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年代》船的女儿(下)第四章(37)

 文学顾事 2022-04-07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第一部)、《血战草鞋岭》(第二部)《信江泪》(第三部)组成。

第一部《船的女儿》描写一群在信江驾驭木帆船的普通老百姓,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撑着自家的木帆船,为红十军运送军需物资的出资出力,出谋出策,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带着身家性命与日本浪人和汉奸卖国贼斗智斗勇的故事。

《红色年代》

船的女儿(下)

王安中

第四章

37

那年夏天,日本鬼子精锐15师包围浙江金华和兰溪。国民党三十万军队不战而退。玉山沦陷。

玉山有个飞机场,常常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

玉山飞机场在玉山县城东北五里洋。五里洋平平整整,一望无垠。这里,原来是一片荒漠。沉积的泥沙一望几十里,一片芦茅丛生,荒凉得让人害怕;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平铺在沙滩上,荆棘丛生。来到这里,如入无人之地。

春雨绵绵,山洪暴发,洪水一来,这快地方就淹没了。十天半个月一片汪洋。“五里洋”,“五里洋”,“地名”就这么叫开了。洪水期间,上游的小鱼会来到这里寻找食物。大水退干的时候,那些小鱼也随着水流溜走了。

秋日艳阳天,荆棘上会长出一种红红的像草莓一般却比草莓小得多的果实。上学路时,三几个小孩邀伴去沙滩上摘那种果实,吃起来甜甜酸酸,特别有味。

冬天,成熟的芦茅干飘飘忽忽,招人喜爱。农民会拿着刀把芦茅竿统统割去,挑回家,一根根整理好,一束一束捆绑好集中在一块做笤帚。

1934年下半年,国民党来五里洋这块地方兴建玉山飞机场。

那时,戴着眼镜的专家扛着测量的仪器测量,标记;石木两匠的工人来了,挖土的,砌墙的,盖瓦的,建起了一栋栋洋房;推土机来了几十台,一天到晚隆隆响,把高地的土推到低洼的地方,把五里洋推得平平整整。他们又运来了洋灰,拌合沙子和小石子,浇上了长长的飞机跑道。

不久,美国空军派来五人小组,白天驻机场进行管理,晚上回玉山住宿。美国人给玉山飞机场配备电台,配备飞机场管理设施。又在飞机场东北建设油库一座。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期间,国民党的飞机在玉山飞机场起飞、降落;后来,盟军的飞机也在这里起飞降落。

1945年8月6日,太阳平静得升起来了,温柔的阳光照耀着广岛的大地,照耀着广岛的每个角落。

日本广岛的人们像昨日一样,起床的起床,睡懒觉的还睡在床上。老年人在家门口做操,青年人提着篮子上街买菜,小孩子吃好早点,背着书包正要去上学。工人准备上班,农民早已在地里干活了。生活是那么平淡,那么美好。

在玉山机场的上空,突然飞来两架美国飞机。机场的工作人员给飞机加好油。不久,那两架美国飞机起飞了。后来才知道,那两架飞机是飞向日本广岛的。

一个多小时后,那两架飞机又飞回来了。听飞行员说,他们的飞机在日本广岛下了两颗“娃娃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飞机飞来飞去,玉山飞机场忙碌起来。为了适应盟军飞机的起降,在原来跑道的基础上又延长加宽到长1500米,宽50米。后来,又开辟了一条隐秘的飞机跑道。

玉山飞机场是国军飞机起降的场地,也是盟军飞机起降加油的场地。为了保护玉山飞机场,在玉山飞机场附近建设了高射炮阵地。但是,那时的日本飞机太多了,高射炮也打不完,所以,那时总觉得高射炮显得太少了。

