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里探中药,这回你读懂了多少?

 栖凤轩2013 2022-04-07

前言

学中医确能令人获得不仅仅是中医药本身的收获——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待外界和生活。


在学过中医又返回去看《西游记》后,似乎关注点有点不一定了,以前沉迷于师徒四人一路上的惊奇遭遇,为吴承恩笔下那个瑰丽魔幻的神魔宇宙而深深着迷。

如今看回小说,发现其中有一首诗挺有意思的。一下子便被吸引过去。

《西游记》在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西游记》大家都看,可这一首诗,没学中药的人可能一眼便略过了,而学过中药的人看后,眼睛「噌~」一下便亮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己、竹沥、茴香,这几味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不急,我们一一讲解。

是药,但也不是药

益智

药性归经:辛,温;归脾、肾经。

功用: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益智为暖肾温脾常用药,常用于调理肾虚尿频、小便频数、遗精白浊等肾脏病证,常用方如《世医得效方》中的三仙丸、《校注妇人良方》中的缩泉丸等。在唐三藏的诗中,「益智」代指其赴西天大雷音寺求取大乘佛法之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何也?盖如《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言「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其中「肾藏志」之意,如王冰所注:「专意而不移也。」

可见唐三藏此处意思是自己求取真经的志向之坚定犹如肾得益智之温暖,专意而不移。

王不留行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效用:调血通经,下乳消肿,通淋。

王不留行善于通利血脉,调血通经,走而不守,可用于瘀滞经产和淋证涩痛等证,也常用于妇人乳汁不下,乳痈肿痛。同时王不留行还是耳穴疗法不可或缺的一味外用药。在唐三藏的诗中,「王不留行」则寓意着当年唐太宗排驾,亲身为其饯行,与众官送其出长安关外。

送行,便也恰对上了「王不留行」这味药「走而不守」的特性。何为「走而不守」?意即药性善动,走窜于身体而不固守于某一处,故而有通阳调气之用,这也是为何小小一枚王不留行籽,用于耳穴按压却能取得意外好的效用,正是其「走而不守」通畅经络,调气通阳。

与「走而不守」相对应的便是「守而不走」,气行至某处不走,便是补,故而如干姜、肉桂、附子等药便具有「守而不走」之补阳补气之功效。

三棱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用:破血调气,消积止痛。

三棱常与莪术同用,但三棱强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常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和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很显然,「三棱子」在诗中指的是唐三藏一路以来相继收了悟空、悟能、悟净三个徒弟,有他们的相助,一路上才能如三棱破开血瘀一般,不畏各路妖魔。

马兜铃

性味归经:苦、微寒。

效用:清降肺气,止咳平喘。

本品长于平喘止咳,兼能清热祛痰,用于肺热咳喘,也可与沙参、麦冬等药配伍用于阴虚咳喘。但因为现代研究表明此品含马兜铃酸,伤及肝肾功能,已被禁用。结合原诗「途中催趱马兜铃」。「马兜铃」其实是形容唐三藏与白龙马赶路时发出的「兜兜玲玲」的形象拟声。

荆芥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效用: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清晰,均可广泛使用。此品在唐三藏的诗中形容一路上的艰苦,「寻坡转涧求荆芥」,不由令人对此行的苦难而感叹。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效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此品很常用,能补能泻,药性平和,即能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故而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同时此品补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睡眠障碍。

茯苓之功用使其善于补泻脾土,又能宁心安神,使得心神清净。诗中言道「迈岭登山拜茯苓」,这正是「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见得如来清净身,山河大地绝纤尘」。可见诗中的「茯苓」正是我佛如来。

防己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肺经。

效用:去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本品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袪风去湿止痛,又能清热。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常与滑石、薏苡仁、蚕沙、栀子等配伍,如宣痹汤。

在诗中,「防己」指唐三藏修心束己,保持着清净的心地。

竹沥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心、肝、肺经。

效用:清肺降火,滑痰利窍。

本品性寒滑利,多用于中风、偏瘫、体热等,其制作方法是:取鲜竹竿,截成30-50cm长段,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间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即是。诗中即借此比如唐三藏取经路上,不断修心,经过层层净化后,获得纯净。

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

效用:温肾散寒,和胃调气。

本品可温肾散寒,和胃调气。用于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茴香」谐音回乡,唐三藏不禁发问,何时可以取经成功,返回故乡?

吴承恩能从数千味中药中找到合适的9味药病并成一首诗,又恰能表达师徒四人当时的处境,可谓是用心良苦。

打破冥顽需悟空

其实可以看出,唐三藏在这首诗中表达出了对取经之路的感叹和未来的迷茫。在我们的印象中,唐三藏难道不是取经团队中目标明确且主领导地位的那个吗?为何也会迷茫?

且听道来。

首先,《西游记》并不是一本简单的打怪升级的小说,其中含有许多寓意,有人说《西游记》其实是修行人一生的写照,既然如此,那自然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唐三藏亦如是。

在作这首诗时,师徒四人刚经历金角银角一战,离开平顶山前往乌鸡国,途经宝林寺。此时唐三藏已然不知寒暑地赶路了四五个年头,然而和整个路途相比,这算「还未走出大门」,此刻行至深山,见那八面崖巍,四面险峻,豺狼出没,想到自己的远大志向如今似深陷泥潭,回忆起当初唐王和百官相送的画面,当初的满腔热水如今还剩下几分?我何时才能功德圆满,取经归去?于是不由作诗一首,以叹此途。

之后在宝林寺借宿,希望寺里的和尚可以开个方便之门,却因自己一行人只是「云游方上僧」,入不得宝林寺「僧官」的眼,唯有城上来的士夫降香,才值得他出去迎接。宝林寺是真正的宝寺,乃真宝聚集之处,奈何寺里的僧人为尘缘所迷,宝林寺空有宝林之名,而无宝林之实。三藏不禁叹言:「鳞甲众生都拜佛,为人何不肯修行。」

后面还是悟空当头棒喝,耳提面命,才使得宝林寺僧众出迎。当晚,唐三藏见明月当空,问:「何日相同反故园?」即何时才能功成回去?

悟空道:「前弦之后后前弦,药性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即修行之路,亦如月圆月缺,需要经历重重磨难,正如炼药,尽管每一味药都平平无奇,但是只要采得归来炼,功到自然成时,脚下便是灵山。

在原著小说里,悟空主要是两个作用,一个是斩妖除魔的卫士,另一个则是频频道出妙语禅机的老师。「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冥顽须悟空」,悟空,正如其名。

在学习中医亦或是人生的路上,你我皆如此,有时候我们是守着宝寺却被尘缘迷住的「僧官」,这便需要当头棒喝,耳提面命。有时候我们是怀着满腔热血一头扑入泥潭的三藏,这便需要「悟空」。

待你明悟的那一刻,其心境便也如《西游记》第36回的章名一般「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

从《西游记》中的一首诗,到其中每一味药的药性、归经、效用和其含义,再到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处境,再由悟空道出:「药性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结束,原本不甚在意的章节,竟处处是中医药,处处是新的理解。

看来学中医确能令人获得不仅仅是中医药本身的收获——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待外界和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