开了。栀子花还是花骨朵的时候,香气已染得满室皆是。叶是香的,茎是香的,整个魂,都是香的。【渲染栀子花香】妈妈很喜欢栀子花,听妈妈说,小时候家里穷,每天都要帮忙干很多活儿,没有时间打理自己。但院里有一株栀子花,每当花开的时候,飘的屋里屋外都是香气,满枝头都是白色的花瓣。妈妈闲暇时,常把它们别在衣襟上,欢喜着,珍爱着,小小的栀子花是她少女时的梦。

【渲染栀子花香,顺笔表现妈妈的浪漫——生活辛苦,情调不减,同时也暗示“我”感受平淡生活中的诗意的基因】

这一天晚饭后,那几朵花骨朵在暖色的灯光下悄悄地开放了。不知是谁洞察了先机,“呀”地叫出了声,我们全家便一起围在它的旁边,嗅着她的芳香。满屋都是它清新淡雅的香气,无处不在,似乎也在我们的心底。那夜的温度刚刚好,家里的人一个不缺,父母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分享着我们小时候的故事,我们在栀子花的周围玩闹着。温馨,温暖,清雅的栀子花开出甜美的诗。【化实为虚,耐人寻味】

【一家人陶醉于栀子花“清新淡雅的香气”】

岁月悠长,转眼就是中秋,院子里的桂花开了,米黄的细碎的花朵缀满枝头,暗香浮动。我的心也跟着动起来。小时候,每到这时,奶奶都会做上一回桂花糕,香香甜甜,那滋味永远也忘不了。近几年,奶奶年纪大了,做的少了,但只要我开口,奶奶一定会做。奶奶从不拂我的意。

【奶奶做桂花糕——由花及人,巧妙过渡】

奶奶身量不高,年轻时因为生病吃药,胖了,每天的活不少,手上有很多茧子,但圆圆的脸上写满温和,眼里永远藏着笑。【白描手法,突出人物的善良、乐观】奶奶做主厨,我负责“摇桂花”。摇下的桂花放在白瓷盘里,朵朵晶莹。雪白的米粉,被奶奶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没过多久,一块块桂花糕就成了。【制作过程,简洁、明了,富有诗意】吃在嘴里,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能把心都酥化了。【寥寥数语,特征鲜明,表意充分,桂花糕的热“热”、“ 软”、“香”、“甜”样样俱全】我一直觉得,只有奶奶做的桂花糕,才最好吃。糕里不仅有香味绵延的桂花,还有奶奶绵延不断的爱。绵软,清甜,奶奶的桂花糕吟着幸福的诗。【富于想象,耐人品味】

【享受奶奶桂花糕的幸福——慈爱与真情的结晶】

平凡的日子淡淡地过,那些诗意的时光永留心底。

【呼应题目,强化中心】

指导教师:王跃波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描述生动、意境优美的感想类散文。小作者呈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至善至美的生活内容,一种高雅、超脱的思想境界,更是一种平淡生活中的诗意享受。阅读文章,会让人享受一份生活的超然。特别是对那些汲汲于生活、为名利所累的人,无疑是一剂醒脑的良药。
文章将现实与回忆巧妙交织,融进了妈妈和奶奶的往事,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的立意。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强化了文章的思想。语言表述鲜活、生动,意蕴丰富。
写法借鉴:紧扣题目选材料,化虚为实写诗意。文章紧紧围绕“平淡生活也有诗”这个核心思想,选取平平常常的生活场景,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给人美感的生活,展示生活中的诗意。平淡的生活中,有“我”的书房那充满诗意的环境——宽敞、明亮、高雅;窗外,有春天到来复苏的万物、未醒的树木,还有令“我”愉悦的鸟儿的欢歌;屋内,有清香四溢的“栀子花”和记忆中妈妈有关栀子花的浪漫情调,还有一家人围坐栀子花享受花香的温馨与温暖;院子里桂花开放,唤起了奶奶做桂花糕的美好回忆,享受着奶奶做的桂花糕美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甜美。
这平淡的生活中,包含了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多方面的享受,也有“我”读书的享受、妈妈的情调和奶奶的慈爱,还有一家人生活的温馨,处处洋溢着美感和情味。“诗意”本来是个抽象的字眼,但在作者笔下,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平淡的生活,这就让“诗意”变成了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生活。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李凤一:捕捉生活小事 阐发深刻哲理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张珍菡:托物兴怀 浮想联翩

《天天读写》约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