有一日,日本鬼子的飞机又来了,南面天空黑压压一片,像冬日里站在电线杆上的乌鸦那样,一起飞就有几百只。

高射炮“轰”、“轰”的开炮了。一架飞机掉下来了,“轰隆”一声,比高射炮炸得更响。又一架飞机掉下来了,冒着熊熊的火焰,日本鬼子的飞行员像只老鼠,被烤焦了……

“呜”一声,一架日本鬼子飞机俯冲下来,扔下一颗炸弹,把玉山机场炸了。

那颗炸弹力量真不小,竟把机场炸了十几个洞,深的洞有一丈多深,浅的洞也有几尺深。

国民党机场驻防部队只有一个加强排,人数太少了,怎么修建机场呢?国民党县政府知道了,立即组织机场旁五里洋附近的老百姓来抢修机场。

五里洋附近有四个村,村村有保长。县长来到五里洋,四个保长一听县长来了,也急急忙忙赶来飞机场。

县长告诉他们说:“一个村一百人,四个村四百人,一天抢修好。”说完,县长带着四个村长,绕飞机场走了一圈说,“深洞一个,大大小小的浅洞十二个。任务分工:深洞,一百人;四个浅洞划分成三组,每组一百人。我在上面写好一,二,三,然后四个村长抓阄儿。俗话说,命在阄中死,抓了无悔。”

说完,县长把十二个浅洞分成三组,标上一,二,三。然后,县长从机场管理处拿来一张白纸,裁开为四小张,分别在上面写:深洞,再用手揉成团;在小纸上写一,揉成团;在小纸上写二,揉成团;在小纸上写三,揉成团。结束了,县长把四个纸团向空中一抛,四个村长各自去捡起来,再依次交给县长打开。

黄家村村长捡了个“深洞”,村民一看就叫了:村长倒霉了,昨晚睡老婆了。其他村的人挖苦黄家村的人说“深洞好,深洞好!”

“好个屁!”一个村民说:“一百个人围着一个洞,甩不开手脚,窝工误事啊!”

“县长分的工,你开始为什么不说?”黄家村村长大声吼起来说,“你有本事找县长说去呀!”

那个村民听说要“找县长说去”,勾着头,一声也不敢吭了。

不久,抢修飞机场的劳动开始了,挖的挖,铲的铲,挑的挑,……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日本鬼子的飞机有来了。一个开飞机的日本鬼子看飞机场上有那么多人,高兴地瞪大眼睛,咧开笑得合不拢的大口说:“米西米西,大大的好”。他想,这么多人,得飞低些,瞄准些,狠狠杀他个精光。

他开着飞机来个缓缓俯冲,调整好瞄准器,正想拉开机关炮开关。可是,就这一瞬之间,一颗高射炮弹击中了他的座舱。

只听“轰隆”一声,他的飞机裂开了,冒着火在燃烧。他的身体也开裂了。那颗头颅离开颈脖冲击力最大,竟把飞机座舱盖冲开了,还翻了个身。那颗头颅正好落在飞机座舱盖里面腾腾冒血,像刚从蒸笼里端出来的清蒸猴头。

“哐嘡”一声,那盘清蒸猴头正好落在那个深洞里。黄村一个老人家吓了一跳,不知什么东西落下来。他仔细一看,飞行帽下面有颗人头。他知道了,是高射炮打死的那个开飞机的日本鬼子的头。他气愤地举起锄头一锄头挖下去,把那颗头颅劈成两边。口中骂道:“狗日的东西,你死了还要我来埋!”

“这是侵略中国的下场,这就是侵略者的葬身之地!”一个年轻的农民看了说,“来多少,一个窟窿统统埋掉。”

一车土倒下去,又一车土倒下去;你一车,他一车,大家都来埋,把日本鬼子统统埋掉!

