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踝三针

 w1946 2022-04-07

01
 穴位组方

解溪穴,太溪穴,昆仑穴。

02
 组穴主治

踝关节痛踝扭伤足下垂、活动障碍、足跟痛和关节骨质增生、劳损等。

03
 局部解剖与进针精要
(一)解溪穴

图片

1.穴位定位
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2.穴区神经、血管:有腓浅神经(浅层)和腓深神经(深层),及胫前动、静脉分布。

3.主治病症

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精神病、腓神经麻痹;运动系统疾病,如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足下垂;其他如高血压。

4.操作方法
直刺0.8~1寸。

(二)太溪穴

图片



1.穴位定位
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跟腱、跖肌腱之间~拇长屈肌。
2)穴区神经、血管: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干及胫后动、静脉分布。

3.主治病症

太溪穴为肾经原穴、足少阴肾经的输穴,是肾经经气最充足的地方,能激发肾经动力,维持肾脏正常活动,提高肾功能,因此是肾脏的大补之穴。被古人认为“回阳九穴之一”。

4.操作方法
直刺0.5~0.8寸,针感向足底放射为佳。

(三)昆仑穴

图片


1.穴位定位
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局部解剖
1)针次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
2)穴区神经、血管: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外踝后动、静脉分布。
3.主治病症

昆仑穴为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具有安神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鼻衄、颈僵硬、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眩晕、下肢瘫痪、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甲状腺肿大、脚气、胎盘滞留、痔疮、足踝肿痛、癫痫、滞产等。

4.操作方法
直刺0.5~0.8寸,针感向足趾端放射为佳。孕妇禁针,经期慎用。
04
 组方方义
“踝三针”,顾名思义,针对踝关节疾病而选穴组方。临床上以病灶周围取穴,以近治近为主要原则,取解溪穴、太溪穴、和昆仑穴组成“踝三针”。其中,解溪穴,位于踝关节上方,属足阳明胃经之经穴;太溪穴,位于踝关节内侧,在踝关节与跟腱之间,为足少阴肾经输穴、原穴;昆仑穴,位于踝关节外侧,在踝关节与跟腱之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与太溪穴位置相对,三穴包绕踝关节,合而组方,力专效宏,可以增强疏通踝关节局部气血、舒筋通络利节、消肿止痛之功。 
05
组方变化

1.踝关节扭伤,加阿是穴。
2.下肢中枢运动功能障碍,加股三针、足三针、踝三针,若伴有足下垂、足内翻者,足三针去三阴交穴。

精品网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