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筋疲力尽到筋骨强健

 开平颈腰椎修复 2022-04-07

道家祖师云:天筋开于目,地筋始于足,天地二筋柔,百病不得侵。道医有从筋论治,所谓筋缩:为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 “筋疙瘩”形成,严重的还会出现萎缩。从功能上看,患了筋缩,关节活动范围会减小,如转不过头去,弯腰困难,抬腿弯膝关节伸展不开,有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挤压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会出现酸胀痛麻僵抽搐等一系列病症。

不同部位的筋缩会引起不同的疾病:

由颈肩部的筋缩引起如头晕、头痛、颈肩疼痛;

胸背部筋缩引起胸闷、背痛、乏力;

腰、臀、大腿筋缩引起腰酸膝软、臀、下肢疼痛麻木;

膝为“筋之府”(所以要经常跪着走以养筋);

胆经的阳陵泉为“筋之会”(所以要常拨动以舒筋);

脊椎督脉上有个 “筋缩”(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

膀胱经的膝下有个“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点按以散筋);


理筋即是调肝。而凡和“摇动”“震颤”“拘挛”“强直”“抽搐”“火气”“眩晕”“抑郁”等有关的病症,都与肝经有关。而肝与单互为表里关系,肝的问题最先在胆经上表现出来。L4/L5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最容易表现出来。详见:《情绪是L4/L5腰椎间盘突出症之祸首

《素问·五脏生成篇》  说: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说明通过调理“筋”就可以修复肝地筋通天,只要常常调节我们脚下的“地筋”,我们的力量就会源源而发斜拉桥宏伟壮观是谁在支撑着它?承载着它的巨大负荷的,是那些粗壮有力的铁索,那就是这座桥的“筋”我们要打造的,也正是这样的铁骨“铜筋”。


“骨错缝、筋出槽”贯穿着颈腰椎病的全病程是导致颈腰椎生物力学失衡的主因,发病的关键因素在于脊椎内、外源性稳定。脊柱周围的“筋伤”改变了脊柱周围肌群的应力,破坏脊椎的外源性稳定;脊柱的关节结构紊乱则导致脊椎内源性稳定失衡,是“骨错缝”的体现


黄帝内经有“筋骨相连,筋约束骨”的说法,修复伤筋自然能实现“正骨”。如果我们强行正骨,则会加速筋的松垮无力。这也是现实当中正骨治疗虽然快速有效但后期一次不如一次和导致后期康复难度越来越大的原因。

经筋在中医上的功能为:“约束骨骼,运行气血,主司运动!”

筋疲则力尽!古人造成语“筋疲力尽”尽显智慧。筋疲,则无法主司运动。

从筋疲力尽到筋骨强健,前提首先得解开筋疙瘩,这样才能约束骨骼,运行气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锻炼伤筋的部位,并配合对伤筋部位辅之以阳气滋润、肝血滋养,逐步的就可以实现从筋疲力尽到筋骨强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