中午时分,深深浅浅的窟窿,大大小小的窟窿都填平了碎石。正在大家歇息一下,喝口水时,机场突然热闹起来——家家户户的家眷都来送饭了。

“老头子,累吧?”一个老太婆提着篮子走过来,从篮子里端出一大粗碗红薯焖饭。

那金黄的红薯,切得细细的,一粒一粒得亮人眼睛;那白米饭虽说不多,间杂在一粒粒亮晶晶的红薯中,像黄金白银堆聚在一起。那一大粗碗红薯焖饭,别说吃,就看一眼肚子也足够饱了。

那老太婆双手捧着那碗红薯焖饭,送到他老头子手中。那老头双手接过来,亲切地说:“你还没吃吧,我也吃不完这粗大的碗饭啊。”

“我知道,今天来这里劳动的人,个个都出大力气,”那老太婆看一眼大家说,“出力多了,饭量就大,是吗?”

“黄老三,你吃的下。”站在旁边的人都说,“老太婆心疼你哟!”

“都一样的!”老太婆说,“大家把饭端出来看看。谁家的女人都疼自己的男人。”

在场的家眷一个个从篮子里端出一碗碗饭来,大家一看,哟,今天怎么啦,家家吃的饭都是一样的,都是亮晶晶的红薯白米饭。

玉山的红薯粉多,硬实,黄黄的,像金子;玉山的白米亮晶晶,像银子一般白。妇女主任告诉大家,今天做一餐红薯白米饭。

大家一听,都回家洗红薯,刨红薯皮,把红薯切得一粒粒;家家洗大米,把大米和红薯拌和好,放进锅里焖。

“傻眼了吧,看不懂了吧。”老太婆告诉大家说:“妇女主任说了,男人去修机场了,他们是去抗日,他们一定出大力气的。我们妇女也要抗日。各村各家都做一样的饭,都做一碗亮晶晶的黄金白银饭!”

 “嚯——”四百人同时叫起来,“快吃抗日饭啊,快把机场修得牢牢实实,让飞机飞去打日本鬼子哟!”

……

早晨,国民党玉山飞机场驻防部队训练。他们的训练天天一个样。早晨,体能锻炼。他们做操,跑步,爬山。做操十分钟,跑步二十分钟,爬山半个小时。

上午,八点至十点,他们要进行高射炮发射练习。玉山飞机场有高射炮十门,按常规来说,玉山飞机场的高射炮可以防卫机场安全。

可是,日本鬼子狼子野心常常发作。他们想炸玉山飞机场了,二三十架飞机甚至五六十架飞机同时飞来轰炸。

飞机一多,高射炮来不及调整自动瞄准具。一旦调整好,炮弹还没有射出去,日本鬼子的炸弹已经扔下来了。玉山飞机场总是遭受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

玉山飞机场的高射炮可以把六千米高空的飞机打下来。可是,日本鬼子的飞机常常低空飞行,避开了高射炮的最高射程效力。

日本鬼子的飞机常常来个俯冲,飞到高射炮阵地去轰炸高射炮阵地。

俗话说“矮子矮,一肚拐。”日本鬼子是个矮子国,一肚坏水,诡计多端。怎么支招日本鬼子呢?这是玉山飞机场驻军要训练的科目。

今日,高射炮排长提出一个 “三三四”训练计划。他告诉大家说:“按照日本鬼子飞机飞行的习惯,我们用四门高射炮瞄准六千米高空,如果日本鬼子飞机一旦进入这个射程,全由这四门高射炮手负责射击;

其二,我们用三门高射炮瞄准四五千米高空,如果日本鬼子飞机一旦进入这个射程,全由这三门高射炮手负责射击;

其三,我们用剩下的三门高射炮瞄准三千米左右高空,如果日本鬼子飞机一旦进入这个高度的射程,全由这三门高射炮射手负责射击。”

