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发现可能的抄袭?以曾锦溪五届兰亭奖作品为例

 作草馆 2022-04-07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雅风传习(长安居)、艺海闲话(王十三少)、简社等先后撰文揭发其剽窃抄袭劣迹,证据确凿,无可辩驳。目前已经揭发并基本可以定论的包括:

1、曾锦溪七届兰亭奖《自作诗三首》诗作文字内容非“自作”,系剽窃自王道友(苍山渔樵)、楚君诗歌。【2021年】

2、曾锦溪四届兰亭奖二等奖作品《东坡信札二则》系剪辑、拼凑、临摹自何绍基行书四条屏。【2012年】

3、曾锦溪首届王羲之奖获奖作品《东坡书信二则》系剪辑、拼凑、临摹自何绍基行书四条屏。【2012年】

4、曾锦溪行书条幅《江东再见王摩诘》(暂名),系抄袭自2019年北京瀚海春拍上的一件何绍基作品(见长安居公号推文《曾锦溪、徐右冰及“兰亭奖”》)【2019年】

近10年间,曾锦溪多次抄袭,变身书坛新贵,并以34岁的年纪荣登本届最年轻中书协理事。从2012年到2019年到2021年,已经东窗事发的抄袭、剽窃有4次。

读者诸君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这10年间,还有没有没有曝光的抄袭?比如常人梦寐以求的五届兰亭奖二等奖作品《华亭论书一则》。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找出曾锦溪这件作品:

图片

曾锦溪五届兰亭奖二等奖作品

《华亭论书一则》

这件作品的文字内容是:

    米元章行草书学颜鲁公而上追魏晋,几于【此处“于”不通,应为“与”】晋人争道驰矣,其书得于天姿【“姿”或为“天资”?】,其平生所自负者为小真书,笔圆韵胜,兼有杨风子李北海笔意,挟以文章妙天下,故贵重不多写,世所罕见。其真书【此三字置于此处,莫名其妙,上下不通】。予游京师,曾得观李伯时《西园雅集图》,有米海岳蝇头题跋,与兰亭笔法颇似。己丑四月,余又从唐完初获借此千文观之,临成副本,稍具优孟衣冠。大都此帖,全仿褚河南枯树赋,间入率更,不使一实笔。所谓无往不收者,曲尽其趣。其忠义贯日月志气,本朝当推为第一。华亭论书一则。

曾锦溪还以同样的作品名称,写了下面这一件作品:

图片

曾锦溪的另一件同名作品

《华亭论书一则》

这件作品文字内容为:

    米元章行草书学颜鲁公而上追魏晋,几于【此处“于”不通,应为“与”】晋人争道驰矣,其书得于天姿【“姿”或为“天资”?】,其平生所自负者为小真书,笔圆韵胜,兼有杨风子李邕笔意,挟以文章妙天下,故贵重不?【原文为“肯”】多写,世所罕见。其真书【此三字置于此处,莫名其妙,上下不通】。予游京师,曾得观李伯时《西园雅集图》,有米海岳蝇头题跋,与兰亭笔法颇似。己丑四月,余唐完初获借此千字文观之,其合处忠义贯日月之气,如阴阳陶蒸,神功独运,洗尽铅华,曲尽真趣。华亭论书一则。

华亭是谁?董其昌也!

两篇《华亭论书一则》的文字内容,红色标记处区别太大。

为什么曾锦溪写同一个内容,两者的区别那么多呢?是哪一次抄错了?还是他有意为之?

不得而知。

我就翻来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就翻到了这则《临海岳<千文>跋后》,具体内容为:

  米海岳行草书,传于世间,与晋人几争道驰矣。顾其平生所自负者为小楷,贵重不肯多写,以故罕见其迹。予游京师,曾得鉴李伯时《西园雅集图》,有米南宫蝇头题跋,最似兰亭笔法。已丑四月,又从唐完初获借此千文,临成副本,稍具优孟衣冠。大都海岳此帖,全仿褚河南哀册枯树赋,间入欧阳率更,不使一实笔。所谓无往不收,盖曲尽其趣。恐真本既与余远,便欲忘其书意。聊识之于纸尾。

  此余已丑所临也,今又十年所矣。笔法似昔,未有增长。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展卷太息,不止书道也。戊戌四月三日。

很明显,曾锦溪将董其昌原文改得乱七八糟,语句不通。

为什么改?必有蹊跷。

于是我们继续在原文中寻觅,发现他多出诸如“不减杨风子李邕笔意”、“笔圆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等等,那就找这些语句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