士兵们说,这种战术好!缩小调整射击的时间,更有利利于快速发射,命中率更高。大家都同意排长的建议,大家开展了小幅度掉正的训练。

不久,玉山飞机场上空飞来日本鬼子的四十几架飞机。各司其责,高射炮开始射击。

“轰隆”一架飞机冒烟了,“轰隆”又一架飞机冒烟了。鬼子的飞机,刚想俯冲,飞机头一低,“轰隆”一炮冒烟了,又“轰隆”一炮冒烟了。

今天,日本鬼子的飞机高空飞行的也接二连三地冒烟了;低空飞行的,也接二连三冒烟……

今天,十门高射炮从不同的三个高空射击,弹无虚发,一次性打下日本鬼子的飞机二十一架,活捉跳伞的日本鬼子飞行员九个,取得高射炮打飞机的大胜利。

抓了九个日本鬼子,像抓了西洋人一样,也像抓了猴子一样,四个村的人都觉得稀奇。

小孩子躲在远远的地方偷偷看,他们会悄悄说:“怎么那么矮,没有我哥哥高。”后来,胆子大起来了。竟敢走到日本鬼子跟前,拿着芦茅竿戏弄他们。有的还敢用小石子扔过去……

老人们说:“日本鬼子太坏了。以前做倭寇,抢掠我们沿海渔民的财产。今天又公然侵犯我们中国,轰炸我们的飞机场。不杀他们,不足解恨。”

几个老人拿来锄头铲子,要把九个日本鬼子推倒五里洋沙洲去埋了。

突然,两个鬼子跪下来求饶。有个鬼子哭着说:“老爷爷,原谅我吧,我家爷爷奶奶在家中盼着我们回家。我父亲母亲来中国打战死了,我是抓来当兵的。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了。爷爷还生着病……”说着,哭得“霍霍”响,让人听了好难受的。

一个鬼子说:“老爷爷饶了我吧。我是高中生,正在学校里读书时被抓去空军学校读书的。读了一个月,我们只学会开飞机,就派我们上战场了。我家父母还以为我在学校读书呢。”

“你说的是真话?”那个老人家听得莫名其妙,“你们日本的皇帝竟然是个无赖!”

“我们说的都是真话,饶了我们吧。”九个鬼子一个个都跪下了。他们流着眼泪求饶。

“好吧。就饶了你们吧。不过,跟着我们种地吧,饭不能白吃。等打完了仗,你们就回日本去。”几个老人心一软,不想活埋他们了。

老人家把几个日本鬼子带到家里,问他们说:“会种地吗?”

他们摇摇头说:“不会。”

“会养猪吗?”他们又摇摇头说:“不会。”

老人家拿来几个篮子交给他们说:“随我来,我教你们讨猪草。”他们走到山边,老人家指着一株野菜说:“这是马齿苋,”又找到一株野菜说,“这是野莴苣菜,”又找到一株野菜说,“这是野苦麻菜。”

老人说:“你们就在附近找野菜,讨了一篮子就回来,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傍晚了,太阳挂在远山。彩霞铺在西边天空,一片橘红。

那几个日本鬼子回来了,有的讨了一篮子猪草,也有半篮子的。

老人家检查每人的篮子,看了很满意。篮子里没有一株是杂草。

回家了,吃饭啦,老太婆也是个好心人,一人一小碗白米饭,一人一大碗红薯。还炒了一大碗白菜,一碗韭菜炒鸡蛋。

那几个日本鬼子吃得很香。吃饱了,他们排着队向老人家和老太婆深深地鞠躬。

那个爷爷生病的日本鬼子感动得流泪说:“在家里,因为来中国打仗,家里没有年轻人了,田园也荒芜了,我们家好几年都没吃过大米饭了。你们中国人真好。”

(待续)

作者简介

王安中,江西省铅山县人,铅山一中退休教师。1962年分配铅山县电影院工作,主编《铅山电影报》,1978年,短篇小说《豆》发表于《信江文艺》,2003年论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研究》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1998年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第一册、第二册),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申  明

在《文学顾事》微信平台发表的文章,

属于精彩故事类文章

一周内打赏100%全部作为稿费;

打赏10元以内不发稿费。

每周六统一发放稿费

主编微信号:gcb6161(投稿文友请务必添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